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家乡濠州募集到24大员,此后,他带领募兵先后击败了占据长江上游的陈友谅,消灭了苏州的张士诚以及浙东的方国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南方。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史称明太祖,建都应天(南京),建元洪武。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提起大明开国功臣,大家肯定会想到朱元璋麾下文有李善长刘伯温,武有徐达常遇春,此外还有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冯胜、傅友德、廖永忠等忠勇悍将,正是这些人把游方僧人朱重八辅佐成了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但是在朱元璋的眼里,大明肇基,第一功臣不是李善长刘伯温,也不是徐达常遇春,而是一位老学究,他为朱元璋的制定的长远发展策略,六百年都不会过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位比刘基李善长目光还长远的大明第一功臣,既没有封侯拜相,也没有在朱元璋屠戮功臣时被杀——这就是真正的智者,其智慧远超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被诛的李善长,也远超莫名其妙死掉的刘基刘伯温。
现在想来,当年那个长远发展战略,其实就是九字方针,那九字方针意韵深远,只要触类旁通,就能当做官场保命符——如果李善长刘伯温在这九个字中读出另外一层含义,可能就不会落得那般凄凉下场了。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眼前肯定会出现一个比较搞笑的场面——一个山羊胡子的老学究,摇头晃脑地对长着鞋拔子脸的朱元璋念出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位为朱元璋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的老学究,就是在明史中只有二三百字记载的元朝池州学正、明朝讲学士、知制诰(皇帝顾问)、翰林学士(当年还没有内阁大学士之职)朱升,册封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的诏书,都是他写的。
朱升生于元大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299年,当时的皇帝是元成宗铁穆耳,朱元璋生于元泰定五年(同年改元致和),也就是公元1328年,这一年元朝好像出了好几个皇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天顺帝阿速吉八、元文宗图帖睦尔。那一年元朝还有没有其他人称帝,跟本文无关,且不去管他。咱们要说的,是朱升比朱元璋大了二十九岁,是货真价实的两代人。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至正元年(1341年)朱升进士及第的时候,朱元璋还在给地主刘德放牛呢(至正四年入皇觉寺),按照现在是说法,朱升考中进士之后,在明朝的官职是池州教育局局长,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处级干部,在军队中相当于正团级。
元朝正团级教育局长朱升原本是不想给朱元璋打工的,但是朱升不想出来,他的安徽老乡邓愈(朱升是安徽休宁县人,邓愈是安徽省泗县人))却不让他闲着。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一月,朱元璋久攻婺源不下,邓愈站了出来:“咱们的老乡(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朱升,那可是当世诸葛亮,只要请他出山,别说拿下婺源,就是夺取天下,也如反掌观纹、探囊取物。”
朱元璋也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安徽老乡大名鼎鼎,就学刘备当年三顾茅庐,轻车简从去拜访朱升,没想到朱升比诸葛亮架子还大,留下锦囊妙计避而不见。朱元璋依计而行,一举获胜——朱升的锦囊里装的是怎样的妙计,《明史》和《明太祖实录》都没有记载,笔者也无从知晓,反正朱元璋是靠着朱升的锦囊妙计打赢了。
一战成功,朱元璋对朱升佩服得五体投地,就下决心二请朱升。
朱元璋比刘备心眼多,刘备是贸然前往连吃闭门羹,朱元璋则是谋定而后动:他调查得知朱升在石门(不是赵子龙的故乡石家庄,似乎应该是安徽省歙县的石门)隐居,就带着自己的亲军侍卫化妆成商队,把正在开办私塾的朱升堵了个正着。
面对朱元璋那张鞋拔子脸,朱升一开始是洋洋不睬(刘伯温一开始也对老朱同志不感冒),但架不住朱元璋一通软磨硬泡:“念天下之乱,生灵涂炭,君子学当救国,还望老宗长不弃!”
朱升的推脱,可能只是对朱元璋的一种考验,眼见朱元璋诚心诚意,朱升也就借坡下驴,手捋胡须,不慌不忙地道出了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一听,心中豁然开朗,当即拜朱升为中顺大夫——读者诸君都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并没有从刘备那里换来一官半职,直捣赤壁之战后,诸葛亮才跟庞统一起受封军师中郎将,此前诸葛亮就是刘备的一个门客。
朱升不但是个战略家,在战术上也有一套,在鄱阳大战中,朱升这个老学究居然还亲自指导朱元璋咋打仗:“以先发火器、次发弓弩、再短兵击之。”
朱元璋依计行事,以少胜多大败陈友谅,此战中朱升还救过朱元璋一命:“推(朱元璋)进船舱,而贼发流矢,已中胡床板矣”
鄱阳湖之战后,朱元璋对朱升更加信赖,并给予了朱升远超李善长刘伯温的最高评价:“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
当时人们都知道李善长和刘伯温到所有文官,没有人比朱升更受朱元璋信重:“其信任眷顾之隆,自韩国(韩国公李善长)、诚意(诚意伯刘伯温)以下,一时文臣莫及也”
朱升年近花甲(五十九岁)才出山辅佐朱元璋,在大明开国之后,年已古稀的朱升选择了急流勇退:“吴元年,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以年老,特免朝谒。洪武元年进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斋戒之礼。寻命与诸儒修《女诫》,采古贤后妃事可法者编上之。大封功臣,制词多升撰,时称典核。逾年,请老归,卒年七十二。”
朱升帮朱元璋完成了册封功臣的任务之后,自己却啥爵位(李善长公爵,刘伯温伯爵,明朝基本无子爵男爵,伯爵最低)都不要,一身布衣飘然而去,当然也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比朱升小十一岁的宋濂、比朱升小十二岁的刘伯温,晚年过得好像都挺惊险的。
朱升没有封侯拜相,却赢得了朱元璋发自内心的尊敬:当年朱元璋铁腕反贪,群臣战战兢兢,朱升却毫不在意地在南龙港大兴土木盖房子,朱元璋不但不生气,还亲自手书“梅花初月”,让朱升制成匾额挂在府门,有皇帝御笔在上,地方官去朱升家拜访,没进大门就得先磕头。
布衣卿相朱升善始善终,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在六百年后,又被一位伟人稍加改动,成了影响一个时代的基本国策,而朱升之所以能全身而退,其中奥妙也很值得深思、借鉴:不争权,不夺利,以天下苍生为念,功成身退毫不留恋,即使刻薄寡恩如朱元璋,也不忍心对淡泊名利的老学究下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大明肇基之本,这九个字也可以当做官场保命符——总结朱升的为人处世之道,我们似乎也能用九个字概括:少说话,多干活,不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