北宋词人周邦彦齐天乐赏析(2)

王国维作为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他在融入中西美学的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美学理论。但是这种混合而成的理论往往带有互相矛盾的东西在其中,这点从他对周邦彦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来。王国维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一共有三种刊本,其中提及周邦彦的一共有14则,这三个刊本对周词的评价变化,可以看出王国维对周邦彦复杂的变化心态。

在一开始的版本中,王国维对周邦彦是持批判态度的,认为他只不过是当时的大学者欧阳修和秦观的陪衬,他的作品没有真情实感。但是到了后来的第二版《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他虽然仍然认为他的词比不上欧阳修和秦观的词,但是从书法感情的细腻和描绘景物的精细来说,周邦彦有他的过人之处。而在第三个版本的《人间词话》中,他已经把周邦彦列为了在词史上五个可以写出“有篇有句”的词人之一,这是王国维认为的写词的最高境界了。在这里可以看出王国维对周邦彦已经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王国维作为一个大学者,他也有矛盾复杂的心态在其中,这不仅说明了他治学之严谨,也体现了周邦彦确实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

周邦彦 兰陵王原文译文

《兰陵王》是宋代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曾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是一首自伤别离的词,主要写了作者离去之愁。此词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情主体的心理意绪,整首作品有着较为鲜明的叙事性和戏剧性。

《兰陵王·柳》

《兰陵王·柳》

《兰陵王》从这个词来看,它的构思萦回曲折,似浅实深,作者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是耐人寻味的。这首词的另一个别名是《兰陵王·柳》,而以“柳”字为题目并不代表词的内容也是咏柳的,这首诗却是来讲述离别的。在古时候,人们常常用折柳来送别客人或者朋友,因此诗词就借助柳来渲染离别之情。而在《兰陵王·柳》这首词中正是这样,词的开篇一上来就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中片便抒写自己的别情。上片由柳起兴,接下来的都是作者借折柳倾述送别之情。古往今来,离人无数,“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宕开来说,伤离别的并不是只有眼前的你我两人,也算是作者的一种自我安慰了。

中片写乍别之际,下片则写了渐远之后,中篇和下篇的时间是连续的,但感情确实波澜的。总之纵观整个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

周邦彦的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写于周邦彦处在荆州时期,他在此担任教授一职。本篇表达出词人羁旅生活的伤感之情。

封俊虎草书周邦彦《虞美人》

封俊虎草书周邦彦《虞美人》

上片主要对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情感,开头两句就描写了春雨朦胧时的景象,用“廉纤”二词写出了春雨连绵不断,到了傍晚依旧下个不停,把自己的伤别和离愁之感寄托在春雨这个意象当中。此时已到黄昏,飞雨依旧在连绵不断的下,这也为下片抒发情感奠定基础。

下片主要写的是伤别之事。词人在楼人跟友人们痛饮,这只是离别的前夕,友人们都在为他饮酒饯别。“浮香絮”写出了词人在饮酒的时候,看到池塘上飘落着花絮,象征着自己就跟这些花絮一般,漂泊天涯。“细作更阑语”写出了二人将要离别,却又不忍心离别的伤感之情,夜静人深了,只好细语长谈。

“乱如云”这三个字比拟鲜明,将词人自己内心的烦乱之情,犹如翻滚之云一般,没有结构的勾画出来。“一窗灯影、两人愁”这一句话前后字数上虽然不对等,但其意思是对偶句,灯影跟愁人相对,灯和人都是有形却没有无声的存在,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婉之境,这个时候无声胜有声。“又是”二词起到突出重用,提醒读者,他们的离别,这早已不是第一回,让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