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值得读吗 曾国藩家书有现实吗

目录导航:

  1. 曾国藩家书值得读吗
  2. 曾国藩的最后一封家书
  3. 年轻人应该读曾国藩的《冰鉴》《曾国藩家书》吗
  4. 中学生看曾国藩好还是曾国藩家书
  5. 曾国藩家书最长的一封
  6. 曾国藩家书告诉孩子什么道理
  7. 曾国藩家书,文言文看的烧脑,怎么办
  8. 曾国藩家书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曾国藩家书值得读吗

值得一读。《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对子孙后代的告诫。里面的文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可以学到很多至纯至孝的名言真理。 很值得一读。

没经历曾国藩那种怎么做都是极可能是错的环境,没经历那些左右都是悬崖封建糟粕生存文化统治的环境,读他的书真真没多大共鸣。

曾国藩的最后一封家书

清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著名历史事件——“天津教案”。

因事关重大,曾国藩被清廷委任为直隶总督,全权处理此事。

当时,曾国藩已年至花甲。在此前写给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他曾多次提及眩晕症状以及眼病,身体状况并不太好。

基于这样的身体状况,他本想“拟再具折续假”,希望能多休息一段时间以保养身体,可当天津教案发生之后,朝廷委以重任,他又再度起行。

曾国藩言及,“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致负其初心。”

天津教案是一个棘手的案子,宛若烫手山芋。一方面是性情凶悍的外国,一个是群民激愤的天津百姓,曾国藩可以得罪谁?

得罪前者,或是国家之难;

得罪后者,却是一世声名毁于一旦之途。

曾国藩为了大局,为了不激成大变,陷入背负骂名的境地似乎也就难以避免。

由于事态紧急,由于结果难以预料,再加上他的身体状况堪忧,种种因素下,曾国藩心怀忧虑,以一种不惜一死的决心前往天津。

而在此之前,他给长子曾纪泽写了这么一封家书:“预嘱身后事望二子不忮不求”。

天津教案一事在此不表,有关曾国藩的褒贬在此也不多说。不是很清楚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资料,自行评论此事。在这里,我只想和大家聊聊曾国藩的修身之道,聊聊他在向儿子嘱咐身后事时提到的“忮”与“求”。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亦或是佛家,都讲究修身。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一生都离不开这两个字。

儒家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先修己身,再齐己家,而后治国平天下。

其中,修身是基础。

曾国藩作为晚清名臣,作为后世美誉一完人,他对自己的修身工夫看得极重。

写家书,也是他的修身工夫。

比如说,他教育自己的儿子要以勤俭为务,而他自己当然也是这般做的。在教育儿子的同时,他自然也加深了潜意识里的勤俭念头。

只不过,曾国藩是一个极谦虚的人。他常常在家书中自我反省,认为自己的勤俭工夫做的还不到位。所谓“余平生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

如此云云。

当然,这只是一代大家的谦虚之词,或者说,这是他对自己要求太过严格的缘故。

作为后人,我们总是将曾国藩评价为一代完人,殊不知曾国藩向来不求全,不求完美,反而独独求缺,求缺憾。

这是他的厉害之处。

曾国藩深谙易经之道,懂得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道理,所以从未求全,更别提自满了。

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向先贤学习的,正是他的勤俭,他的自谦,他的自我反省,以及下面要说的“不忮不求”。

曾国藩说,“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

“略涉”,稍微读过一点书,这又是曾国藩的自谦话语。曾国藩好读书,每日必读,一日十页,长年累月,是何等阅读量?但即便如此,他还自言“略涉”。相比今多数人一年不读几本书的现况,他的“略涉”是何等令人敬佩。

他一生读过那么多圣贤书,在嘱咐身后事的时候,要告诫给儿子的一定是最重要的。

“以不忮不求为重”,就是其中精华所在。

所谓“忮”,竖心旁加一个支。

一者,害;二者,嫉妒;三者,忌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说过,竖心旁,走心。忮就是一个走心的负面字眼。

不忮,也就是不害人,不嫉妒,不忌恨。

不因他人有功而嫉妒,不因他人有能力而嫉妒,不因他人有名有财而嫉妒。没有害人之心,凡事以凭良心为准则。

我们可以时常反问自身,是否会有忮心?

尤其是身边人有可取之处时,我们会不会分外眼红?

再是一个“求”字,觅也,乞也。

曾国藩的解释是,“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

人们一般都是求什么呢?

名和利。

得不到,想要求;得到了,又害怕失去。

我在之前写《黄帝内经》随笔时,也曾写过相关内容。

所谓名,是外界给予自己的评价。所谓利,是外界给予我们的利益物质。

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名利,都是我们外求的产物。

当然,对于名利,我们可以求。欲望,本就是难以磨灭的。凡夫如此,圣人也如此。但是对名利的追求需要有一个度。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再有曾国藩所写“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如果所求过了度,欲望过了度,必定会成为患害。

一个容易知足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反之,如果一个人贪得无厌,那他的贪心为一定会其成为痛苦的源头。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求可以有,但应该减少外求,而多多内求。忮心则不可有,有则去之。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我们本来什么都具备,心里什么都有,为何要一直向外找呢?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曾国藩写的最后一封家书《日课四条金陵节署中日记》。

提出“一曰慎读则心安、二曰主敬则心身强、三曰则仁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既是曾国藩一生“不忮不求”的心得,也是明确提出“家训四条”。他要求两个儿子“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张以此四条相稽”,同时希望侄子共同遵守。晚年的曾国藩,名重于世,权力极大,但他念念不忘的是“不忮不求”的修身养性境界,更以“不忮不求”教育子孙,实在难能可贵。

年轻人应该读曾国藩的《冰鉴》《曾国藩家书》吗

应该看一下,因为年轻人正处在奋斗和即将面临转变自身角色的时期,曾文正公素有晚晴第一名臣之称,其个人修养,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另外他对于儿女的教育,对于兄弟的教诲,更是我们向往的,不只是为了自己,而且为了整个家族的昌盛,其次,冰鉴一书虽然是曾公的片面之词,不可全信,但寥寥几万字,足以让自身在识人辨物上有一些提高,读读也无妨。

中学生看曾国藩好还是曾国藩家书

中学生看曾国藩家书好

曾国藩家书是写给家人们的信,主要是劝学、勉励为主,没有官场上的一些争斗,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中学生有时间可以读一些课外书,增加知识面,曾国藩家书非常值得阅读,曾家劝后人爱学习,曾家的后人也在各个领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曾国藩家书最长的一封

是第六书。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都是些书信往来,但第一小节侧重于发出的信件,第二小节侧重在所收到的新件,事无巨细,条分缕析。

第三小节侧重介绍彭山屺,这个人对于所交代的事情完成的细致又认真,真可谓值得可堪大任,值得托付,因此曾国藩在将来与之能够精诚合作,彭也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干将。

第四小节介绍家中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曾国藩对待家中仆人的态度,一个是蠢且负恩,一个是老成持重,曾国藩以善于识人著称,在结合上文对于彭山屺的态度,可以看出,曾国藩识人,看出他怎样用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五小节,言自己经济的窘况,在北京城仍需借钱度日,只不过与家乡不同的是,不会有人强迫还债。而此时的湖南乡下,就会有人强迫还债,就当然有楚善八叔的事情发生。文中提到的炭资,是在清朝合法的灰色收入,这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们不必苛求古人。

第六节,里面提到了搬家风水之事。风水之事,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所谓风水之地,就是适宜人所居住的地方。

第七节,总体介绍天下的大事。广东之事,黄河之事,知当时天下之动荡。

第八节,关于楚善八叔的事情,曾国藩反复地强调事情的来龙去脉,自己所想,可见其办事之谨慎。又强调,家以和为贵,总是替人着想,最后,托付师友尧阶,可见其识人之准,能把握住这个人确定能帮自己的忙。

第九节,从信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于此人有所风闻,所以,让家人打听此人,可见其关心故乡政治清明。

第十节文中所说,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这句话是讲学习的心态~看历史应该天天看,这句话是讲学习在于平时的积累,温习经书须先穷一经,这是讲学习的方法,先学一书,必须先通畅,然后再兼收并蓄才能转化。

这一节对于我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启发,需要深自体会,我总是一本书没有看完就着急看其他的书,所以对于读书的体会总是不够深刻,看过就忘,不能深入,以后应身自戒之。

当然,只读一本书,自然感觉到枯燥,我觉得可以同时读几本书,但是要反复研读,直到融会贯通。并且总以一本为根本才对。

反思 总是着急看其它书的原因,我觉得是选书之时不够慎重,经过反复选择买下的书,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五月十八日发家信第八号,知家中已经收到。六月初七发第九号,内有男呈祖父禀一件,国荃寄四弟信一件。七月初二发第十号,内有黄芽白菜子,不知俱已收到否?

男等接得父亲归途三次信:一系河间廿里铺发,一汴梁城发,一武昌发;又长沙发信亦收到。六月廿九接丹阁叔信。七月初九彭山屺到京,接到四弟在省所寄《经世文编》一部,慎诒堂“四书”、《周易》各一部,小皮箱三口有布套,龙须草席一床,信一件,又叔父手书。得悉一切:谱已修好,楚善叔事已有成局,彭山屺处兑钱四十千文。外楚善叔信一件,岳父信一件。七月廿七日接到家信二件:一系五月十五在家写,一系六月廿七在省写。外欧阳牧云信一,曾香海信一,心斋家信二,荆七信一,俱收到。

彭山屺进京,道上为雨泥所苦,又值黄河水涨,渡河时大费力,行李衣服皆湿。惟男所寄书,渠收贮箱内,全无潮损,真可感也!到京又以腊肉、莲、茶送男。渠于初九晚到,男于十三日请酒,十六日将四十千钱交楚。渠于十八日赁住黑市,离城十八里,系武会试进场之地,男必去送考。

男在京身体平安。国荃亦如常。男妇于六月廿三、四感冒,服药数帖,痊愈,又服安胎药数帖。孙纪泽自病痊愈后,又服补剂十馀帖,辰下体已复元。每日行走欢呼,虽不能言,已无所不知,食粥一大碗,不食零物。仆婢皆如常,周贵已荐随陈云心回南,其人蠢而负恩。萧祥已跟别人,男见其老成,加钱呼之复来。

男目下光景渐窘,恰有俸银接续,冬下又望外官例寄炭资。今年尚可勉强支持,至明年则更难筹画。借钱之难,京城与家乡相仿,但不勒追强逼耳。前次寄信回家,言添梓坪借项内,松轩叔兄弟实代出钱四十千,男可寄银回家完清此项。近因完彭山屺项,又移徙房屋,用钱日多,恐难再付银回家。

男现看定屋在绳匠胡同北头路东,准于八月初六日迁居。初二日已搬一香案去,取吉日也。棉花六条胡同之屋,王翰城言冬间极不吉,且言重庆下者不宜住三面悬空之屋,故遂迁移绳匠胡同房,每月大钱十千,收拾又须十馀千。心斋借男银已全楚,渠家中付来银五百五十两,又有各项出息。渠言尚须借银出京,不知信否。

广东事前已平息,近又传闻异辞,参赞大臣隆文已病死,杨芳已告病回湖南。七月间又奉旨派参赞大臣特依顺往广东查办,八月初一日又奉旨派玉明往天津,哈哴阿往山海关。黄河于六月十四日开口,汴梁四面水围,幸不淹城。七月十六奉旨派王鼎、慧成往河南查办。现闻泛溢千里,恐其直注洪泽湖。又闻将开捐名“豫工”,例办河南工程也。

男已于七月留须。楚善叔有信寄男,系四月写,备言其苦。近闻衡阳田已卖,应可勉强度日。戊戌冬所借十千二百,男曾言帮他,曾禀告叔父,未禀祖父大人,是男之罪,非渠之过。其馀细微曲折,时成时否,时朋买,时独买,叔父信不甚详明,楚善叔信甚详,男不敢尽信。总之,渠但免债主追逼,即是好处,第目前无屋可住,不知何处安身?若万一老亲幼子栖托无所,则流离四徙,尤可怜悯。以男愚见,可仍使渠住近处,断不可住衡阳,求祖父大人代渠谋一安居。若有馀赀,则佃田耕作。又求父亲寄信问朱尧阶,备言楚善光景之苦与男关注之切,问渠所管产业可佃与楚善耕否。渠若允从,则男另有信求尧阶,租谷须格外从轻。但路太远,至少亦须耕六十亩,方可了吃。尧阶寿屏托心斋带回。

严丽生在湘乡不理公事,簠簋不饬,声名狼籍。如查有真实劣迹,或有上案,不妨抄录付京,因有御史在男处查访也,但须机密。

四弟、六弟考试不知如何?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九弟阅《易知录》,现已看至隋朝。温经须先穷一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切不可兼营并骛,一无所得。厚二总以书熟为主,每日读诗一首。

右谨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曾国藩家书中最长的一封是给他的儿子曾纪泽的信,被称为《曾文正公家书》。这封信是曾国藩为了教育他的儿子而写的一封长信,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教诲和人生哲理。整封信共计约10万字,是曾国藩所有家书中最长的一封。

这封家书以亲切的语气,详细阐述了曾国藩对儿子的期望和教导,包括个人修养、学业、为官之道、家庭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曾国藩在信中强调了忠诚、勤奋、诚信、谦逊等美德的重要性,教导儿子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这封长信被视为曾国藩家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家书之一。它展示了曾国藩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曾国藩家书告诉孩子什么道理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封封信,充满了智慧和人生经验,告诉孩子很多重要的道理。

首先,曾国藩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他坚信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使人大方谦谨,思想开阔,习劳习苦,从而成为一个君子。他告诉儿子要“读书明理”,并告诫他们要“敬恕”待人,不可骄傲自大。

其次,曾国藩强调了节俭的意义。他认为节俭是立人之本,是修身治家的重要法则。他告诫孩子们要懂得节约,不要贪图眼前小利,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此外,曾国藩还告诉孩子要懂得谦逊和宽容。他强调了“勿各逞己见”的重要性,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观点。他还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忍让和宽容,不要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

最后,曾国藩还告诉孩子要有志向和恒心。他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曾国藩家书是一份宝贵的人生指南,告诉孩子们很多重要的道理,如读书、节俭、谦逊、宽容、有志向和恒心等。这些道理不仅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成年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曾国藩家书,文言文看的烧脑,怎么办

曾国藩家书,文言文看的烧脑,可以结合现代汉语翻译看,有一本《曾国藩家书(白话插图)》,由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09月出版。

曾国藩家书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三十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一千五百封。所涉及 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 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