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昌,是被项羽谋杀的卿子冠军宋义之孙。反秦战争时,他以家吏身份跟随刘邦起兵山东。他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时期的战斗经历,史无记载,但可以肯定,一定是战功卓著。在刘邦、项羽荥阳鏖战之时,宋昌就被任命为都尉,并且有了食邑——这是高级爵位才有的待遇。后来,他又被任命为代王国的中尉,即职掌王国军队的高级武官。
宋昌最大的功劳,是在功臣集团诛灭诸吕之后,那时,众大臣决定迎立刘恒为帝。使臣来到代王国,代王刘恒及其属臣犹疑不定,不知是福是祸,该不该入京。以郎中令张武为首的大多数属臣认为这是一个阴谋,主张称病勿往。只有中尉宋昌力排众议,认为众大臣们迎立代王即位,是真实可信的,主张前往京城。
他讲了三点理由:
一是刘邦称帝以后,君臣名分已定,绝了天下群雄的非分之想。秦朝衰败之后,各路豪杰群起而争天下,都以为自己可以称王称帝。但最后刘邦登上天子之位后,群雄就不再争夺帝位了。就像《商君书·定分》中提到的百人逐兔的故事一样。一只野兔在跑,上百人追逐,都打算自己占有它,因为这只兔子是没有名分的无主之物。一旦兔子被一个人逮住,大家都会停止追逐,因为名分已定。
二是刘氏宗亲势力很大,刘氏江山有磐石之固。汉高祖刘邦生前封了许多刘氏子弟为王,他们的封地犬牙交错,共同护卫着汉王朝。此时的汉王朝有如磐石一样坚不可摧,其强盛天下臣服。
三是刘氏政权深得天下民心,根基深厚。汉王朝建立以后,除去了秦朝的苛政,简约了法令,广施德惠,深得天下百姓之心,根基难以撼动。
同时,他还举事例来说明刘氏江山是非常稳固的。吕后掌权之时,封了三个吕氏王,擅权专制,势力非常强大,但太尉周勃持节入北军,问将士是忠于刘氏还是忠于吕氏,众将皆袒露左臂,表示愿忠于刘氏,从而一举诛灭了吕氏。这说明刘氏江山是上天赐与的,而不是人力所能为的。大臣们就算想叛乱,百姓也不愿意,是不可能成功的。
他接着分析当时的形势,在都城的有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都城之外有吴王、楚王、淮南王、齐王等诸侯王,他们都是刘氏宗亲,势力很强大,足以保证不会发生意外。
最后还分析了刘恒即皇帝位的身份优势。高祖在世的儿子只有淮南王和代王,代王年长,仁孝之名闻于天下。因此大臣们想迎立他为帝,希望他不要犹豫。
他的观点最终被代王刘恒采纳。于是,刘恒让宋昌和他同乘一辆马车,带着王国的重臣和卫队,向京师进发。
车驾到达京师附近的高陵县,刘恒停车不前,派宋昌再次入京打探消息。宋昌到渭桥就看见上至丞相、下至文武百官都来迎驾。宋昌返回报信之后,刘恒车驾驰至渭桥,群臣参拜称臣。这时,太尉周勃上前,希望与刘恒私下里说几句话。宋昌公然拒绝了这个要求,他正气凛然地说道:“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
刘恒登基当夜,立即任命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当时的南军,是护卫长安城南边两宫——未央宫和长乐宫的部队,北军是护卫两宫之外的长安城的部队。镇抚南北军,就是把整个京城的军队都交给了宋昌一人。
宫城护卫和京城护卫历来是分兵执掌。南北军设立之前,卫尉负责宫城护卫,中尉负责京城护卫;汉惠帝时期分设南北军,也是由不同的人统领。如吕后病重之时,让吕禄以上将军身份统领北军,吕产以相国身份统领南军。而文帝登基,让宋昌一人镇抚南、北两军,足见对宋昌的倚重。
四个月后,文帝封赏在代国时的旧臣,特别提到了宋昌在入京为帝这件事上的功劳,并封他为壮武侯。
方大臣之诛诸吕迎朕,朕狐疑,皆止朕,唯中尉宋昌劝朕,朕以得保奉宗庙。已尊昌为卫将军,其封昌为壮武侯。
壮武侯国旧址,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古城村。汉初封侯,基本遵循封地在本籍所在地附近的原则。从中或可推测,宋昌的本籍就在今天的山东省,他是在自己的家乡加入刘邦的队伍。
到了第二年的十月,文帝为了削弱功臣集团的势力,下达了“列侯之国”令。他没想到的是,此令遭到功臣列侯的强烈不满。文帝迫不得已,做出了一系列让步措施,其中包括取消卫将军屯军。
卫将军屯军指的就是前文所说的北军。南、北军都驻军京城,但南军只有数千人,而北军则多达数万人。文帝这时裁撤北军,削弱宋昌的军权,可能宋昌因其身份,已然成为了文帝与众大臣暗中斗争的焦点人物。
到了前元三年,匈奴侵入北地郡,越过黄河进行寇略。文帝诏令丞相灌婴统领八万五千边吏和骑兵往击匈奴。匈奴退兵后,文帝征调原属中尉统领的内史地区的材官进入长安,改属卫将军宋昌统领,护卫京城。这其实又恢复了以前的北军。
前元十四年冬,匈奴再次寇边,文帝任命中尉周舍为卫将军,但没载明原来的卫将军宋昌是否有新的职务。此后,史书就没有了关于宋昌的记载。直到汉景帝中元四年,宋昌不知犯了什么罪,被夺爵一级,降为关内侯,壮武侯国也因此被废除。
宋昌的子孙,在后世也曾显耀一时。他的七世孙宋杨之女被选入宫,封贵人。东汉末年,宋丰之女被册封为汉灵帝的皇后。宋丰官至执金吾,封其乡侯,成为扶风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