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的风流子主要讲了什么

周邦彦的风流子主要讲了什么

周邦彦创作过两首著名《风流子》,其中一首据说是他调任溧水知府时所作。全篇都在抒发对远方一位女子的思念之情,所描写的景色也都是此人想象而已,由景及情。

周邦彦《风流子》

周邦彦《风流子》

上阕里,女子所住的屋子在词人的想象中,有春水新涨的池塘,有被风吹动的帘子,有宛若舞蹈的细碎的影子。他羡慕燕子,也羡慕苔藓,因为它们可以回到从前所在的地方筑巢或者生长。为何?这是他所思念的女子的所在,可他已经不能像它们那样再回去,因为女子被“金屋藏娇”,已经属于他人。而那个女子此时正在这深深的金屋中弹奏丝竹,想说说不出,想唱先哽咽,连借酒消愁都令人厌倦。

下阕里,词人继续想象,女子已经梳理新妆、打开红窗,想要欣赏月色来排解寂寞。此时,词人的感情已经无法承受,他是多么的想要飞到她的身边,跟她诉诉衷肠,寄给她明镜,偷换她奇香。“秦镜”和“韩香”是借用典故,说的都是男女相爱。可是他却与女子咫尺天涯,不能见面,词人祈求上天,让它行个方便,让自己与爱人相见厮守,哪怕霎时又何妨。

周邦彦的这首《风流子》可以说是把一个男子对爱人思念的痴情表达得无比细腻透彻,最出彩的是,词人全篇都是想象,先描写景物再到所思念的人,仿佛电影镜头在慢慢的推进一般。情绪也是在这样的想象中不断积蓄,从开始的清淡转浓转深,到最后已经不能克制,只能任其倾泻。

周邦彦的花犯主要讲了什么

周邦彦创作过一首《花犯》,而这一词牌名其实也是他首创。而周邦彦的这首词据说是他调任溧水知府时所作,所吟咏的“花”为梅花,以此来感慨自己。

周邦彦《花犯》

周邦彦《花犯》

上阕的前六句是对梅花的详尽描绘。低矮的粉墙旁,梅花开在枝头和从前一样光彩照人。花瓣上尚有露水的痕迹,仿佛美人洗尽了铅华,无限的美丽。词人从这眼前的梅花想到去年,因他那时也曾经一个人独自赏梅。那时梅子已熟,我高兴地用它来下酒。更加可爱的是,雪中那株梅树,被白雪覆盖像是有层棉被,透着清香。

下阕里,词人已经从去年的回忆中出来,又回到赏梅的现在。今年赏花太匆忙了,梅花和我彼此相遇,我内心愁苦,梅花仿佛知道一般也开得憔悴。我对着梅花久久地叹惜,看它的花瓣一片片旋转着飘落在地上。梅子又快要熟透可以下酒,那时候我大概正在江上。我宁愿是这么一枝凄清的梅花,在黄昏时斜斜地把倒影映在水上。最后一句是化用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只是一种孤芳自赏的姿态和神韵。

周邦彦赏梅,想到去年以梅子下酒的乐事,而如今等到梅子熟透,那时的自己已经离开这里,是因为当时他正在宦游,漂泊无定。词人不愿如此,他宁可像梅花一般孤芳自赏。这首词的亮点在于,四段话每段都是一个时空:现在、去年、现在、未来,词人在不断联想,但这种跳跃和切换十分的流畅,情绪也在这过程中变得深沉。

周邦彦菩萨蛮主要内容是什么

《菩萨蛮·梅雪》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周邦彦,收录于他的文集《片玉集》当中。其中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比较常见的”菩萨蛮”,而“梅雪”才是该词真正的名称。该词乍看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就是一首普通的写景词,实则是通过吟咏梅雪来抒发漂泊在外的异乡人的艰辛,其中也暗含了飘零不偶的感概。全词只有八句,但是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可谓浑然天成之作。

诗词配图

诗词配图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新旧两党争斗最激烈的时候。那时候就连原本应该是一心求学的太学都成为了两党的争斗场。在周邦彦进入太学之前,有一个名叫虞藩的太学生向朝廷上报太学存在授课不公的现象。这本应该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是却被新党所利用,最终引发了一场震动一时的大案。结果就是在太学内任教的旧党成员不是被流放就是关进大牢。自此新党便成为了太学的主导,他们的学说和思想也成为了太学的标准教材,而与之相对的是,任何违背他们宗旨的学说都会被视为邪门歪道。其中新党的领袖王安石的威望和诠释达到了最高峰,太学教授必须按照他的解说上课,学生也必须以他的学说应考,谁要是敢提出反对的意见就被无所不在的眼线给告发。可见当时周邦彦身处环境之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