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斩蟒蛇一刀两断的典故 历史上哪个皇帝杀刘邦

目录导航:

  1. 汉高祖斩蟒蛇一刀两断的典故
  2. 秦国秦二世是项羽杀的吗
  3. 刘邦最后为什么要杀张良
  4. 刘邦当时讨伐哪个皇帝
  5. 为什么刘邦要杀项羽
  6. 刘邦犯了什么罪
  7. 刘邦为什么杀功臣
汉高祖斩蟒蛇一刀两断的典故

这是一个歇后语,后面没了。汉高祖斩白蛇 —— 一刀两断 。出自《前汉演义》第11回。汉高祖姓刘名邦,字季。起义前,充当泅水亭长。秦二世元年,朝廷颁诏,令各郡县遣囚徒到骊山添筑始皇陵墓。沛县令接到诏书便发出罪犯若干名,派刘邦押送前行。一出县境,罪犯就逃走了几人,再前行,又有几人不见了。到了丰乡西南的大泽中,这一行人停滞不前。刘邦索性停了下来取洒痛饮。他趁着酒兴对众人说;你们到骊山充苦役最终难免一死,我今给你们一条生路,一概释放可好吗?众人昕了感激涕零,称谢不已。有人间刘邦回县后如何交差,刘邦大笑道:我也只好远走高飞了。有十几个青年人很感激刘邦的救命之恩,自愿留下跟随刘邦上芒砀山。刘邦怕被县里追捕,不敢走大路,就从泽中寻找小路前行。小路不仅泥泞,又多荆棘,加上夜色昏暗,他们走得很慢。刘邦醉眼模糊,慢慢走着,忽听前面大声吵嚷,正要问个底细,前面的人已经返身,报告说前面大白蛇挡道,长约数丈,无法通过。刘邦不待说完,勃然大怒道,唔!壮士行路,岂畏蛇虫?说着他独自前行,才行数十步,果见有大蛇横卧泽中。刘邦拔剑在手走近蛇旁,手起剑落,将蛇劈成两段。这句歇后语说明办事痛快,果断。

相传,刘邦早年任沛县泗水亭长时 奉命押送一批劳工去面山为秦始皇修筑陵 墓,途中许多劳工趁机脱逃。刘邦暗想 即使到达骊山,劳工也都逃光了,无法 交差。于是对劳工说:“你们各自逃生去 吧!我从此也逃亡去了。”

劳工中有十几 位壮士愿意追随他。晚上,在逃往芒砀山泽的小路上,走 到前面的人忽然惊叫一声,忙对刘邦说: “前面有一大蛇挡道,请绕道而行吧!” 刘邦朗声大笑道:“区区一蛇,安敢挡吾 道路? ”他仗剑前行,果然一条白蛇横卧 路中,一剑下去把白蛇斩为两段。第二天早上,有人经过斩蛇之处,见 一老妪痛哭不已,问道:“你为什么痛 哭? ”老妇人道:“我儿子本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挡道本是向赤帝子讨封而来,却被 赤帝子杀了。”老妇人说完就不见踪影。

刘 邦经过楚汉争霸终于登上了帝王的宝座。这个传说可能是刘邦为了证明自己 天子的身份而编造的,但是“刘邦斩白蛇 刀两断”这句歇后语却流传下来,表示坚决断绝和某人或某种状态的联系。

秦国秦二世是项羽杀的吗

不是,是赵高杀的秦二世。

赵高杀秦二世,秦王子婴杀赵高,项羽杀秦王子婴。

秦二世,本想自己当皇帝,没想到天怒人怨,大臣们都抗议他。赵高无奈,不得不找了个傀儡,叫做子婴,子婴不再称皇帝,改称秦王。

子婴曾经进谏,劝止胡亥杀蒙恬、蒙毅。子婴有两个儿子,接近或已经成年。子婴的身世成迷。以胡亥的性格,扶苏之子、所有兄弟必须死。是秦始皇的弟弟?可能性不大,史书没有提到。秦始皇的堂兄弟?有可能。更远的秦朝宗室?也有可能。史书没有讲明白。

赵高让子婴斋戒,到宗庙拜祖先,接受国王印玺。子婴斋戒五天后,假装生病,不去宗庙。赵高亲自去请,被子婴手下杀死。从诛杀赵高看,子婴比胡亥高明。

子婴当上秦王,四十六天后,刘邦就打败秦军,进了武关,来到霸上,子婴就请求投降,刘邦没有杀他。可是一个月后,项羽来到咸阳,立即杀死子婴、秦朝所有宗室。秦朝灭亡。秦朝仅十四年。

当刘邦率义军攻入关中,直逼咸阳,秘密派人与赵高勾结,赵高立即与女婿阎乐策划谋反,由阎乐带兵逼宫,二世胡亥百般求情,连自愿去做一介平民都未能如愿,只好自杀。

秦三世子婴被项羽所灭

赵高逼死胡亥后,请出二世兄长的儿子子婴即位,不称帝,而称秦王,公元207年8月即位。子婴识破赵高暂缓之策,推病不起,引诱赵高入斋戒宫,刺杀赵高,诛其三族。10月刘邦兵进咸阳,子婴献玉玺投降,后被项羽所杀,即秦王位46天。

秦二世胡亥不是项羽杀的

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

二世听信赵高谗言,诛杀李斯,迫使冯去疾和冯劫自杀。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离投降项羽,刘邦攻下武关,赵高惶恐。

公元前207年赵高与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合谋,逼二世自杀于望夷宫。临死前二世说只愿当万户侯,阎乐不准,遂自杀,卒年24岁。赵高以平民之礼埋葬了胡亥。

刘邦最后为什么要杀张良

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并没有杀张良。据史书记载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家族五代为相。张良辅佐刘邦战胜强大的楚军项羽,建立起辉煌的汉朝,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功不可没。况且张良在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留恋权位,云游天下。张良去世后,汉高祖刘邦赐谥:文成侯。

张良是一代谋圣,以他的智谋怎么会看不出刘邦的心思。他知道刘邦坐在皇位上一直不安心,总觉得要铲除掉那些威胁汉室江山的人,所以认为应尽早离开,就像战国的范蠡一样。张良向来身子弱,经常生病,早在刘邦入关后,他就因为生病经常不出门,后来刘邦的江山趋于稳定了,他也就渐渐隐退了。除了参与刘邦想废立太子一事外,基本上远离政治核心,在刘邦铲除异姓王时也几乎不参与。

当时,刘邦封给张良的食邑是齐国的三万户,张良推辞了,他说:“秦灭了韩国后,自己就成为平民,现在作为一个平民能够受封为侯并得到万户的食邑,已经很知足了。现在国家日渐稳定,朝中事有人谋划,为韩国报仇和封侯的愿望也实现了,此生足矣。”据说张良到张师山附近的黄袍山过着隐居的生活,偶尔也会授课。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汉高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谥号文成。

刘邦没有杀张良,一方面是张良自身的因素,他看清形势,能够及时隐退,不贪恋权位,协助刘邦夺得江山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给韩国报仇和推翻暴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邦信任张良,数次得到张良的救助,况且张良没有异性王的兵权,在朝中也没有实际的权力。

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并没有杀张良。

据史书记载,刘邦很尊敬张良,因为刘邦本身是草莽出身,没有什么知识,这对一个帝王来讲是无法弥补的缺陷;但是张良乃名门之后,学识、威望都很高,况且张良在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留恋权位,反而崇尚黄老之道,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天下,不问世事。张良去世后,汉高祖刘邦赐谥:文成侯。

张良作为汉初三杰在汉朝建国后遭到刘邦疑忌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刘邦建国后,张良深知处在权力最高层的危险,所以,经常装病不出,更是不过问朝政,有事被逼无奈也只做含混回答。

最后,干脆四处游山玩水,装作潜心研究黄老之学,与朝廷再不沾边。张良用这些办法消除了刘邦的猜忌,最后是在远游之中病死的,并非被刘邦所杀。

其他两个杰出人物都遭受了磨难:韩信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萧何也经历过几次牢狱之灾。

刘邦没有杀张良,在前186年(汉高后二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

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刘邦最后没有要杀张良,张良处于半隐居状态,朝廷有事不决,还会找他。

张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字子房,颍川城父人。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先辈,在韩国五世位相。张良早年曾因刺杀秦始皇不成而隐居躲避;后追随刘邦,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刘邦顺利脱身。

刘邦当时讨伐哪个皇帝

刘邦当时讨伐秦二世胡亥皇帝。

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出生于咸阳(今陕西咸阳),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被称为二世皇帝。

秦二世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24岁。

为什么刘邦要杀项羽

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刘邦要杀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西楚霸王,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思想“兵形势” 的代表人物。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因为项羽要与刘邦争夺天下,所以刘邦要杀了项羽。

刘邦和项羽本来都是秦朝末年反秦起义的领袖,他们勠力灭秦,有着共同的目标。

等到灭亡秦朝之后,刘邦和项羽开始了争夺天下的战争。他们二人都想消灭对方,于是进行斗智斗勇地较量,经过五年楚汉之争,刘邦终于杀死了项羽,得到了天下,坐上了皇帝,成为汉高祖。

刘邦犯了什么罪

刘邦的十二大罪状

1.多次屠城,并且在杀项羽后,还想屠鲁地,说明了刘邦的不仁。

————

2.水淹废丘,刘邦罪孽深重。

————

3.为逃命,多次扔儿女下车,刘邦无人性。

————

4.想吃爹的肉汤,当众调笑老爹,刘邦不孝至极。

————

5.让2000妇女假扮士兵,自己好逃命,刘邦卑鄙至极。

————

6.鸿沟撕毁协议,刘邦毫无信用,也配指责项羽无信?刘邦真是无耻之徒。

————

7.项羽死后,刘邦下令,要求原属项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项羽时,一定要称他为“项籍”。既不许叫“项羽”,更不许称“项王”。凡是称项羽为“项籍”的原项羽部下都升为大夫,只有一个叫郑君的人坚守自己做为西楚国臣子的礼节,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礼,坚持称“项羽”或“项王”。结果,刘邦把郑君一个人赶出了朝堂,断了其仕途,最终其病死家中。

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是多么的虚伪,心胸狭隘。他对项羽是多么耿耿于怀,非要原项羽的部下提到项羽一律蔑称之,不许尊称之。可见,刘邦对项羽这个包袱一直放不下,尽管其人已死,还要口诛笔伐,再踏上一万只脚,叫项羽永世不得翻身!

更说明了刘邦当初哭祭项羽时,是满怀了多少的虚伪成分在内。

————

8.杀韩信等功臣,刘邦不义至极。

————

9.剁彭越为肉酱,丧尽天良,并将肉酱分给各路诸侯食用,还将彭越无辜的三族全部屠杀,刘邦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

————

10.当栾布祭祀哭彭越时,刘邦竟然要将栾布进行【烹杀】,好一个残暴不仁的刘邦。看来烹杀不光只是项羽会使用,刘邦也是用得纯熟得很。不光想烹杀栾布,还想烹杀蒯通,刘邦烹杀技术真高明。

————

11.忘恩负义杀丁公,说什么丁公对项羽不忠才杀丁公?首先,丁公是好汉惜好汉才放过你刘邦,其次,项伯等人对项羽更加不忠,为何不杀项伯等人,说起来,还是刘邦为了个人利益,而杀丁公纯属是忘恩负义。

12.最后加上一条,后世各种邦粉跟风模仿其流氓习性,纵容辱骂吧友风气横行,严重拉低现代人的文明素质。

刘邦唯一一次“犯罪”的记录,是做为亭长押送劳役去咸阳服役。

由于秦暴政,去服役的人往往难以生还,因此,押送到半路的时候,那些劳役都纷纷逃跑,等跑得差不多了,刘邦干脆把剩下的都放跑了。

这样自己就成了罪犯,不敢回家,逃到邙山中不敢出来,每天由老婆吕雉送饭给他吃,由于害怕被朝廷抓住,刘邦不敢在同一个地方呆太久,总是徒地方。但吕雉总是能够轻易地找到他。刘邦感到很奇怪,就问老婆为什么总是能够找到他。吕雉告诉他说,你的头上总是有一片祥云,所以,祥云在哪里我就去哪里找,每次都能找到。

当然,这应该是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后人附会的说法。

刘邦为什么杀功臣

比起朱元璋,同样差不多泥腿子出身的刘邦还真不能算是杀功臣。

细数一下刘邦杀掉的功臣,基本全部是异姓王。没当王的丰沛老兄弟,还真的一个没杀成。

而且即便是七大异姓王,有两人是病死善终,两人逃亡匈奴,三人反叛被杀。刘邦对诸侯王,也没有一开始就抱着杀心。

韩王信本名韩信,后被封为韩王,后来投降匈奴。文帝14年,韩颓当、韩婴叔侄率领他们的部属投归了大汉。

赵王张耳。刘邦立张耳为赵王,大致辖治原赵国故地,第二年,张耳病死。

淮南王英布。反叛失败后,在农舍中被人轻易杀死。

楚王韩信。刘邦先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削去他的楚王爵位,降为淮阴侯,后来吕后又以“谋反”罪名,用萧何骗到长乐宫诱杀。

梁王彭越。被人诬陷谋反,三司会审后,被刘邦贬为庶人,后经吕后反复规劝,刘邦才杀了彭越。

燕王臧荼。举兵反叛,战败被杀,刘邦改立太尉、长安侯卢绾为燕王。卢绾与匈奴勾结心虚,被人告发,不敢见刘邦,逃亡匈奴。

长沙王吴芮。病逝,其子吴臣袭封为长沙王。

而对于丰沛的老兄弟,刘邦是很够意思的。萧何,张良,曹参,周勃,陈平等,都活的比刘邦长,还在吕后死后成功为刘邦后人夺回了大汉江山。而死之前之所以对樊哙起杀心,也是因为樊哙要在他死后对付如意母子。你要知道,刘邦连多次背叛他的雍齿斗没杀,还封侯。这要是换成朱元璋,一个不留。

所以,回归问题本质,刘邦对待功臣,真的是有情义的,一路从丰沛走出来,也很大程度上践行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没亏待兄弟们。

而之所以杀了那些异姓诸侯,一是这些异姓诸侯都不是丰沛老兄弟,却手握大权,实在是不放心(卢绾,刘邦并不想也不相信他反叛,他自己心虚跑了)。二是这些异姓诸侯王履历都实在不利好,也被人告发谋反,但刘邦也并没有都全部下死手,还是给了机会,但吕后下手狠啊。三是统治需要,为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所以夜定下来非刘而王,天下共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