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微服出巡带的谁 刘罗锅的死对头

目录导航:

  1. 乾隆微服出巡带的谁
  2. 刘罗锅的死对头
  3. 说是乾隆朝的军机大臣王杰是被和绅调戏了一番然后忍受不住辞官了……想知道真假。看和绅传里面说的基
乾隆微服出巡带的谁

乾隆微服出巡时,基本上都要带着和珅和纪晓岚。传闻和珅与纪晓岚是死对头,其实不是的。实际上,两人的关系更像是忘年交。和珅年轻,处世泼辣外向。纪晓岚因为年龄更大一些,已经逐渐收敛了自己脾气,处世更加圆滑。所以,他经常善意地提醒和珅。身为文人的纪晓岚,不擅长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和珅也会帮他。虽然两人有默契的配合,但也有因政见不同而带来的争吵,两人发生了不少趣事。

刘罗锅的死对头

和珅。刘墉清代政治家、书法家,名臣刘统勋长子。

刘墉为官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而闻名于世,特别是其担任江宁知府时,深得百姓爱戴,甚至被比作宋朝的包拯。乾隆四十七年(1781),他支持监察御史钱沣弹劾贪官、和珅党羽国泰,因其主持正义,被民间写进了公案小说《刘公案》中。嘉庆四年(1799),刘墉被任命参与对和珅的清算审理。

文学作品里是和珅,但并非史实。

刘墉、纪晓岚与和珅虽然同朝为官,但是并没有斗过,相反他们之间的相处相对还比较融洽。其实,刘墉(比和珅大三十岁)、纪昀(比和珅大二十六岁)两人在朝中虽居高位,但一直没有担任过军机大臣进入中枢,而且乾隆还批评刘墉遇事模棱圆滑、纪昀读书不明事理,他们都不可能与和珅有多少直接碰撞,档案和正史中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是后世认为和珅是乾隆朝的第一大奸臣,而刘墉和纪晓岚又是乾隆朝忠臣的典范。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忠臣总是要和奸臣斗的。于是坊间传闻他们之间争斗的故事就越来越多

纪晓岚和刘墉的关系,严格来说应该是师兄、师弟的关系。刘墉比纪晓岚大四岁,年龄相仿,而纪晓岚又在刘墉父亲那里受恩颇多,因此两人的关系应该是极为融洽交好的。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正是纪晓岚的乡试主考官。对刘统勋的知遇之恩,纪晓岚一直是感激零涕、念念不忘的。而后来纪晓岚被发配的案件,又恰是刘统勋负责。还有更巧的,举荐纪晓岚担任四库馆总纂官的,也是这位刘大人。两人都有真才实学,有共同的爱好,年龄又相仿,还有刘墉父亲这一层关系在,两人关系可见一斑。

说是乾隆朝的军机大臣王杰是被和绅调戏了一番然后忍受不住辞官了……想知道真假。看和绅传里面说的基

关于这件事,《清史稿 列传一百二十七 王杰董浩朱珪》中是这样记载的: “和珅势方赫,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上知之深,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杰每议政毕,默然独坐。一日,和珅执其手戏曰:“何柔荑乃尔!”杰正色曰:“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珅赧然。嘉庆元年,以足疾乞免军机、书房及管理部事……” 也就是说,那时候和珅仗着乾隆,在朝堂上独断专行,别的军纪大臣不敢说话,只有王杰敢跟他对着干,和珅又拿他没办法,所以对他很恼火,有一天议政后,和珅拉着他的手,开玩笑地说:“手果然好。”王杰说:“这手虽然好,不会要钱,有甚么好处?” 这里和珅用了“柔荑”这个词,这个词出自《诗经·硕人》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在古代是形容美女的手的,所以和珅是一种调侃,甚至是一种较为恶毒的调戏。 有人据此栽赃和珅有什么什么意图,我认为是这是在和珅的政敌在抹黑和珅。 再看日期,王杰生于1725年,进入军机处是1786年,被迫退休是1796年,王杰在和和珅冲突这几年间,王杰61岁-71岁。和珅是1750年出生,这几年是36岁-46岁。 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件事发生的具体日期,推测应该是乾隆末年,和珅应该是40多岁,王杰则是65岁左右。——很难想象40岁的和珅有那种嗜好,更难以想象和珅嗜好的对象是65岁的老翁。 所以,我以为民间的传说,或者官场的小道消息不过是将一件同事之间的调侃、政敌之间的恶意调戏演变为为和珅的人身攻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