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之战的过程概述

马邑之战的过程概述

马邑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公元前133年农历六月,汉武帝命大将军李广、韩安国、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大将军王恢、李息率兵从侧路准备袭击匈奴并且切断后路,目的是一举消灭敌人。此次作战汉武帝派遣30万精兵,并且在出征前,汉武帝同大臣及商人聂壹商议怎么样诱惑敌人前往马邑。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剧照

马邑之战的过程是漫长的,聂壹常年出塞经商在边境也算小有名气,聂壹单身一人去会见单于并且假装投靠他,聂壹对单于说他手下有数百人杀死马邑县令简直易如反掌,等事成之后财物全部归单于所有,但为了防止汉兵追击,匈奴必须得派兵前来接应。因为单于贪婪,所以他听从聂壹的建议,亲自率领十万精兵进入武州塞,聂壹返回马邑后与县令商议并且杀死一名囚犯,把他伪装成县令的头颅挂在了城门之上,以此来糊弄匈奴使者。

单于听到使者的报告,马上起身率领大军前往马邑,当匈奴快要到达马邑的时候,单于发现此处有牲畜却没有人。巧合的是匈奴此时正好攻下一个边防小亭,俘获了雁门尉使。威逼利诱下尉使将汉军的作战策略全部告诉单于,单于听后先是大惊又是大喜,并说尉使是匈奴的福星,并封他为大王。汉军的计划败落,单于下令撤退,王恢、李息等人已经埋伏好了准备开战,得知匈奴退兵后非常惊讶,王恢认为自己的兵力打不过匈奴也就只好撤退。韩安国将军发现好几天没动静于是就改变原来的作战方案私自率兵出击但一无所获。以上便是马邑之战的过程。

张辽和马邑之战的关系

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首,他鞍马一生为曹魏大业立下不世之功,而马邑之战是汉武帝时期一次针对匈奴的失败的军事行动。那么,张辽和马邑之战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张辽剧照

张辽剧照

张辽先祖其实并不姓张,而是姓聂名壹,是汉武帝时期的边境富商。在张辽先祖生活的时期,汉武帝发动了一场规模十分浩大的马邑伏击战。当时的聂壹在边境经常与匈奴通商,单于对他十分信任。出于一片报国热情,他通过好友王恢向汉武帝献计,自己假装卖国,引诱单于带领大军来到长城边境,然后设伏兵攻打单于,可以一劳永逸。匈奴单于果然上当,他率领十多万匈奴铁骑进入朔州城。

可是这位单于十分奸诈,他发现牛羊遍野却无人放牧的怪异现象,就拒绝前行。之后抓了一个附近的亭长,从他口中得知聂壹与汉朝廷之间的全盘计划。最终单于顺利脱险,逃出生天,大汉王朝功亏一篑,功败垂成。聂壹两面不得好,只得隐姓埋名,从此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为避祸改姓为张。张辽就是聂壹的后人,因此张辽和马邑之战的关系十分紧密,是这场马邑之战间接地引出了后世的张辽,而张辽的发迹使得人们追根溯源,了解那场惊天动地的马邑伏击。张辽和马邑之战的关系使人们了解到历史的曲折和巧合。张辽随曹操北征匈奴,他奋勇杀敌,一雪前世之耻,使得先祖的夙愿得以在他的身上实现。虽然他的先祖没能实现马邑之战的计划,张辽却在三百五十年之后以另一种形式取得了成功。

汉武帝马邑之战简介

汉武帝马邑之战简介中提到,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汉武帝不仅在边界派兵开垦土地而且还向边疆迁移一部分人民,汉武帝派出外交使者跟邻国交好切断匈奴与其他游牧民族的关系。做好这些准备后汉武帝派出大军正面攻打匈奴,粉碎匈奴军事力量。

汉武帝雕塑

汉武帝雕塑

汉武帝马邑之战简介中介绍马邑是西汉时期韩王的国都,在今天属于山西溯州一带,西汉年初马邑被匈奴抢去,后来汉武帝运用同样的作战方式收复了马邑。匈奴一直不甘心,总想着有一天能够把马邑再抢回去。汉武帝对此感到十分气愤并且很头疼,有一个叫王恢的将军为了替汉武帝解除烦恼想了一个关门打狗的战略,历史上称此次战役为马邑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