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傅恒(1722~1770年 [1] ),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
初为蓝翎侍卫、山西巡抚、总管内务府大臣,累迁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小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担任《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正总裁,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担任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领京师及满蒙士兵,分三路入缅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甸遣使请和,上疏奏请罢兵,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府邸奠酒,谥号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其子福康安平苗之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前段时间,延禧宫略大热,里面的傅恒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历史上,他是李荣宝的第十个儿子,乾隆皇帝第一个皇后孝贤皇后的弟弟,嘉勇郡王福康安的父亲,这身份,注定会是当时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傅恒最一开始被授予侍卫,之后便平步青云,一路高升,只用了短短六年,就成为了当年的侍卫内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了。
乾隆十三年,清朝军队在远征大金川途中进展很不顺利,乾隆皇帝非常苦恼,这时候傅恒主动申请参军,毛遂自荐,当年的十二月,就上了前线。
到达前线之后,他首先识破并且铲除了内奸,完成内部的整顿,随后便亲自上阵,勘查地形。在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重新制定了新的战略,然后接下来的几场仗打得相当漂亮。
乾隆对傅恒大加赞赏,他也看出了傅恒带领军队的能力,当时考虑到平定金川并非易事,所以为了保全傅恒,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就将傅恒换了下来。并封为一等忠勇公,赏四团龙补褂。
乾隆二十年,乾隆想要出兵伊犁,众大臣纷纷反对,只有傅恒支持,随后的战役,清军凯旋而归,傅恒业理所应当被授予一等功。
乾隆二十三年,清军出兵缅甸,首战不利,傅恒再次上阵。四月到达前线,准备就绪之后,遍发兵开战,接连一波连胜之后,傅恒却因水土不服而大病一场,不得不被换下阵来。
傅恒返回京城之后,同年五月,病情不断恶化,七月便病逝京城,享年不到50岁。乾隆亲临祭悼,谥号''文忠''。
本来可以在宫中坐享荣华富国,但是却选择了全心全意为国出征,为皇帝分忧,乾隆皇帝也对这位爱将用情至深。
大清王朝在300余年间,出现了无数的有功之臣,他们将被后人铭记于心,而傅恒这个名字,无疑在这块丰碑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