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释义用法春秋时,晋国的赵穿在桃园杀死晋灵公。当时赵穿的族人赵盾 (宣子) 正在逃亡,还未出国境,听到这个消息就返回来了。因为赵盾是正卿,因此史官董狐记录说:“赵盾杀国君。”孔子称赞董狐是古代的优秀史官,因为他写史无所避忌。后以此典称颂敢于秉笔直书的史臣。
用典形式
【董狐笔】 唐·杜甫:“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宋·文天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董狐执笔】 宋·苏辙:“董狐执笔何时易,马援征蛮未遽来。”
【董狐直笔】 宋·黄庭坚:“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
【狐董仗毫端】 明·瞿式耜:“逄 干思柱后,狐董仗毫端。”
【笔挟董狐直】 清·唐孙华:“笔挟董狐直,书过袁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