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二拾遗》(高适)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高适与杜甫同为唐代诗坛巨匠,彼此交谊甚厚。上元元年(760),高适任蜀州刺史,当时住在成都草堂的杜甫曾去探望。次年人日,诗人以诗代书,寄给杜甫,表达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对彼此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哀怜。

“人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七。隋代薛道衡《人日思归》诗云: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是容易牵动乡思的一天。高适的故乡在河北,杜甫的故乡在河南,时两人都在蜀地,因此在高适看来,思乡之情正是彼此的相通之处。诗的首句点题,次句则补说作诗之由,其中心在一“怜”字,以下通篇都由这个“怜”字生发开去。

“柳条”二句形容自己的思念之情。面对着初春“柳条弄色”、“梅花满枝”的美丽景色,诗人不仅无心赏玩,反而有“不忍见”、“空断肠”的伤感。这种客观景物与主观心理的“反差”,反衬了诗人思乡的愁怀。遥想杜甫在成都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定有着同样的心境。

中间四句往深处写“怜”。当时安史之乱尚未结束,诗人身在南蕃当蜀州刺史,远离朝政,无力改变王朝日渐严重的颓势。这对于一个参与意识十分强烈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怎能不产生“百忧”“千虑”?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这是诗人怜自己参政无路,因而无所作为。诗人转想到目前自己和友人都在乱世之中作客他乡,今朝今夕尚不能相见,明年此时岂不更难预料: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诗人觉得时事艰难,人事难料,怜彼此都身不由主。

最后四句,诗人转思既往,将过去同现在相比;遥想友人,将自己同对方相比。其结果是怜心愈切,哀痛愈深。承“百忧”、“千虑”的感喟之余,诗人不禁回想起自己未仕时过的那种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一卧东山”就是“三十春”,哪里料到老了以后反而到风尘之下来作官为宦呢?当他把自己的生活同杜甫一比较,自己不仅可悲,而且问心有愧。两相对比,自己辱居刺使之位,固可哀怜,而故友更可哀怜。结句呼应开头,将全诗都收束在“怜”字上。

全诗以“怜”字贯穿始终,将对友人的思念和国事的忧虑相叠加,将自怜和怜友相融合,感情波澜层层翻叠,千回百转,真挚深切。诗的语言句句淳朴自然,字字发自肺腑。十余年后,杜甫回忆起已逝去六、七年的这位故友,挥笔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诗中小序说到:“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因得故高常侍适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由此可见这首诗所特具的感人力量。

此诗法老气苍,学者须细心效之。(徐增《说唐诗》卷六)

言羁绊一官,萍踪断梗,转不如遨游四方之为乐也。(沈德潜《唐诗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