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陈廷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陈廷敬(1638年 [1]  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本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代宰相、学者。
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秘书院检讨,曾经教导康熙帝。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内阁学士、经筵讲官、礼部侍郎,历任左都御史、工户二部尚书。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担任《康熙字典》总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时年七十五,谥号文贞。
陈廷敬工于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著有《午亭文编》五十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还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陈廷敬在家乡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顺治帝下旨举行清军入关以来的第六次科举会试,这次科举的主考官是清朝第一位状元傅以渐。因为当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这一年的科举又称“戊戌科”。

  待到殿试后,顺治帝发现进士名单中有两人同名同姓。这两人都叫陈敬,一个来自山西泽州,位列三甲第113名;另一个来自顺天通州,位列三甲第185名。

  于是,顺治便对山西的那位陈敬说,你和通州的陈敬同名同姓,又是同榜进士,以后难免混淆,不如朕赐你个“廷”字,从此你就叫陈廷敬吧。《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七》云:

  是科馆选,又有顺天通州陈敬,上为加“廷”字以别之。

image.png

  顺治或许没有想到,这个被他赐一个字的陈廷敬,以后会在朝堂上如雷贯耳。陈廷敬为官54年,清廉自守,成为康熙一朝, 最不可或缺的汉臣。

  本文,笔者将分享陈廷敬,和大家一起了解这位为官半个世纪的“相国”对清朝的影响。

  一、被顺治赐名

  陈廷敬,本名陈敬,字子端,山西泽州府阳城县人。陈廷敬家族在阳城是望族,陈廷敬的六世祖、五世祖都曾做过明朝的地方官。但到了陈廷敬父亲陈昌期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

  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8年),陈廷敬出生,7岁那年,明朝灭亡。

  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陈廷敬没有关注王朝的兴衰,他只是刻苦读书,因为父亲告诉他,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光耀门楣。

  顺治十五年,20岁的陈廷敬以举人的身份来到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虽然只是三甲,但也算光宗耀祖。不过,让陈廷敬(当时叫陈敬)没想到的是,顺治会给他的名字中加一个“廷”字。“陈廷敬”这个名字,不仅伴随了他一生,还留在了史册上。

  中进士后,陈廷敬参加了庶吉士考试,因陈廷敬表现不错,被留在了翰林院,三年后散馆,陈廷敬被任命为秘书院检讨。也就是这一年,顺治驾崩,8岁的康熙登基。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康熙刚登基的时候,陈廷敬担任户部尚书,康熙想到户部借点钱用,被陈廷敬拒绝。康熙大怒说:“国库都是朕的,你为什么不给?”陈廷敬回答:“国库有国库的规定,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随意支取!”康熙大怒,大骂陈廷敬看不起自己,扬言说:“等朕亲政后,一定要砍掉你的脑袋。”后来,康熙亲政后,陈廷敬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康熙安慰他说:“那时候朕年纪小不懂事,你做得对!”

  这个故事,能说明陈廷敬秉公敬业,同时也给少年的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仔细推敲,这个故事有两个非常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清史稿·陈廷敬传》明确记载:

  寻授秘书院检讨。康熙元年,假归,四年,补原官,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

  即,康熙登基之前,陈廷敬担任秘书院检讨,康熙登基后,陈廷敬先是告假回家休养了四年,后来又担任原官。陈廷敬到这段时间并没有在户部任职的经历。

  第二,康熙刚登基的时候,陈廷敬踏入仕途不过三年时间,不可能被提拔为户部尚书。

  所以说,陈廷敬被顺治帝赐名是真的,他被少年康熙记住,恐怕是后人杜撰。

  二、被康熙注意

  陈廷敬在康熙一朝为官51年,几乎陪伴了康熙的帝王生涯,他才华出众、恪尽职守,很早就引起了康熙的注意。

  康熙在位期间,非常重视一种制度,那就是“经筵日讲”制度。所谓“经筵日讲”,是指翰林院每天都要派人去给皇帝讲课,可能因为康熙8岁继位的关系,他想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巩固自己的执政能力,所以在康熙一朝,很多饱学之士都做过康熙的侍讲,陈廷敬也是如此。

image.png

  陈廷敬最初担任经筵日讲的起居注官,到了康熙十四年,陈廷敬已经担任经筵日讲的讲官,每天都和康熙接触。当时正值三藩之乱,康熙虽然忙于政务,但仍坚持每天都听陈廷敬等人讲课。

  当时,和陈廷敬一样受康熙重视的汉臣还有一位,此人就是张英(张廷玉之父),《清史稿·陈廷敬传》记载:

  与学士张英日直弘德殿,圣祖器之。

  根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对陈廷敬和张英的学识非常钦佩,经常赏赐他们东西,陈廷敬仅收到康熙赏赐的貂皮就有50多件。

  也许,康熙少年时,把陈廷敬当做一位学识渊博的“主播”,每次听到亢奋处,便出手“打赏”。当然,这也能看出陈廷敬学识之渊博。康熙曾评价陈廷敬:

  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

  意思是,陈廷敬的政治能力堪比唐朝名相房玄龄和姚崇,陈廷敬的诗文堪比唐朝的李白和杜甫。

  当然,这句话是康熙晚年时对陈廷敬的评价,可以看出,陈廷敬不仅政治能力出色,诗文也写得十分出色。在康熙朝,人们提及陈廷敬的诗文,无不称赞。例如,陈廷敬写过一首《晋国》:

  晋国强天下,秦关限域中。兵车千乘合,血气万方同。紫塞连天险,黄河划地雄。虎狼休纵逸,父老愿从戎。

  这首诗气势磅礴,一经传出,就曾让许多学子膜拜。

  其实,康熙最欣赏陈廷敬的地方,并不是诗文,而是陈廷敬的思想。陈廷敬生于明末清初的山西,当时那里正是受程朱理学影响较大的地区,陈廷敬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因此很在意社会制度和个人的道德完美结合。康熙和陈廷敬接触较多,又多次听取陈廷敬授课,因此受陈廷敬影响较大。

  康熙二十三年,陈廷敬担任左都御史,五年之后,陈廷敬先担任工部尚书,后来调任户部、礼部、吏部担任尚书。到了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被拜为文渊阁大学士,正式被“拜相”。直到陈廷敬病逝,陈廷敬在朝廷中枢任职20余年,早已成了康熙的左膀右臂,辅佐康熙完成了许多政务和改革。

  早在康熙二十三年,陈廷敬调任吏部侍郎,同时监管户部钱法,这一年,陈廷敬做了一件对康熙朝影响很大的事情:改革钱币。

  《清史稿》记载:

  疏言:“自古铸钱时轻时重,未有数十年而不改者。向日银一两易钱千,今仅得九百,其故在毁钱鬻铜。顺治十年因钱贱壅滞,改旧重一钱者为一钱二分五厘,十七年又增为一钱四分,所以杜私铸也。今私铸自如,应改重为轻,则毁钱不禁自绝。产铜之地,宜停收税,听民开采,则铜日多,钱价益平。”

  陈廷敬的这段疏言很长,大概意思是:顺治年间,铜钱的重量逐渐加大,含铜量也高,很多人把铜钱毁掉铸铜,谋取更多利益。如此以来,市场上的钱币越来越少,严重影响帝国的经济。现在应该把铜钱的重量减小,铸造“轻钱”。另外,在产铜的区域,应该停止征收开采税,增加铜矿在市面上的流通。

  陈廷敬这个建议最终被康熙采纳,后世看到的“康熙通宝”虽然小巧,但对康熙朝货币的流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陈廷敬反腐

  《清史稿》对陈廷敬的评价是“清勤”。终陈廷敬为官的54年,他一直是一个清官。陈廷敬之所以能够闻名于史册,靠的是他刚正不阿、弹劾贪腐的精神和勇气。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陈廷敬的反腐。

  康熙二十四年,陈廷敬担任左都御史,他多次向康熙上疏,表示对官场风气的不满。陈廷敬认为:现在官员生活、穿着都非常奢侈,衣冠、舆马、服饰、器用等都相互攀比,长此以往,会让老百姓和官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同时,有些官员为了攀比,不得不贪污受贿,这反而让那些清贫的官员更尴尬。陈廷敬向康熙提出解决方案:

  方今要务,首在督抚得人。为督抚者,不以利欲动其心,然后能正身以董吏。吏不以曲事上官为心,然后能加意于民。(出自《清史稿·陈廷敬传》)

  意思是: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严格要求各省督抚,只有“一把手”以身作则,才有可能彻底扭转官场风气。

  康熙对陈廷敬的建议非常认同,下旨推行。

image.png

  陈廷敬担任左都御史期间,对百官进行监察,最先在他手中落马的封疆大吏是云南巡抚王继文。当初,王继文在平定三藩之乱时,为了方便中饱私囊,故意不用捐纳的粮草,而坚持使用库银。后来战乱平定,库银不剩,粮食谷米却有盈余,王继文怕事情败露,把谷米当做俸禄抵偿给下属官吏,但由于贪污太多,谷米和银两间的数额相差九十多万两。官吏们虽然知情,但敢怒不敢言。

  陈廷敬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方搜集证据,一封奏疏将王继文之事捅给康熙,然后满朝哗然。有些人佩服陈廷敬的胆识,有些人则为陈廷敬捏了一把汗,毕竟,他弹劾的可是参与平定叛乱的功臣。

  没想到,康熙看完陈廷敬提供的证据后,勃然大怒,立即派人问询王继文,最后,王继文被罢官。

  陈廷敬弹劾王继文,可谓一炮打响,此后,被陈廷敬弹劾而罢官的封疆大吏不在少数,人人都知道陈廷敬是刚正不阿之臣。

  有一次,陈廷敬给康熙讲课,讲到《君子小人章》时,正义凛然。课后,康熙问陈廷敬,你既然讲到“小人”和“君子”,那你一定有所指,你告诉朕,谁是小人?

  面对康熙的质问,陈廷敬没有回避,他直言:“明相!”

  明相就是纳兰·明珠,是康熙朝两大权臣之一(另一位是索额图)。康熙虽然知道明珠专权,但几乎没有人敢说明珠的不是,陈廷敬的表现让康熙另眼相看。不久后,明珠倒台,康熙对陈廷敬更加欣赏。

  陈廷敬一方面反腐,另一方面也严格要求自己,他认为,一个官员能清晰读懂“贪”和“廉”二字,才是最合格的官吏。

  陈廷敬任吏部尚书时期,很多人都想走他和家人的关系,陈廷敬就严厉警告家人,若有行为不端、送礼行贿的人登门拜访,不管职位有多高,都一律赶出门去。陈廷敬在礼部时,曾立下一个规矩:

  “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正是因为陈廷敬有这种刚正不阿的品质,康熙才称他“宽大老成,几近完人”。从古至今,有几个人能接近“完人”呢,陈廷敬却做到了。

  四、陈廷敬的两次“回炉”

  陈廷敬的一生,经历28次升迁和调任,但是,他的仕途生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陈廷敬也经历过两次辞官,同时,他又经历过两次“回炉”。

  陈廷敬为官清正,敢于硬碰硬,因此也得罪了很多权贵。康熙二十七年,湖广巡抚张汧因行贿被治罪,张汧为了减罪,在狱中胡乱攀咬,康熙身边的几位宠臣例如徐乾学、高士奇,都被牵连其中,陈廷敬因为和张汧有亲戚,也被同僚张玉书弹劾。

  张汧最终被处死,陈廷敬为了避嫌,上书恳请辞职回乡守孝。康熙怜惜陈廷敬,许他回乡,但仍然让拿着朝廷俸禄,回家编书。《清史稿》云:

  廷敬乃以父老,疏乞归养,诏许解任,仍管修书事。

  这是陈廷敬第一次被辞职,不过,半年之后,他就经历了一次“回炉”。

  半年后,高士奇和徐乾学陷入内斗,康熙烦不胜烦,将二人逐出京城,重新召陈廷敬前来,被康熙委以重任,先后在工部、户部、礼部、吏部担任尚书。

  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被“拜相”,成为康熙最信任的汉臣之一。不过,此时的陈廷敬已经65岁,他除了辅佐康熙处理政务外,还担任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纂《康熙字典》。

  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第二次辞职,这一次他辞职的原因是年老体衰。陈廷敬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回乡养老了,没想到,仅仅过了6个月,康熙再一次召陈廷敬入朝。《清史稿·陈廷敬传》云:

  会大学士张玉书卒,李光地病在告,召廷敬仍入阁视事。

  原来,陈廷敬辞官后,康熙身边仍有两名得力的汉臣,分别是张玉书和李光地,无奈,张玉书于次年病逝,李光地也生病告假,康熙因此不得不召稳重老成的陈廷敬“回炉”,再为朝廷出力。

  陈廷敬这一次入朝,已经72岁,当时张玉书已经病逝,陈廷敬带着30多位学者最终完成了《康熙字典》的编纂,这部著作,共收录77035个汉字,并采用了笔画、韵母、声调等不同方式分类排列,成为中国汉字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康熙字典》的作用,不亚于《永乐大典》。

  五、陈廷敬和康熙盛世

image.png

  康熙朝有许多著名的大臣,陈廷敬的仕途生涯并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但细细品味,他对康熙朝的贡献却不容小觑。

  康熙五十一年,陈廷敬病重,康熙派太医多次为其诊病,无奈回天乏术。当年四月十九日,陈廷敬溘然长逝,康熙闻讯后十分悲痛,亲自作挽联悼念这位跟随自己50余年的汉臣。《清史稿·陈廷敬》记载:

  五十一年,卒,上深惜之,亲制挽诗一章,命皇三子允祉奠茶酒;又命部院大臣会其丧,赐白金千,谥文贞。

  康熙不仅给陈廷敬谥号“文贞”,还派当时朝中年龄最长的皇子胤祉(皇长子、皇次子被幽禁)亲自去祭奠陈廷敬。

  陈廷敬去世,灵柩前不仅有自己的儿子,还有皇帝的儿子,这种殊荣,不是谁都有的。

  康熙在位61年,陈廷敬一共为官54年,除了顺治时期的3年,陈廷敬仕途的51年,都在陪伴着康熙。

  康熙一生文治武功,清朝在康熙时期开始蒸蒸日上,逐渐步入盛世。在这期间,陈廷敬在翰林院当过编修,为康熙做过侍讲,他当过工部、户部、礼部、礼部尚书,更做过当朝“相国”。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早已让陈廷敬扎根于康熙王朝,对王朝的影响之大,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陈廷敬刚正不阿、清廉自守,他打击贪腐,整顿吏治,主张官吏贴近民生,不仅让康熙朝的吏治更加清泰,他本人也为群吏做出榜样,所以说,陈廷敬对康熙朝的政治、吏治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其次,陈廷敬主张改革钱币,免征铜矿开采税,不仅增加了铜钱在市面上的流通,更增加了社会经济的活力。对康熙朝经济影响也很大。

  再次,陈廷敬文学功底扎实,不仅有诗词流传于世,更重要的是,他编撰了中国历史上最全面的字典——《康熙字典》,这是康熙朝的文化盛举。因此可以说,陈廷敬为康熙朝的文化发展添彩。

  最后,陈廷敬长期担任康熙的经筵老师,长时间给康熙讲课,康熙在思想上受陈廷敬影响较大。

  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陈廷敬辅佐康熙半个多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帝王思想等方面的影响都足够大,因此笔者认为:若康熙朝没有陈廷敬,就没有康熙盛世,即使有盛世,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