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讨武曌檄》为什么传扬千古 历史上评价唐高宗

目录导航:

  1. 骆宾王《讨武曌檄》为什么传扬千古
  2. 一句话评价宋真宗
  3. 一句话评价唐高宗
骆宾王《讨武曌檄》为什么传扬千古

展开全部

武则天唐高宗弘道元年,李治驾崩,随即中宗李显即位,第二年武则天就把李显废黜,立睿宗李旦,不管立谁,真正掌权的还是这个“妈”。也别说是俩儿子做皇帝,就算当年她老公在世,武则天不也权倾朝野,为所欲为嘛!现在的武则天虽没有皇帝之号,但却有皇帝之实。当然若论武则天的政治才干,胜过须眉无数,但中国古代的正统意识强烈,一是李家政权名存实亡,一是女人秉政,这哪里受得了?

于是不少人秉持春秋大义反对武则天,这其中的突出代表就是徐敬业。当然老徐反对武则天也有个人恩怨,可不管咋说,老徐还是打着正义的大旗在扬州起兵,掀起讨武战争。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这次战事在历史上没有啥可圈可点之处,武则天大兵一发,徐敬业便溃不成军,可这篇檄文却名垂千古,与王勃《腾王阁序》并称为“骈文双壁”。

第一:就文章形式而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这篇文章使用的体裁是骈文,骈文最大的特点是音韵和美,对仗工整,长于用典。如“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对仗甚工;如“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藜帝后,识夏庭之遽衰。”不但对仗工整,霍光、刘章、汉飞燕、褒姒的典故也用的恰到好处。但骈文也有冗拖的缺点,而骆宾王恰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了骈文的优势,扬弃骈文的约束,让人读过之后仅就直觉就有一种震撼,引起共鸣。

第二:就文章内容而言,骆宾王善于攻心,调动读者的情绪 。如骆宾王说“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在双方即将交战的时刻,总会有一些墙头草,骆宾王搞懂了他们的心理,告诉他们假若不认清时势,一旦败绩,后果不堪设想。通过给这些人一些威慑的方式瓦解中间力量,起到争取他们的作用。再比如“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把对方都视为自己的力量,甚至包括了敌军中的一部分力量,让人读过之后深感亲切,最大限度的争取到群众,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三:就文章风格风格而言,直抵人心灵深处,给人强烈的触动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痛陈武则天的卑鄙行径,起到神人共怒的作用。但这是檄文通常的做法,与其他方面比较而言,尚不足为论。当然本文对武则天的批判是站在骆宾王立场而言,至于武则天的历史功绩不在本文讨论范畴,特此声明。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

一句话评价宋真宗

自他封禅泰山后 , 泰山上就再无帝王啦!

泰山上正式举行封禅大典的是六位: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原因: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资格来封禅,它的条件大体是这样规定的,基本上是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更朝换代国家统一。第二个条件,帝王在位的时候必须有政绩,政绩卓著,要国泰民安、国富民强,要有政绩,大家都信服,这是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就比较软,也是比较硬的条件,就是必须有祥瑞出现。宋真宗封禅泰山本就是一个笑话。

宋真宗赵恒,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8-1022在位)。

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1022年),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赵恒是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真宗在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

1004年,辽国入侵宋,宋朝大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宋真宗统治后期以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称受天书,封泰山、祀汾阳,修建了

许多寺庙。

宋真宗死后葬于永定陵。

一句话概括,一代不如一代

一句话评价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是个闷骚型皇帝。李治在兄弟们中排第四,在封建社会皇帝继承讲究立嫡立长,无嫡立长原则,李治根本没有机会被立为太子。好在李治善于伪装,演了一场狼扮羊的妙计,骗得了太宗信任和怜爱,取得了太子之位。

李治当上皇帝后,在舅舅长孙无忌等老臣辅佐下,虽然继续着贞观之治的好局面,但他也发现自己时时受到这些老臣的约束,就暗暗寻找机会除掉这些棺材瓤子。

外甥整舅舅,自然自己不好意思亲自动手,李治“闷骚”劲上来了,他假借皇后武则天,最后绊倒了长孙无忌并逼其自杀。

聪明睿智 ,柔中带刚 ,儿女情长 。高中李冶利用武则天扳倒了第一权相长孙无忌 体现了他的聪明睿智 。对待武则天则显得有点优柔寡断 ,本来是他自己的主意想废掉皇后武则天 ,但面对武则天的指责时,却推给了上官仪 。

他最大的失误还是在遗诏中注明 ,大是不明可问皇后 ,就是因为这一句话使得则天有了合法的理由干预朝政 ,最终使得大唐王朝变成了武周王朝 。

永徽之治确实是李治的时代,但是更主要的是唐太宗“贞观”23年打下的基础,在永徽年间得到延续和发展。

李治作为一个守成之君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

后来武则天时期的国家再次达到繁荣,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直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开元盛世,把中国推向了封建王朝的顶峰。我觉得这一系列的历史每个人,每个帝王都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

李治也很好的完成了自己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登基后,对内勤勉执政,推行各种发展民生的政策修订律法,开荒屯田,大力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人口从贞观时期不满30O万户到永微三年的380万户。对外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将唐朝的疆域扩展最大。

他还重建了科举制度,完成了《唐律疏议》这部重要法典。

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李治(雉奴,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出生于长安(今西安),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在位期间宠幸武则天,在其末年时,重病缠身,遂使武则天逐渐掌握政权。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同时也造就了一代女皇武则天。李唐江山差点止步与李治。

唐高宗李治这位皇帝也不能小觑,虽然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的影响下,李治是一个很弱的男人,但其实他的实力和治国才华挺厉害的,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不俗的成绩。

李治在位时,他曾拿下汉族王朝中最大的疆域,这功劳,可以说称得上空前绝后。如此来看,他在位的这段时期,国土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仅在元朝和清朝的后面,却比他们早了几百年。那时候,生产力非常低下,地理等其他东西又限制着,能拿下那块疆域,实属不易。

不过也难怪,李治会被低估,毕竟在他身边的,都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啊。他的父亲是开启贞观之治的李世民,老婆是中国最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而后来的孙子李隆基创立开元盛世,被如此有名的身边人包围着,李治想抢到那头条,实在太有难度了。

李治有勇有谋,对臣子管理有方,心狠手辣。他被推上皇位后,并没有话语权,都是由无忌等几个大臣说了算。更过分的是,无忌还挑起事端,把很多反对他的人通通杀掉,这下李治坐不住了。他想发起反击,可是却没人听命于他,于是,他想到了废立皇后,后来这一做法还真的成为了改变整个局势的关键。

李治通过废立皇后这件事,找到了愿意听从于他,愿意为他服务的一班大臣。当自己的权力得到稳定后,他开始对长孙无忌进行绞杀。长孙无忌的派系被连根拔起,整个宰相班子进行了大换血,全都换上了自己人。从那以后,君权几乎控制了所有,李治开始独掌朝政。

李治很注重培养人才,他改革科举制,扩大科举的录取名额,很多有识之士都得到他的重视和任用。除此以外,他还善于用人,把人才都安排到合适的领域上,发挥自己的所长,于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虽然,后来他身体每况愈下,武则天开始干预朝廷事务,但无可否认,李治仍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我们不能无视他取得的一番成就。

唐高宗李渊,是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早年是隋朝的一名地方大员,留守后方,坐镇太原。在隋炀帝统治后期,趁着隋军主力大部分被起义军拖住,无力防守后方的情况下,趁机杀死监视他的官员,然后起事,一路向洛阳出发,不久占领东都洛阳,推翻大隋政权。随后在儿子们的帮助下,剿灭各地割据,他则坐享其成。由于太子与李世民为皇位的兄弟争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时间,李渊半年后被迫下野,传位于李世民,做了唐朝的第一个太上皇。

评价李渊,人非常睿智,有大格局,懂得审时度势,处理问题有逻辑,能够避重就轻,抓住主要矛盾,算是当时英豪。

对李治应该是差评原因很简单:他培养了一个武则天,将李唐皇室几乎屠杀殆尽,而且还革了唐朝的命,建立起周朝。

这种一边倒的评价近代发生改变,改变因为时代不同:古人是家天下,政权交给外姓人、哪怕老婆,那属于背天逆祖的事;到了现代,人民觉醒、天下为公,管你姓李姓武,只要国家治理成功,人民安居乐业,那就算是好领导。从这个角度,给李治打个好评并不过分。

李治有个英明神武的老爹李世民,交给他一个蒸蒸日上的大唐王朝。太宗临终交待:“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意思只要按照既定方针办,便可安安稳稳做太平天子。

唐高宗本名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最小的儿子。作为嫡子,上有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皇位本来和他没关系,但后来由于李承乾造反失败,魏王李泰又过继给叔叔,因此才有了机会继承皇位。

李治一直到十五岁都跟在李世民身边,父亲的政治手腕他看的最多,再加上本身就聪明,所以他也是一个厉害角色。能够在李世民这样的人精身边多年还被宠爱,仅仅是他的儿子没点本事时间是长不了的。所以李治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

母亲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最为溺爱的儿子,也是唐太宗唯一亲自抚养长大的儿子。

李治一出生,唐太宗就下令只要是这一天出生的人都能得到粮食,随后又大宴五品以上的大臣。甚至据说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后的“洗三朝”时,长孙皇后将当年丈夫从晋阳宫中得来的玉龙子与缀满珍珠的襁褓一并赐给了这个小儿子。从此,这枚“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的玉龙子就成为了唐朝的吉祥物,由皇帝们代代相传。

贞观5年李治被封为晋王,贞观7年,唐太宗将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并州太原府封给了这个小儿子。而李治也很不辜负父亲的厚爱,从小就很聪慧,对父母也十分孝顺,唐太宗曾经考察他对《孝经》的理解,李治是对答如流,唐太宗闻言更是高兴万分。

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年仅七岁的李治自此失去了自己的母亲,不过幸运的是,唐太宗以加倍的父爱弥补了这个最疼爱的小儿子,他没有因为妻子的去世而让李治出宫或在皇宫某处单独居住,而是将李治兄妹留在自己的寝殿一同照料,于是《唐会要》上便留下了这样一笔记载:“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褚遂良也亲口说过:“然晋王,陛下亲自抚养,至於成立,上圣深慈,偏所锺爱。”而放眼整个大唐王朝,被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这是怎样的一种深情钟爱与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