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楼乾隆修的 乾隆皇帝的九龙壁是哪里的匠人

目录导航:

  1. 万福楼乾隆修的
  2. 乾隆皇帝的九龙壁是哪里的匠人
  3. 恭王府全程介绍
  4. 恭王府什么时候修建的
万福楼乾隆修的

万佛楼,也称万福楼,位于北海公园方殿(原名观音殿,又名"海岛",俗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

公元1770年,乾隆为其母亲(孝圣皇太后)做八十大寿时所建。楼内原藏有金质无量寿佛一万尊,但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抢劫一空,建筑也被破坏殆尽。

乾隆皇帝的九龙壁是哪里的匠人

故宫宁寿宫门前的九龙壁是故宫的代表性的建筑。到珍宝馆的游客无不先流连于它的跟前。传说中,九龙壁在烧制过程中一条白龙的部件烧坏了,重新烧制已经来不及了。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连夜用木头雕刻了部件并刷了白漆,让九龙壁按期完工。

特别喜欢这座九龙壁的乾隆没看出来,他以后的各位皇帝也没看出来。就连现在的游客,这个故事已经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了,都要过来找一找。

恭王府全程介绍

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同治初年,这里的第三代主人恭亲王奕訢,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显赫一时,乃大筑邸园,同时也对府邸部分进行了修缮与改建。我们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就是在那个时候最后形成的。

恭王府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在这块位于京城前海西岸,被“蟠龙水”环抱着的风水宝地上,元、明两朝曾经有过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就连皇帝也来此礼佛上香。大约十六世纪中叶,该寺院才逐渐荒废,沦落为明朝廷的供应厂;清朝入主北京以后,在这里建造大小不等的院落若干,供内务府等普通旗人居住。

乾隆四十年前后,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和珅,相中了这块四周萦水,遥接西山,而且又离“皇上家”不远的风水宝地,遂以高价购买下这里的多处房产,建造成大名鼎鼎的“和第”。

恭王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是人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建于1776—1785年,原为清代乾隆宠臣和珅的私宅,和珅因贪污罪于嘉庆年间被抄家处死后,此处私宅便赠给了庆王。同治朝时,由于恭亲王奕忻协同慈禧发动政变有功,慈禧太后便将此宅赠予他,而成为恭亲王府。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其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

恭王府什么时候修建的

恭亲王府修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而且是一位大臣修建来作为私宅的。想必能修建这么大的私宅之人。除了有钱肯定是不够的,这个人至少也得是个大官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恭王府的选址坐落在当时清皇宫和地安门连线的中间。也就是说,皇帝之后就是他,接下来再是官员。如此我们可以确定,这个人肯定有钱有势。

修建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并为其取名“和第”。和珅有多有钱大家或许不知道,他的财产如果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差不多就是三千六百亿元,跟比尔盖茨有的一拼!然而他的官有多大呢?用现在的职位来说,他就是清朝年间的,国务总理加三军司令,再加财物部长再加公安部长,再加法院检察院的院长。这权势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所以他能盖此豪宅,一点都不怪。而且他选材料有一个宗旨: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只是他也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宗旨。却成为了嘉庆给他定的二十条罪状其中的一条。

这个锡晋斋的规格可谓是豪华到没朋友,金丝楠木打造的门,紫檀木雕刻的门花。而且还有“仙楼”。第一大贪官可不是吹的。只是这风光无限的背后,却触动了大气的律法。因为这样的规格是清太上皇住的“宁寿宫”才配拥有的。所以嘉庆给和珅的二十条罪状第十三条里是这样写的:“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

其实嘉庆没有发现“和第”里面的另一个秘密。如果他知道了可能会气活过来。这个秘密就在“和第”里9999个福式图案中。

恭王府建于清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宅第。嘉庆年间,和珅获罪,府第入宫,嘉庆帝将府第赐给其弟庆郡王,时称庆王府。咸丰年间,咸丰帝将庆王府收回,转赐给其弟恭亲王,是为恭王府。民国后,恭王府曾被抵押给西什库天主教堂,后又被辅仁大学辟为校舍。1982年,文化部成立修复管理机构,组织施工队伍,按原貌修复。1988年7月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1990年3月文化部成立恭王府管理处。

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有说法称、明弘治年间、大太监李广也曾经置第于此。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两千万两,相当于清政府半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而宅子本身,则如愿归“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与此同时,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咸丰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欣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作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