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九个统一王朝之一,分为东晋西晋。之所以叫东晋西晋,其实是像当初曹操被封魏王,他的儿子曹丕在曹操死后废黜了汉献帝,称帝,并建国号为魏;同时,司马氏在掌握了曹政权后,被曹封为晋王,之后废除曹魏以封号为国号取而代之。这是历史习惯。
西晋灭亡的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因病去世,由次子惠帝司马继位。惠帝是个傻子,不会治国,所以在晋王朝的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其中,八王都是晋皇室,“八王之乱”进一步加剧了晋本已脆弱的统治。
公元308年,匈奴单于刘渊称帝,开始了消灭晋的进程,刘渊登基后,立即派儿子刘聪和王弥将军进攻晋西部首府洛阳,攻克洛阳,进行掠夺,掳走了晋怀帝司马炽。
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雍州刺史贾疋等拥武帝的孙子司马邺为帝,均在长安。建安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围,司马邺,皇帝晋,出来,西方晋王朝结束。
西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国人攻击和摧毁的王朝。公元316年,西晋去世,五帝在位52年。其中,1人因病死亡,2人死于国难,2人在内乱中中毒。
关于东晋的起点和终点,公元316年,西晋,最后一个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西晋灭亡。然而,晋王朝的一些老臣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然活跃在全国各地,准备恢复晋王朝的统治。
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中原氏族、江南氏族的支持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为元帝,晋,因为它更喜欢西方之后的江南晋,历史学家称之为东方晋。
公元383年,建立在北方的前秦政权与东晋,进行了一场著名的战斗,前秦军被东晋军击败。此后,东晋取得了北伐胜利,收复了部分失地,但东晋内部矛盾和权利纠纷使北伐成果无法巩固。到公元420年,将军刘裕废了东晋皇帝,自己称帝,建立了南朝宋国,然后东晋被宣布灭亡。
东晋104年的统治中共有11位皇帝,从公元316年司马睿称帝到420年晋恭帝司马德文废黜,纵观东晋的历史,可以总结为“皇帝垂拱,士族当权”。
在东晋的最后几年,社会动荡加剧,局势迅速变化。士族不能像往常一样掌权,司马氏也不能像往常一样掌权。此时,已经走到历史前沿的庶族代表刘裕,无情地抛弃了司马氏,改变了政治的格局,重建了皇权政治的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