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宗室郑亲王济尔哈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当中,礼法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受统治者推崇的。礼法规定,国家如果有重要人物去世,那么皇帝需要停止上早朝来表达自己对这一重要人物的哀思。这样的行为被称为是“辍朝”,辍朝与服丧一样,有着不同的时间限制。

  一般来说,如果是皇后薨逝,那么皇帝要辍朝5天以示哀悼。皇贵妃与贵妃去世,则需要辍朝3天。一般来说,辍朝5天已经是最高规格的尊重了,在满清历史上,真正辍朝超过五天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过,除了铁帽子王济尔哈朗去世时。

  与皇太极从小一起长大,成为最早的铁帽子王,死后享受唯一的殊荣

image.png

  济尔哈朗乃是建州女真的后裔,他的父亲是舒尔哈齐,建州大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弟弟。 虽然济尔哈朗只是清太祖的侄子,但是由于他从下就被寄养在皇宫之中,所以他与皇子们都很熟稔。尤其是与皇太极,他们二人是比亲兄弟还要亲密的堂兄弟。

  由于年纪相仿的缘故,他从小就和皇太极在一起玩耍,亲密得像一个人似的。皇太极对他也十分信任,当了皇帝之后也从未怀疑过他。后来,济尔哈朗的父亲和哥哥反叛,企图推翻努尔哈赤的政权。

  努尔哈赤处死了他们,但却没有怪罪济尔哈朗,继续对他委以重任。努尔哈赤的信任让他感到既羞愧有感动,直言要为努尔哈赤一脉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此后,他跟随努尔哈赤上战场作战,因为勇猛精进的作战风格屡立战功。

  按照规矩,努尔哈赤将他封为和硕贝勒,这是皇子才能有的品级。可见,在努尔哈赤心里,他俨然已经成了自己所看重的儿子。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济尔哈朗作为护卫新帝登基的人,自然要受到封赏。

  皇太极直接大手一挥,封了他做“和硕郑亲王”。在当时,全国只有四位亲王,他就是其中最受皇帝宠信的一位。不仅如此,早在努尔哈赤时期,他就已经是四大贝勒之一了,如今又成四大亲王之首,可见他对于皇室来说地位之重要、意义之重大。

  皇太极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英年早逝,由于去世的太突然,因此并没有留下继位人选的遗诏。他的弟弟和儿子们各个都想登基称帝,在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的时候,济尔哈朗提出让皇九子福临继位。

image.png

  在他看来,皇九子之母是来自蒙古最强部落的博尔济吉特氏,如果让她的儿子当了皇帝,那么蒙古贵族必定会竭力相助满洲政权。与此同时,博尔济吉特氏与多尔衮关系匪浅,立她的儿子为帝,能将多尔衮化敌为友,十分有利于政权的稳固。

  就这样,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继位了,他与多尔衮则成了顺治的辅政大臣,共同协助幼帝治理国家。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存在,才能制衡住野心勃勃的豪格与多尔衮,从而保证政权的顺利传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济尔哈朗,顺治将无缘帝位。

  顺治皇帝一辈子没做过多少值得说道的事情,唯一一件就是顺利入关,将皇宫从奉天城搬到了北京。入住北京故宫,他这个皇帝才算是名正言顺的大清之主。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为了进一步扩充疆域、宣扬国威,顺治乃至他的儿子康熙一直都在不断地征伐。

image.png

  当然,顺治皇帝是不会亲自下场的,济尔哈朗就是他手上最锋利的一把刀。无论军事上多难啃的骨头,只要交给了济尔哈朗,那就不会有拿不下的道理。渐渐的,济尔哈朗在军中的呼声日渐高涨。

  总结:多尔衮死后,济尔哈朗乘机协助顺治将多尔衮集团的派系一网打尽,彻底清了这个威胁皇权的毒瘤。此后不久,济尔哈朗也找了理由告老还乡,不再参与到国家政治当中。顺治皇帝虽十分不舍,但终究没有强人所难。

  顺治12年,济尔哈朗不幸病逝,享年57岁。顺治皇帝在他缠绵病榻之时就多次拜访,如今惊闻他的死讯,更是悲痛万分。为了表达自己对叔叔济尔哈朗的追思与哀悼,他足足辍朝七天。此种殊荣,纵观满清历史,不过济尔哈朗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