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杨叔子还在吗
- 2、杨叔子院士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什么教育
- 3、杨叔子的介绍
- 4、杨叔子的子女有哪些
- 5、杨叔子院士的诗词校园
- 6、共和国3天痛失2位院士,他们都为了祖国做出过哪些贡献?
- 7、华中科技大学出了哪些名人
- 8、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什么教育
- 9、宝钢教育奖的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
- 10、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名单
杨叔子还在吗
杨叔子没有在了。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叔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4日22时53分在武汉不幸逝世,享年89岁。杨叔子院士长期致力于机械工程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交叉研究,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成就卓著。他推进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解决了切削过程中的颤振问题并实现了无颤振切削,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的国际难题。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开展了智能制造探索性研究,牵头承担了智能制造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基础性重点项目,是我国智能制造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的开拓者,为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及2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人物评价:长期致力于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杨叔子院士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大先生”。六十多年持之以恒立德树人,主持国家级教学项目,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甘为人梯、奖掖后学,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指导研究生150多名,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机械工程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栋梁之材。
杨叔子院士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什么教育
杨叔子院士倡导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交融的教育。他曾有一句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杨叔子院士:杨叔子(1933年9月5日-2022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西九江,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江学院名誉院长,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叔子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
杨叔子的介绍
杨叔子(1933年9月5日-)。江西省湖口县人。1952年考入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院系调整后于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也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曾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杨叔子的子女有哪些
杨村春。根据查询杨叔子的的简历得知,杨叔子只有一个女儿杨村春。杨叔子(1933年9月5日至2022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西九江,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江学院名誉院长,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
杨叔子院士的诗词校园
人文风暴 洗礼喻家山, 当华中科技大学还是华工(华中工学院)的时候,曾经有学生把这方道路横平竖直的校园,比作一张坐标纸。20多年过去了,华工由华工大(华中理工大学)而华科大,记者再走进这座浓荫覆盖的大学,倒像走进了一首对仗工整的格律诗,因为校园里的行道树不仅增加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轮,也见证了一场接一场绵延了几近20年的“人文风暴”。, 2月16日,采访不为别的,只为寻找这场人文风暴的源头――杨叔子,这位“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的中科院院士。, 4年半的校长,14年的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在简朴的南三楼工作了18年半。去年不再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才将办公室搬到焕然一新的机械大楼。年近八十的院士亲自为记者泡茶续水,令记者如沐春风。“你看看,我办公室面积翻了一番呢,以前只有约20个平方。现在,书记、校长还在南三楼,办公室还是约20个平方,他们共用一个秘书室,也约20个平方,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在全校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今年是华科大校庆60周年,院士告诉记者,他正酝酿为校园内的喻家山、南三楼、校园森林和青年园各写一首诗,还构思以校园内上万株桂花为题填首词。, 科学人文 诗教应先行, 杨叔子的诗才“被发现”,是1991年他58岁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实现了华工大学部委员“零的突破”之后。在庆祝会上,他朗诵了自己喜赋的一首七律:欢欣热泪共交流,竟夕沉思卅八秋。大树参天培种始,高楼遍地拓荒谋;敢将壮志酬书史,岂让华年化悔羞?!饮水应知源远处,征程跃马越从头。, 其实,杨叔子的第一首诗《观雨》完成于13岁:千丝万线挂空中,大雨迷蒙望不穷。四面青山云尽蔽,行人绝迹鸟无踪。此后,他的诗词不断记录着人生的难忘时刻:1950年1月在南昌一中加入青年团;1952年考入武汉大学机械系,次年院系调整,进入刚刚成立的华中工学院;1956年2月加入中国 *** ,同年4月成为学校提前留校任教的优秀毕业生;1980年10月破格晋升,成为武汉地区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一位工科背景的院士,为什么会身体力行倡导“诗教先行”的人文教育呢?院士说,这与他童年的经历有关。1933年,杨叔子出生于江西湖口,就是鄱阳湖之口,石钟山屹立湖岸。他的父亲杨赓笙是一位家学渊博的爱国名士、江西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抗战爆发后,杨叔子不满5岁,随全家逃难,父亲严肃告诉他:“我们是中国人,绝不做亡国奴。如果鬼子追上我们,我们全家投河自杀。”在逃难中,父亲向他口授“唐三百”,第一首就是李白的《静夜思》。父亲说:“孩子,你看到月亮,就应该想到湖口,想到石钟山,想到故乡被日本人侵占,想到国耻。”, 上小学时,杨叔子科技知识很差,特别是数学对他成为大难题。正是学前的“诗教”,让他知道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很快,他把数学练成了强项。, 文化传承 诗魂是国魂, 1993年1月,杨叔子出任华工大校长。他说,学校有一个坚强团结、懂得教育的集体,“教育是育人,非‘制器’!”自此,这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掀起了一场接一场众所周知的人文风暴:所有学生,包括理工科,每年考一次中国语文,不及格不发学位证。所有本科生每年必须拿两个人文学科学分,否则不能毕业。到2007年,学校已将《中国语文》列为本科生必修课,不及格,不能毕业。, 1997年即将卸任校长之际,杨叔子开始要求他指导的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7篇,不选不背,就不接受论文答辩。这一点,至今依然是他的铁律。“科学人文,不同而和。”杨叔子反复向记者强调,“基因会遗传,文化要传承。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技,就会落后,一打就垮;没有民族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在人文文化中,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皇冠上的钻石,“知否诗魂是国魂”,“国魂凝处是诗魂”。上世纪90年代末,在杨叔子大力支持下,学校的瑜珈诗社首创理工科大学的中华诗词创作班。他经常引用美国大诗人惠特曼的话与学生共勉:“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就是它产生的诗歌。”, 针对大学生还要去补学幼儿园就应该学会的做人规范这一现象,杨叔子又提出让中华诗词走进中小学、走进幼儿园、走进千家万户。“江城武汉,到处是诗,”院士殷切希望,武汉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感受家乡的诗味:到古琴台,品“高山流水”,知音世所希;到黄鹤楼,看大江北去――虽然长江的整体趋势是向东入海,但武汉这一段不是“大江东去”,而是自南向北。江水流向东,有回流,有曲折,有漩涡,有泥沙俱下,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里既有人生观,也有历史观。,?校园诗词
共和国3天痛失2位院士,他们都为了祖国做出过哪些贡献?
袁隆平院士是我们中国的水稻杂交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参与与研究合发展了杂交水稻,是开创者;吴孟超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名院士,同时也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献身科研,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提升了综合国力。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研究出来很多科研成果,为我们的发展做出来巨大贡献共和国3天痛失2位院士,他们都为了祖国做出过如下的贡献。一、共和国3天痛失2位院士解思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在北京病逝,终年80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杨叔子在武汉病逝,享年89岁。二、解思深的贡献1987年至1992年,谢思深的主要工作是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等。曾在有关系及超导氧化物系统中的晶体结构,测量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1991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碳纳米管和其他一维材料的合成、结构和物理性能的研究。曾在《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过三篇论文,并在《物理期刊》、《物理杂志》、《生物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材料》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论文被超过3500次的引用。除此以外,他也是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性能与应用基础”项目首席科学家。曾经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纳米科技基础问题”。三、杨叔子的贡献杨叔子在机械设备诊断理论和实践方面,建立了概念体系,开发了诊断模型和策略,开发了不解体发动机诊断系统,开发了钢丝绳无损检测理论和技术,解决了国际上断丝定量检测难题。从时序分析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结合系统理论和数据处理技术,发展了时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除此以外,杨叔子在中国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发表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50余篇。
华中科技大学出了哪些名人
比较广为人知的,当然就属那几位体育明星了,如杨威、 李婷、高凌、李娜,等等。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出的名人,应反映建校以来的名师、元老、名教授,华中工学院六十年代就成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院校之一,知名的老教授最具代表性,学校由他们创办,作为985的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应好好了解一下学校的历史,建校以来的名人,不应被几位毕业于该校的高官所替代,饮水思源,建校初期的老教授们才最值得怀念。教育家朱九思、杨叔子,经济学家张培刚,哲学家涂又光、邓晓芒同济医系统的一大堆,不顾是在医疗学术方面的朱九思,杨叔子,李娜,周记周济、谢伏瞻、翦天聪、于登云、李定凡等。1、周济周济,男,汉族,1946年8月26日生,上海市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精仪系学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硕士学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2、谢伏瞻谢伏瞻,男,1954年8月生,汉族,湖北天门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3、翦天聪翦天聪(1921.7-2007.8),湖南桃源人,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之子。维吾尔族。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兼汽轮机专委会主任,武汉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4、于登云于登云,1961年11月生,邵阳绥宁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1981年毕业于绥宁一中,同年以全县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系,后转入力学系,1985年大学毕业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获固体力学硕士学位,1988年进入原航天航空部,一直工作至今。5、李定凡李定凡,1940年10月出生,1999年6月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1963年8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工程物理放射化工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什么教育
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教育活动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一词,在词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自古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拿现在话来说,就是精神文明;这里的“化”是教化,即教育的意思。讲道理,讲文明才是中华民族语言的基石。因此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的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教育活动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杨叔子,男,1933年9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首届顾问委员会成员、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九江学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长等。http://tzb.hust.edu.cn/info/1009/1030.htm
宝钢教育奖的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 杨叔子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副主任委员: 杨家庆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马钦荣 上海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 崔宝璐 中国冶金教育学会顾问 樊纯诗 宝钢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委员: 马文喜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次炤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洪大用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柯炳生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叶静漪(女)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宋维明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 张跃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郑志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姜胜耀 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李家俊 天津大学校长 龚克 南开大学校长 陈国庆 内蒙古大学校长 熊晓梅(女) 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 张国梁 大连理工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杨路 辽宁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蔡莉(女)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 冯江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徐晓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 叶志明 上海大学副校长 孙海鸣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 冯庆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朱健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刘永章 上海财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 陈国强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 刘淑慧(女)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徐建平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 庄辉明 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杨贤金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尹冬梅(女)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 郑家茂 东南大学副校长 鞠平 河海大学副校长 任利剑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张宏建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蒋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家新 安徽工业大学校长 周建波(女)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长 王传中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胡岳华 中南大学副校长 黄达人 中山大学原校长 李旭锋 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肖铁岩 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 林文勋 云南大学校长 谭欣 西藏大学副校长 王润孝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郑庆华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桂中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副校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安黎哲 兰州大学副校长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新疆大学校长 石亚军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林东伟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 方宏建 山东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德宽 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宋毛平 郑州大学副校长 陈收 湖南大学副校长 陈尚义 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唐平秋 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 何慧星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 陈育宁 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 赵明 青海大学副校长 王涛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程样国 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南昌大学原党委副书记 郑强 贵州大学校长 行龙 山西大学副校长 王培光 河北大学副校长 陈封椿 海南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福廷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胡俊生 延安大学副校长 梁仁哲 延边大学党委副书记 黄云清 湘潭大学校长 熊正明 江西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西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马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鸿钧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周成祥 中国冶金教育学会理事长 陆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廖舒力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 李曜升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 王宗光(女)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 周冬成 教育部人事司原正司级巡视员 方明伦 上海大学原党委书记 伏中哲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莫臻 宝钢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宝钢文联主席 郭斌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名单介绍如下:就中国科学院来说,华中科技大学有多位杰出的学者曾获得这一殊荣,他们是:杨叔子、裘法祖、熊有伦、姚建铨、叶朝辉、程时杰、罗俊、丁汉、陈孝平、骆清铭、周又和、刘买利以及于登云等。同时,华中科技大学也有多位学者在中国工程院获得了院士的称号,他们是:赵梓森、崔昆、潘垣、张勇传、刘广润、樊明武、周济等。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华科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中欧工程教育平台成员和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成员。学校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原华中理工大学前身为1952年国家筹办、1953年10月开学的华中工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前身为1907年德国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德文医学堂。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前身为1952年12月创建的中南建筑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