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康熙帝,他有什么功绩 1690年康熙的功绩

目录导航:

  1. 怎样评价康熙帝,他有什么功绩
  2. 1690年康熙的功绩
  3. 康熙是哪年登基的
  4. 康熙有哪些成就
怎样评价康熙帝,他有什么功绩

总体来说,康熙皇帝对中华民族的巩固和发展还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他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方面:

1.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

(1)平定三藩之乱:扫除了西南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

(2)平定噶尔丹叛乱: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取得平叛的胜利,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国家的广大疆域。

2.统一台湾和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理

(1)统一台湾:令施琅攻占澎湖,迫使郑氏政权降清。设台湾府,巩固东南海防,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2)加强与蒙古族、藏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清朝特封四大活佛,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3.抗击沙俄侵略

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1689年,中俄双方平等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中国主权。

4.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1)功绩:康熙扫除了西南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结、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消极: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近代中国的落后埋下隐患。

(3)总评: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当然,康熙等满清大多数皇帝所为人诟病的就是对世界大势缺乏敏感意识,坚持“天朝上国”梦让中国错失了发展机遇,这也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耻辱。

当所有人都在评论康熙皇帝的丰功伟绩的时候。不想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换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正是因为康熙皇帝将中国清朝的封建统治推到了巅峰,当时国泰民安,幅员辽阔,这些成绩很容易使当时的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依然是几千年来自以为中国天下第一,自以为我们是天朝上国,物产丰饶。孟子说饱暖思淫欲,如果当时的社会环境没那么繁荣,是会不会使更多的人去思考这个社会,我们落后西方大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封建社会取得的成就让国人固步自封,虽然后来有人睁眼看世界,当我们睁眼看世界的时候,我们已经落后西方,我们醒悟太晚,我们后来100多年的屈辱历史,直到今天几十年的奋斗,才逐步繁荣起来。当然历史不容我们去假设,对于生活在当时的人民来说,能在封建社会达到那样繁荣的一种景象,实属难得。我想不管国家还是个人,当你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去多思考一下,我们多去看看周围的人,周围的国家,周围的世界,我们要去不断的创新改革我们才不会落后,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谦虚谨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我们个人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简单的说吧: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以他聪慧的才智和政治品格,为国家民族创建了从衰败到鼎盛的伟业,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文韬武略最突出的一位君王。康熙大帝的丰功伟绩。他一生除鳌拜、平三蕃、视察黄河、疏通漕运、任用良将、东收台湾、北定疆界、与蒙古诸王结盟、西征葛尔丹、汲取汉文化,发展民族经济,推行富国强民的政策措施,完成统一中华、振兴中华的大业。康熙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辉煌的一生。

1690年康熙的功绩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帝王之一,其历史功绩不仅在于平定三藩,,西北平叛,抗击沙俄,满汉一体化的努力,而且在于他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推动社会文化进步所作的贡献。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努力博习经史,学习传统治国理论和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他作出历史贡献的根由之一。

1690年他率2万多骑兵,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袭击漠南的乌珠穆沁大草原,前锋深入到距北京只有350千米的乌兰布通,使中原地区受到威胁,葛尔丹妄想将漠西、漠北蒙古置于他的统治之下,对康熙说:“圣上君南,我君北。”

企图与清朝政府南北分治。

为了进一步巩固统一,从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公元1691―1698年),康熙前后三次亲征,经乌兰布通战役、昭莫多战役,攻打葛尔丹,同时采取招抚漠北各部蒙古及葛尔丹部众的措施,分化瓦解和孤立葛尔丹,从而平定了葛尔丹的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了国内各民族的互相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康熙是哪年登基的

公元1661年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曾自号体元主人。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开始真正亲政。九年,肃正朝纲,恢复内阁制度,颁布《圣谕十六条》。成年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澎湖海战,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笼络汉族士人,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也有学者尊称其为“千年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登基时间1661年2月17日。

康熙就是爱新觉罗·玄烨,出生在1654年5月4日。1661年2月5日,顺治帝福临驾崩,遗诏中传位于玄烨,所以康熙在1661年2月17日即位,但也有人认为康熙是在1661年2月7日登基的。以1662年为康熙元年。按此推算当时的康熙帝虚岁为8岁,因此康熙皇帝是8岁就登基了,但亲政是在康熙14岁的时候。

公元1661年登基的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玄烨年仅八岁,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福临突然病逝。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选其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当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烨即位于太和殿,时年仅6岁(虚岁8岁),颁诏大赦,并改为康熙元年。顺治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康熙有哪些成就

治理国家

康熙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国家。他实行了“三藩之乱”后的“靖难之役”,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了社会稳定;他还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经济繁荣。

加强文化教育

康熙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大力支持学校建设,推广儒家思想,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他还亲自撰写了《康熙字典》,对中国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