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节日 中国农历是怎么来的 中国传统农历节日有哪些

简介: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中国历和旧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之一。农历是中国长期以来采用的传统历法。它使用一个月亮周期来设定月份,并使用一个闰年来使一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为这种历法安排了24个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它被称为阴历,也称为中国历和夏历,通常称为阴历。农历是中国目前与公历平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惯称它为“阴历”,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即夏历,而不是真正的“阴历”。

阴历属于阴阳历的一种。平均日历月等于阴历月。然而,闰月被设置为使平均日历年成为回归年,24个节气被设置为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也有阳历部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中国人,朝鲜,韩国,越南和日本早期仍然使用农历来计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由于这种历法据说起源于夏朝,在汉代得到完善,主要为汉族人所使用,中国其他民族,包括清朝,在它最初建立时就称之为汉历。1911年革命后,由于西方历法的使用,这种历法被称为旧历法或夏历。

中国的日历有一个辅助部分,节气。如果节气也被算作日历,它们就是完整的阳历。节气与地球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的位置有关,与月亮无关。节气从春天开始。一个太阳年是两个春天开始之间的时间,是365.2422天。根据太阳的位置,一个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以方便农业种植和其他活动。

汉代历法的年代与天干地支相匹配。六十年一轮又一轮。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和平年的12个月;在闰年,12个月是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总共是13个月。月份分为大月份和小月份,大月份是30天,小月份是29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每年都不一样,这是由计算决定的。平均年份是354-355天,闰年是383-384天。由于每个普通年的天数比太阳年少11天左右,因此采用了设置闰年的方法,使这些年的平均天数尽可能接近365.2422天。由于1年的返回时间是12.368个农历月,0.368=368/1000=46/125,也就是说,如果125年的返回时间正好还有46个农历月,那么应该在125年内设置46个闰年。然而,因为设定一个跳跃太复杂,估计7/19最接近0.368。因此,一般来说,19年中有7个闰月,一年中有383天或384天有闰月。

人们经常把中国的历法称为“阴历”,因为24个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但是24个节气应该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并且应该属于阳历。因此,把中国的日历叫做阴历是不合适的。

中国日历是世界上唯一广泛使用的既照顾阳历又照顾阴历的日历。因此,有人说西历比中国的更科学,这显然是错误的。例如,在公历中,“月”的概念首先违反了“月”的最初概念。

历史

中国的历法和历法采用阴阳三重历法,主要分支和分支。在古代,根据不同农牧业生产情况的需要,阳历和阴历分别产生。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历法,农历起源于它不能被研究的时候。根据出土的甲骨铭文和中国古代典籍,有许多记载,而目前的阴阳合历法则一般被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从黄帝历到清朝末年阳历的引入,中国历史上总共产生了102种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如西汉的夏、商、周、历法、隋朝的皇帝历法和唐朝的皇帝历法。虽然有些日历还没有被正式使用,但它们在养生、医学、意识形态研究、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如西汉末年的三年历和隋朝的皇帝历。

在汉代以前的中国古代历法中,366天被认为是一年,而“闰月”被用来确定四小时和一年的结束。已经有了日、月、旬和小时的时间单位,他们有阴阳历的技能。观察了五大行星和太阳、月亮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和“差减法”调整时差。日历的实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事件。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闰月4点定龄”和“正闰盈余定龄”,即确定闰月的位置和如何减去额外天数来确定年龄的起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国各行其是,于是出现了多种历法,即各诸侯国和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闰月四点整”的历法。

汉初,中国的历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统一了历法,历法成为了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指示、、罗、等人讨论汉代历法的创制。汉武帝把这本书封存了七年。正是在那一年的五月,年数改为太初,这套《汉历》颁布实施。后世称此历为“太初历”,后来刘欣写了“三统历”。这两种历法的重要特征是年龄的统一。一年中的总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以前日历的366天。使用“加减”方法代替以前的“加减”方法来调整时差。一年周期的开始是固定的,闰月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来确定。没有必要“确定星历表和建立五行”。因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此后,中国各朝代发布的历法与汉代相似。由此可见,我们现在使用的历法基本上是沿用汉代的汉历,与汉代以前的夏历有很大的不同。

中华民国成立后,历法要么是西历,要么是中华民国历。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时,它继续使用西历来确定年份。然而,中华民国的历法仍然可以追溯到1912年,并且仍然在台湾、澎湖、金门和马祖等实际控制地区使用。

差异

夏历、阴历和周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以不同的月份开始一年:夏历使用银月作为第一个月,阴历使用丑月作为第一个月,而周历使用紫月作为第一个月,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zhng。由于一年的开始不同,三者对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有不同的定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以亥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来“校正新月”,但没有校正月份。四季和夏季完全一样。汉初,继秦制之后,梁武帝在元丰七年改用太初历,始于殷鉴月。2000年后,夏征被广泛使用。

中国传统农历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中国新年”。根据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是“元年,元月,元时”,这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从除夕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被称为“团年饭”。与此同时,他们开心地说着笑着。然后我们一起庆祝新年,叙旧,谈论新的,互相祝贺和鼓励。当新年到来时,鞭炮和烟花将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这个时候有吃饺子的习俗,意思是“年轻时有孩子”。然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底,贴对联,敲锣打鼓,装饰灯光,迎接新老的活动非常活跃。此外,还有新年互相拜访、舞狮、打龙灯、玩火、逛花市、看灯展等习俗。

1月15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和元宵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将把除夕开始的庆祝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在元宵节的晚上,街道和小巷都装饰着灯笼。人们看灯笼,猜灯谜,吃元宵节,这已经成为一个世代的习俗。

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发展成为一个大的灯笼市场。到了宋元时期,京都的灯市通常持续数十英里。元宵节在汉代被限制在正月十五的第一个晚上,在唐朝被延长到三个晚上,直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八日持续到正月十七日。在唐朝,杂技出现在灯会上,而灯谜开始出现在宋代。明朝增加了戏曲表演。彩灯市场上使用的彩灯还有“橘灯”、“丝灯”、“五彩羊皮纸灯”、“无骨麦秸灯”、“马灯”、“孔明灯”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有趣。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创造,至今仍有100多种谜语在使用,如粉底、秋千、卷帘、白头、许、邱凤阁等。其中大多数都有有限的格式和古怪的要求。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名字,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代。目的是祝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团圆、和睦、幸福。元宵分为实心和实心两种。有辛辣、甜味、酸味和咸味。可以煮、炸、炸或蒸。桂花酒酿造的元宵,由肉馅、豆酱、芝麻、桂花和坚果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由葱白、芥末、大蒜、韭菜和生姜制成的五香元宵,象征勤奋、长寿和向上运动,都有自己的特点。

2月2日——中国和平日

5月5日——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也叫端阳、端午节和端午。早在周代,就有“五月五日植兰沐浴”的习俗。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活动都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作家屈原。在这一天,每个家庭都会吃粽子,在南方的各个地方都会举行龙舟比赛,所有这些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一个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健康节日”。人们打扫庭院、挂艾条、挂菖蒲、洒雄黄水、喝雄黄酒、刺激祛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

7月7日-七夕

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系,就像一条横跨夜空的银河/[/k0/】。人们说它把多情的牛郎和织女分开了。只有在每年的7月7日,全世界的喜鹊都会搭起一座鹊桥,他们才能相见。这个美丽的传说始于汉朝,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的心中。在这一天,人们有向织女讨巧的习俗。一般来说,比赛就是拔针,看谁技术更好。因此,七夕也被称为戚奇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来临,牛郎星和织女星都会彻夜难眠,直到太阳升起。因此,它也被称为分居的丈夫和妻子之间的会面。这天晚上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守着天河祈祷五谷丰收。有些地方还举行“青年会议”。

8月15日——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秋季,因此被称为中秋节。在中秋节的晚上,除了赏月、祭月和吃月饼之外,一些地方还有舞草龙和建宝塔等活动。中秋节晚上,除了月饼,各种时令新鲜水果和干果也是美味的食物。在这一夜,当人们仰望像一盘玉一样明亮的月亮时,他们自然期待着家庭团聚。远离家乡的旅行者也借此机会表达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家庭团聚节”。

九月九日重阳节

在金秋时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有很多活动,比如爬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切山茱萸等。重阳节也是“老年人的节日”。在这一天,老人要么赏菊陶冶情操,要么爬山锻炼身体,这给桑玉的晚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八节是一个佛教节日。这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也称为“达摩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了红豆,后来演变成极其复杂和优雅的粥。主要配料包括几十种白米、黄米、糯米、小米、菱角米等。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加到米粥里,米粥熬了一夜,香味扑鼻,长达十里。除了腊八粥,还有腊八面、腊八蒜和其他风味食品。它们可以滋养身体,也是一种喜庆的收获,是春节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