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燕王朱棣取得帝位的过程
- 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 为什么叫靖难军
- 朱棣靖难时候沐英在干嘛
- 朱棣为什么攻破南京就能控制全国
- 靖难之变的全过程
- 靖难是啥意思
- 朱棣起兵为什么叫靖难
- 靖难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 为什么叫奉天靖难
燕王朱棣镇守北平,防备北元。在明建文皇帝咄咄逼人的削藩政策下,他担心步周王和湘王的后尘,随即宣布靖难。
北军南下山东,直逼江北浦口,最后南京有内应打开城门,建文下落不明,朱棣称帝。
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夺取政权。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因不满建文帝削除藩王,为自保被逼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历经四年于建文帝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
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帝位。
因为明朝第三任皇帝永乐帝去世后,皇位由其孙子英宗继承。
但英宗在位期间,宦官权势极大,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朱棣在宦官刘瑾篡夺大权后,起兵讨伐。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击败了宦官势力,夺得了皇位。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在夺得皇位后,开创了“永乐大典”的编纂,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对于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您好,燕王朱棣取得帝位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1399年,明朝第三任皇帝建文帝被其叔父永乐帝篡位,建文帝被迫流亡,朱棣作为建文帝的儿子也被迫流亡。
2. 1402年,朱棣在山东发动反抗,开始了靖难之役。他在军队和民众的支持下,先后攻占了徐州、南京等地,最终于1402年7月攻入北京。
3. 1403年,朱棣在北京称帝,建立永乐朝。他废黜了永乐帝的后代,成为新的皇帝。
4. 1405年,朱棣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攻打北元。在战争中,他成功占领了漠南地区,北元皇帝也被迫向他臣服。
5. 1421年,朱棣在北京建成紫禁城,开始了长达28年的统治。他号召文化人才进入宫廷,促进了文化、科技和艺术的发展。
6. 1424年,朱棣改国号为大明,意味着他成功地巩固了自己的帝位和统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重建,使明朝的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总的来说,朱棣取得帝位的过程是通过靖难之役夺取北京,废黜永乐帝后代,称帝建立永乐朝,进行北伐扩张领土,建造紫禁城巩固帝位,改国号为大明巩固统治。
历史上的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权争夺战,不仅导致了明朝皇位归属的改变,也极大影响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清代大学者、《〈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在《明史十二论》中将“靖难之役”、景泰末年的“夺门之变”以及嘉靖初年的“大礼议”称为影响明朝历史走向的“三大案”。
靖难之役
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1 靖难之役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场战争,发生在正统帝朱标和草木皆兵大将军朱棣之间,历时三年,最终朱棣胜利。
2 靖难之役的原因是因为正统帝和大将军的权力之争,导致两人对立,最终发展成一场战争。
朱棣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得到了部分官员、军队和民众的支持,最终决定靖难成功,建立大明王朝,并成为光宗耀祖的皇帝。
3 靖难之役的胜利表明了朱棣的能力,他在接下来的统治中实行了许多重要改革和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也是明朝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靖难之役是中国明朝历史上的一场宫廷政变,发生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景泰年间。这场政变主要是由当时的皇帝朱祁钰和他的舅舅、宦官王振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具体来说,朱祁钰因为年幼,权力被掌握在外戚群体和宦官手中,而他的舅舅王振则是这个权力集团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在争夺朝廷权力的过程中,王振先是试图废黜年幼的朱祁钰,后来又趁机削弱外戚的势力。但是,他的行动引来了其他宦官和贵族的反对,最终引发了这场政变。在这场政变中,大臣刘伯温和徐有贞等人联合起义,推翻了宦官集团的统治,并逼迫王振自杀。
随着政变的胜利,明朝政权重新回到大臣的手中,但是这也标志着明朝中期以后政治黑暗化的开始。虽然靖难之役最终平息,但是政治上的动荡和社会上的不安也开始加剧,预示着该朝后期的危机。
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发动“ 靖难之役 ”,率军南下与建文帝争夺皇位。行至济南时,朱棣命人把敦促铁铉投降的书 信 以弓箭射入城池,铁铉则将《 周公 辅成王论》射回朱棣,劝其效法周公,忠心辅佐建文帝。
朱棣大怒,命强攻济南。铁铉与诸将奋力抵抗,两军相持三月,朱棣被迫自动解围。
建文帝闻讯,遣官赐金慰劳铁铉等将士,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后又升任兵部尚书。同年,铁铉配合盛庸在东昌(今聊城)大败朱棣。
为什么叫靖难军这是建文时期,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时提出的口号,根据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曾规定若朝中有奸臣作乱,驻守封地的藩王可以起兵清君侧。
朱棣起兵的时候,根据谋士姚广孝提议,打出了“奉天靖难,清君侧”的口号,而朱棣所统率的军队被称呼为“靖难军”
朱棣靖难时候沐英在干嘛沐英当时是在驻守云南。朱棣靖难时沐英在云南驻守。做为戍边的一方大员。沐英当时有安边守土之责。朱棣和朱允文争斗是朱家内部述职争权之事。作为家奴的沐英也不便掺和评论
沐英在守地云南镇守,当时朱棣靖难只不过是个宫廷内部问题,作为镇守一方大员,无招不得离开守地,元招离守视同叛逆人人可杀,沐英无招当然不能离开守地。
朱棣为什么攻破南京就能控制全国因为靖难之役是朱家王朝内部为了争权夺利而引发的战争,朱棣攻破南京后,明慧帝朱允炆放火烧了宫殿,朱棣说朱允炆被烧死,这样他就顺理成章成为皇帝,所以就能够控制了全国。
靖难之变的全过程朱棣以燕京(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1402年7月13日)攻下帝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
由于朱元璋晚年诛杀了不少良将,导致惠帝手下缺乏将才可用,朝廷只得任命65岁老将耿炳文率兵北上讨伐。在临行时,朱允炆亲自告诫:“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耿炳文在前线只能防守不能进攻,朱允炆考虑换将,黄子澄说曹国公李景隆是名将李文忠之子。朱棣听说朝廷以五十万倾国之兵交付李景隆,大喜过望。
郑村坝之战和白沟河之战,李景隆将朝廷的老本赔得一塌糊涂,攻守形势逆转。
李景隆败退后,燕军围济南。右参政铁铉、盛庸坚守。朱棣射信入城招降,未果。随后双方屡次交战,互有胜败。
至此,燕军靖难已有两年多。虽然屡战屡胜,但因兵力不足,无法巩固并扩张胜利,往往放弃新取之地;仅能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
建文三年冬,朱棣决定直接率兵南下,临江一决。道衍亦支持不再与盛庸、平安等纠缠,直趋京师。
正月三十,到达徐州,击败徐州的出战军队,徐州自此闭城死守,遂继续南下。
四月廿二,双方战于齐眉山(灵壁县西南三十里),灵壁之战彻底击溃了中央军主力。
灵璧之战后,燕军向东南方向直线前进,五月十一,燕军向扬州方向前进,五月十七到达天长(扬州西北50公里),扬州不战而降。
燕军于六月初三自瓜洲渡江,并再次击败退守此地的盛庸。六月初六,燕军至镇江,守将率城投降。
六月十三(1402年7月13日),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
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
公元1399年8月6日到1402年7月13日,燕王朱棣从北平(今北京)起兵,花费了将近三年时间,攻克了南京城,实现了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的导火索,是因为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行动引起的。这个政策让朱棣感到不安,此时的朱棣,因为镇守在北平——明朝与蒙古的边境线上,所以坐拥十万精兵。他知道,建文帝下一个削藩目标就是自己
靖难是啥意思靖难是发生于明朝建文元年七月,是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造反推翻建文帝统治的事件。明太祖朱元璋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故,皇太孙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1399年朱允炆即位后,即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建文元年六月,齐泰密敕张信逮捕燕王。
朱棣起兵为什么叫靖难“靖难”,“靖”即“平定”,“难”表示祸乱,“靖难”代表“平定祸乱”。
公元1399年既建文元年,在建文帝不断削藩压力下,燕王朱棣在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自北平起兵造反,号称清君侧,指建文帝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开始发动靖难之役,历时四年以成功告终。
中国古代社会很讲究师出有名,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理”字,这样可以获得更多人认可,朱棣称自己的造反为靖难,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只是为了师出有名,表示自己是为国为民,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所以称之为“靖难”。
靖难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靖难的意思和含义是指明成祖朱棣在明成祖朱棣在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发动的一次政变。这次政变发生在1402年,朱棣以靖难之名,推翻了英宗的统治,自立为帝,建立了明成祖朱棣的皇权。这次政变被称为靖难之变,意味着通过武力平定内乱,恢复国家的安定和秩序。朱棣靖难后成为了明朝的皇帝,开创了明成祖时期的统治。这次政变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明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答:意思和含义是说,平定变乱;解救危难。
靖难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平定变乱。一般指明成祖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奉天刑赏录·教坊录》等有相关记载。
1. 靖难的意思和含义是镇压叛乱或叛乱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权稳定。
2. 靖难一词源于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指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发生的一次叛乱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明朝皇帝嘉靖通过军事手段镇压了叛乱,维护了朝廷的统治。
3. 靖难的含义也可以延伸到其他历史时期和国家,指的是政府或统治者对于叛乱或动乱的镇压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保护社会秩序、维护政权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全。
靖难行动可能包括军事行动、政治手段和法律制裁等,旨在恢复社会秩序和恢复政府的合法权威。
1、“靖难”的意思:“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2、明朝靖难之役是一次也被人们称之为靖难之变,这是在建文帝时期发生的一次内战。当时的燕王朱棣认为自己的才能比建文帝要强上许多,所以带兵谋反背叛了朱允炆。
3、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三年的时间,建文帝或许真的不适合做皇帝,而且为人并没有多少谋略,而燕王就不同了,非常的有谋略而且十分机警,后来更是反叛成功成为了明太祖,这就是明朝靖难之役。
意思是平定变乱。《
后汉书·孔融传》:“ 融 负其高气,志在靖难。” 唐 陆贽 《论叙迁幸之由状》:“陛下急於靖难,累遣东征。”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 永乐爷 从 北平 起兵靖难,迁於 燕都 ,是为 北京 。”
清 谭献 《明诗录序》:“靖难变起,士气摧伤,朝野之文,遽以衰息。”
为什么叫奉天靖难奉天靖难只是朱棣发动政变的借口。意思是我奉上天之命攻打南京,废除建文帝,不违天命,顺天意而行,名正言順。这也是姚广孝的掩人耳目的高招。
1398年,朱元璋死后,新继位的建文帝觉得诸位皇叔的权力过重,决定采纳大臣齐秦,黄子澄的建议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井用不到 一年的时间,解除了周、湘、 齐、代、喉五王。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当建文帝准备肖夺燕王时,燕王朱棣便举兵反叛。初五,燕王召集将土,誓师起兵,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自称“奉天靖难”。“奉天”。“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
朱棣为何说自己是“奉天靖难”
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夜之间就扫除了建文帝在北平的兵力,按常理来说,他的将士士气正旺,理应迅速打出北平城去,兵法上所谓“一鼓作气”是也,但朱棣并未如此,而是在北平休整。
经过三天整顿后,北平城内秩序已经能很好的控制,朱棣就把将士们召集起来,举行起兵誓师大会,正式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朱棣慷慨激昂地说:“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祚以来,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共戴天,必奉天行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鉴予心”。
看了这段极赋煽动性的“演讲”,我的心潮都有些澎湃了。人家朱棣不愧是当政治家的材料,他确实在这方面与老爹朱元璋一个德性:胆大+心黑+脸皮厚→成功,这就是专制社会里政治家获胜的一个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