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智者大师,天台创始——智顗
【人物简介】
智顗(538~597年),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湖北潜江)人。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亦称为法华宗。十八岁投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三岁拜慧思为师,修习禅法,证得法华三昧。并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一心三观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在传承系谱上,尊龙树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顗是四祖。自智顗以来,代代相传。隋炀帝授予智者之号。世称“智者大师”或“天台大师”。着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传也,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以灌顶、智越等最著名。
智顗大师,在中国素有“小释迦”的尊号。智顗一生力弘法华精神及龙树教学,并以中国独特的形式加以体系化。他所提出的“五时八教”,综合佛陀的教法思想和经典内容,在判释经教上被视为最具代表性,而奠定天台宗教观基础。此外,智顗修正南方“轻禅重讲”与北方“轻讲重禅”的弊病,倡遵“教观双运”、“解行并进”的教学,独创依禅观而修行的止观法门,消溶中国几百年来南北方佛教的偏颇。由於他博识善辩,深达禅观,陈、隋两朝都对他相当尊重,陈宣帝甚且敬称他为“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
【生平事迹】
祥瑞降诞宿植德本
智顗字德安,俗姓陈,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年)。祖籍颍川(许昌),后迁移到荆州(湖南)华容县。父亲陈起祖,为益阳县的散骑将军,骁勇善战,博通经传;母亲徐氏,勤修齐戒。
智顗善根启发甚早,自幼即合掌而眠,并且面西端坐。长大后,每见佛像则顶礼膜拜,遇出家人则恭敬仪止。七岁时,智顗常常前往寺院道场,师父见他才情殊特,便口授《普门品》,才教一遍,智顗已能背诵。
十五岁那年,因逢梁末兵乱,亲属分散流离,智顗深感荣华富贵难以长久,亲人受别离苦却转身感受,便在长沙的佛前发大愿心:“志愿出家修道,以荷担如来正法为已任。”次日,智顗雕刻檀木佛像一尊,早晚课诵礼拜,精进不断。后遭双亲往生的智顗,服丧之后,便向兄长告别,寻师访道而去。
因缘所成同听法华
智顗离家后,北度到硖州投靠舅父。十八岁那年,礼湘洲果愿寺沙门法绪出家,学习十戒道品律仪,后又到北方慧旷律师处学律。二十岁受具足大戒。
其间,智顗曾到大贤山诵读《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等,才二十余日便能究竟其义。同时,又进修方等,忏心净行,常感得胜相现前,此后,身心便觉融畅清净,日中舒爽轻利;受具足戒后,精研律藏,常在禅悦法喜之中。
智顗求法心切,却苦於江东之地无良师可请益,而听说南岳慧思禅师南下光州大苏山,於是甘冒陈齐边境刀兵之险,在陈天嘉元年(560年)来到慧思禅师座下。甫顶礼毕,慧思便说:“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接着为他开示普贤道场,讲四安乐行。智顗遂在此修法华三昧,晨昏精进。如此经过三日夜,在诵到《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时,智顗顿感身心寂静,豁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证入法华三昧。得慧思禅师印可后,慧思更为他开演教法。开悟后的智顗,身心焕然,有如华开,慧思因而叹言:“非尔弗感,非我莫识。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从此,慧思便常命智顗开设讲筵,智顗亦不负所望,辩若悬河,舒卷之际,条理自存,听讲者无不信服。
判释经教安居天台
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年),智顗三十岁,在慧思禅师游岳后,智顗便率领法喜等三十余人前往陈都金陵(南京)弘传禅法。不久,受请移驻瓦官寺,这期间,智顗开讲《法华》经题,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天台宗教观双美的基础。著名的“九旬谈妙”,也是在这个时候。智顗在瓦官寺停留八年,除了讲说《法华》经题,另讲说《大智度论》、《次第禅门》等,并且撰写对后学影响颇巨的《六妙门》。当时的高官显要,如金紫光禄王固、侍中孔焕、仆射周弘正、徐陵、尚书毛喜等人,都对智顗相当尊重,也时常前往瓦官寺听闻佛法。甚至江南一带的法师大德,也率众前来问道参禅,法席之盛,空前未有。
陈太建七年(575年)九月,智顗离开金陵,来到天台山与定光和尚相遇。和尚问智顗,是否记得当年山头摇手相唤之事?大师惊异之余,恍然明白前梦乃是有所因缘,因而感应相通。谈论之间,钟声响彻满山,和尚表示钟声为召集有缘人而响,因此建议智顗驻足於此。於是智顗在定光和尚居住之北寻得一块胜地,在此创建草庵,种植松果。太建九年,帝敕赐“修禅寺”之号,率后妃从智顗受菩萨戒。
帝王请法道成返乡
智顗德业日隆,受陈后主七番请法后,於至德三年(585)再度前往金陵,挂锡灵曜寺,於太极殿开讲《大智度论》、《仁王般若经》等,当时名僧如慧旷、慧辩、慧暅等,都往赴盛会。移锡光宅寺后,讲说《法华经》,由弟子灌顶法师随侍记录成《法华文句》,此后智顗所讲经义,皆由灌顶录成书。
陈朝灭亡后,智顗率门人亡出金陵,栖止庐山。
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深为仰慕智顗,派遣侍者三番礼请。智顗见其恳切,遂於是年十一月前往扬州设无遮大会,并为杨广授菩萨戒,取法名为“总持”。杨广也谦恭礼敬:“大师禅慧内融,道之法泽,轧奉名为智者。”从此,智顗亦被尊为“智者大师”,时年五十四。
智顗停留在扬州期间,度众无数,所获布施供养之物,多达六十余种,全数回施悲敬双田,祈愿国家昌盛,福德繁增。五十六岁那年(开皇十三年),智顗回到故乡荆州,在当阳县玉泉山创立玉泉寺,开演《法华玄义》,次年说《摩诃止观》,天台三大部,於焉完成。
悠然舍报教观双美
智顗於开皇十六年(596)启程返回天台山,其间履行忏法,更发誓愿:“若於三宝有益,当限此余年;若其徒生,愿速从化。”不久便告知徒众,世缘将尽,并嘱咐弟子在坟墓外另立白塔,愿瞻礼者发菩提心。仍为大众讲授《观心论》,并且积极设计寺院的蓝图。
不久,智顗病倒,吩咐弟子智越前往石城寺洒扫,他将於彼处之佛前命终;待他命终后,将其衣钵具等分为二分,一分供奉弥勒菩萨,一份拟作羯磨。然后敷床於东壁,面向西方,专心持念弥陀及观音圣号。
开皇十七年(597)十一月,智顗果於大石像前端身正坐,如入禅定,安详示寂,春秋六十,戒腊四十。后周世宗追谥“法空宝觉尊者”,南宋宁宗庆元三年加谥“灵慧大师”。
晋王杨广为追悼恩师,铺设千僧齐,兴工建筑未竟之寺院,初名天台寺,隋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后来成为天台宗根本道场。
智顗驻赐天台山期间,以讲授《法华经》为主,故天台宗又称为法华宗。他的三谛圆融、一心三观、六即佛、一念三千等教义,开出中国佛教思想的灿烂花朵,而五时八教释判佛陀一生弘化的教法,更成为中国佛教判教的主要思想。
【作品及成就】
智顗弘法三十余年,其著作小部分是亲自撰写的,大部分由弟子灌顶随听随录整理成书。
现存有《法华经玄义》二十卷、《法华经文句》二十卷、《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金光明经玄义》二卷、《金光明经文句》六卷、《维摩经玄疏》六卷、《维摩经疏》(前二十五卷亲撰,后三卷灌顶续补)二十八卷、《维摩经略疏》(唐湛然略)十卷、《四教义》十二卷、《三观义》(由《净名玄义》分出)二卷、智顗前出《净名玄义》十卷;后为晋王杨广著疏,并别制《玄疏》。因将前出《玄义》分为三部,即《四教义》六卷、《四悉檀义》二卷、《三观义》二卷)、《请观音经疏》一卷、《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阿弥陀经义记》一卷、《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金刚般若经疏》一卷、《菩萨戒义疏》二卷、《摩诃止观》(初名《圆顿止观》)二十卷、《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卷、《六妙法门》(一名《不定止观》)一卷、《小止观》(一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卷、《四念处》四卷、《五方便念佛门》一卷、《禅门口诀》一卷、《禅门章》一卷、《禅门要略》一卷、《观心论》一卷、《观心诵经法》一卷、《观心食法》一卷、《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一卷、《方等三昧行法》一卷、《法华三昧忏仪》一卷、《请观音忏法》(载《国清百录》卷一)一卷、《金光明忏法》(载《国清百录》卷一)一卷、《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一卷、《普贤菩萨发愿文》一卷。此外,他的著述还有《大智度论疏》二十卷、《弥勒成佛经疏》五卷等,现已散佚。
其中,尤以《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最为宏要,世称“天台三大部”,面《观间玄义》、《观间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则称为“天台五小部”。
智顗在近四十年的弘化活动中,建寺度人,建寺三十六所,度僧无数,传业弟子三十二名,著名者有灌顶、智趣、智璪等。其声望之高,影响之大,在陈、隋两代,似无人可与他比。
【后世评价】
智顗的著述,建立了天台一宗的解行规范。力倡定慧双修、止观相成、教向与观心并行,化解南北偏废之争,形成天台宗教观双美的特点,树立中国独特的天台教学,成为中国天台宗的祖师。他的特点在于教观双运,解行并重。在发挥《法华经》的要旨方面,他以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判释释迦一代时教,用五重玄义解释经题,述为《法华玄义》;以四释(一,因缘释;二,约教释;三,本迹释;四,观心释)诠经的文句,述为《法华文句》;以一心三观、十乘观法开显圆顿止观法门,述为《摩诃止观》。他的学说,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很大
智顗有首创精神,在中国佛教史上,首先以《法华经》为主建立了天台宗。紧随其后不久,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相继建立。宗派的建立,标志着印度佛教的中国化。智顗创立的天台宗,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传到朝鲜和日本,至今盛行不衰。
6 饮誉华夏,西游美名——玄奘
【人物简介】
玄奘(602-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至天竺学习佛教。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一作贞观元年),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明·吴承恩《西游记》等,均由其事迹衍生。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
【生平事迹】
早期生活
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为东汉名臣陈寔(104—187年)的后代,曾祖陈钦曾任东魏上党(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此后潜心儒学修养。他有三个哥哥,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
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出生,少时因家境困难,跟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小乘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后者。他十一岁(613年)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十三岁时(615年)洛阳度僧,被破格入选。玄奘出家以后看见诸位沙弥聚集放逸,大谈戏论,于是告诉诸位沙弥说:“经中不是这样说吗!‘出家之人是为了求证无为法。’岂能再像无知小儿一般一直嬉戏,徒然浪费一生光阴。”其间听景法师讲《涅槃》,执卷阅读爱不释手,直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随从严法师学《摄论》,更加喜爱乃至将《摄大乘论》一次读完,再览就没有遗漏,大众皆感惊异,乃至令玄奘升座复述,玄奘法音或高或低分析详尽,尽得严法师宗旨,因此博得大众的钦敬,少年时期的玄奘已经显露出积极的修学态度,和美好的名声了。
618年隋朝灭亡。玄奘提议长捷法师一同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参学,后得知当时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建议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据传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
武德七年(624年)玄奘私下与商人结伴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听。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再次北上寻觅先德参学,到相州访休法师质问疑惑滞碍之法,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论》,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年),玄奘重游长安学习外国语文和佛学。先后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槃》,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其才能倍受称赞,声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
西行求法
玄奘感到多年来在各地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后并入法相宗)、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违,因此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汇贯通一切,于是决心前往印度求法。因得不到唐朝发放的过所(护照),所以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629年,玄奘毅然由长安私发,冒险前往天竺。经过高昌国时,得高昌王曲文泰礼重供养,复欲强留奘师以为国之法导,奘师“水浆不涉于口三日,至第四日,王觉法师气息渐惙,深生愧惧,乃稽首礼谢”,遂与奘师结为义兄弟,相盟自天竺返国时更住高昌三载受其供养,讲经说法。离开高昌后,奘师继续沿着西域诸国越过帕米尔高原,在异常险恶困苦的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天竺。
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请教过许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过的寺院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他向该寺的住持,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与其余经论,戒贤是护法的徒弟,世亲的再传弟子。在贞观十三年,他曾在那烂陀寺代戒贤大师讲授《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此后,玄奘还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学成以后,他立真唯识量论旨,在曲女城无遮辩论法会上,等待十八天,结果无人敢于出来辩难,他因此不战而胜,名声鹊起,威震全天竺,被当时大乘行者誉为摩诃耶那提婆(亦即“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誉为木叉提婆,亦即“解脱天”)。
翻译经文
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情接待。玄奘初见太宗时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但没有得到批准,被指定住长安弘福寺。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在唐太宗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玄奘本身最感兴趣的是“唯识”部分。这些佛经后来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显庆二年(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经、论,无者先翻,有者在后”。显庆二年(657年)九月,玄奘借着陪驾住在洛阳的机会,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请求,“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次日,高宗回信拒绝。
玄奘依翻译佛典与对经文的阐释而开创了中国法相唯识宗,其学说却深深地影响了其他诸多宗派。奘师一生所翻经论,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八卷(目前学界流行说法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
凤栖原野
龙朔三年(663年)十月玄奘译完最后一部佛典《大般若经》之后感慨说∶“向在京师,诸缘牵乱,岂有了日?”玄奘于麟德元年二月六日甲申子时(664年3月8日)圆寂,最初葬于白鹿原云经寺;669年,改葬于少陵原(又称凤栖原),建有舍利塔,并在此兴建兴教寺。
【作品及成就】
创立学说
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谓“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翻译佛经传播学说
另外,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相关书籍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他于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
于戒律科,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
另外,由玄奘大师口述,弟子僧辩机笔撰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尤有甚者,由于印度历史纪录的缺乏,这本珍贵的游记更成为历史文化学者研究古天竺地理历史时不可或缺的文献,而近现代以来,根据本书记载所进行之考古遗迹挖掘,亦证明玄奘当时所述真实可信,允为瑰宝。
《大唐西域记》分12卷,共十余万字,书前冠以于志宁、敬播两序。卷一记载了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经之地。卷二之首有印度总述,然后直到卷11分述五印度的各国概况,其中摩揭陁一国情况占去了8、9两整卷的篇辐。卷12记载了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尽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情况,而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因而成了全世界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全面、系统而又综合的地理记述,是研究中世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届、克什米尔地区及我国新疆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同时,他还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后世评价】
玄奘取经是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别大,影响特别大,具有的文化意义特别深远。玄奘取经,一是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惑,再一个是当时东土的经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经文。所以,玄奘取经也是对公元3世纪以来不断往西天求法这个传统的继承。玄奘是第一个系统的把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玄奘千里西行求法取经,正是中华民族千年来“舍生取义”精神的最生动和真实的写照。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3世纪西天取经的事情中就能看出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太宗亲自撰写了一篇长七百八十一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文中称赞玄奘“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足见评价之高。唐高宗得到玄奘病危的消息,即时派多名御医救治。玄奘逝世后,高宗哀恸伤感,为之罢朝,反复叨念“朕失国宝矣”。
7 名扬海外,禅宗六祖——惠能
【人物简介】
惠能(638—713年),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祖籍河北范阳(定兴县),其父行瑫于唐武德三年(620年)被贬官流放至新州为民,寓于新州南夏卢村,后与朗传奇村女子李氏结婚。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惠能诞生,开元元年(713年),圆寂于新兴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岁。六祖圆寂的国恩寺成了禅宗顿教三大祖庭之一,有“中国禅宗发源地”与“岭南第一禅宗圣域”之称,名扬海内外。唐宪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中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中国古代有这么一名僧人,他和孔子、老子一起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又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这已够传奇的了;更奇的是,被称为大圣人、大思想家的他竟然目不识丁,是个文盲。这样的奇人,开天辟地以来,全世界唯此一人!
【生平事迹】
先悟佛道,后入佛门
六祖惠能三岁丧父,家境贫困,迁居龙山山麓结舍打柴,靠卖柴养母,有一天,他负薪至筠城金台寺前,闻有人诵经,便问此是何经?从何而来?诵经者告知惠能,此是《金刚经》,是从黄梅五祖弘忍大师处传来。惠能闻经开悟,感悟佛法,从此对经便结下深深佛缘。二十四岁那年,他决定离开故乡赴黄梅礼见五祖弘忍,入门求佛,以求从五祖弘忍处参学《金刚经》。
惠能几经艰辛跋涉于龙朔元年(661年)到达湖北黄梅东山东禅寺,拜五祖弘忍和尚为师。弘忍见他,即问:“居士从何处来,欲求何物?”惠能说:“我是岭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堪作佛?”惠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我只来求佛,不求余物”,惠能出语惊人,弘忍知来者不凡,根基深厚,智能过人,遂命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惠能因身材瘦小,腰系一块60多斤重的石块增加体重,一脚一脚地踏碓舂米,在艰辛的劳动中“渐悟”佛性。惠能出家求佛,不同于其他出家人,因某种原因而入空门,然后在师父的传教后才明佛法。惠能是先悟佛道,后入佛门。
先成佛祖,后削发为僧
惠能在碓房踏碓八个月。有一天,弘忍为了考验东禅寺七百人禅解的浅深,准备传以衣钵,命各人作偈呈验。当时,神秀上座为教授师,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也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见此偈,甚是惊异。弘忍觉得这示法之人,已经见性,不但道出了禅的本意,而且比神秀理解得更深更透,更“空”,更“无”,更加唯心,认为他是接法的理想人选。恐人损害惠能,亲自至碓房暗示惠能晚上三更到方丈堂。是晚三更,弘忍向惠能宣讲《金刚经》,至“应无所往,而生其心”,惠能大悟。弘忍便传顿教及衣钵,并对惠能说:“你为禅宗第六代祖,善自护持,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即送他离寺往九江渡口,临别又叮嘱他南去暂作隐晦,待时行化。惠能遵照弘忍“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之机语,日夜兼程南返广东,隐遁于四会、怀集的大山之中,与猎人和当地村民一起生活劳作,历尽磨难,后在怀集冷坑上爱岭龟嘴岩(后人称六祖岩)栖身苦心修炼十六年之久。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居士修持中,他身承六代祖师之位,韬光养晦,严谨修行,勤练禅法,脱离浮躁,“顿悟”佛性,等待禅机。
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八日,大唐盛世,时逢大运,教派争端平息,出山弘法机缘俱足,四十岁的惠能即从怀集至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有二僧辩论风吹幡动,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惠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为之惊诧。印宗法师契悟询知是禅宗法嗣,即拜为师。集众在法性寺内菩提树下为惠能剃发,请名德智光禅师等为他授具足戒。自此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
下下人有上上智
六祖惠能目不识丁,为后人留下惊世之作《六祖法宝坛经》。这是惠能去世后,其弟子将其法语言行整理成册,编写而成的,是中国唯一的佛教经书,也是佛教发源地印度以外唯一的佛教经书。成为研究中国和世界佛教史、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的历史典籍。从唐朝至今,不少名人、文豪、学者毕生研究不绝。唐代的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分别为六祖写碑赞;当年一位伟人曾向身边工作人员说了一段关于禅宗六祖的精辟论断:惠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的创始人,亦是中国佛教的始祖。在他的影响下,印度佛教至高无上的地位动摇了,甚至可以‘呵佛骂祖’,他否定传统偶像和陈规,勇于创新,并把外来的宗教中国化。
佛教源于古印度,然后由海路和陆路分别传入中国,成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在中国生息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在南朝梁武帝时期,由西竺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大师从广州西来初地登岸,在华林寺把佛法传给中国的慧可,代代相传到惠能后,佛教的禅宗得到发扬光大。禅宗大师惠能的基本思想是“明心见性”,认为人们不必抛弃现实生活去进行修炼,因而把当时的贵族佛教改造为普罗大众的佛教。他还大胆地把古印度佛教的仪规、佛理、佛性和修行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心性说、忠孝忍让伦理道德相糅合,把贵族式的静坐安心的禅法转换为向“运水搬柴”世间俗事去做的世俗化的顿悟法。他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心是佛,佛性人人皆有”,“直指人心”,“佛在我心,净心自悟,见性成佛”。六祖大师特别指出:“佛在心中,悟时众生是佛,迷时佛是众生。”所以,求佛参禅时,无处,无在,“吃、住、坐、卧都是禅师,无处不是禅,处处都是禅,修禅,学禅不拘形式,不拘一格,只要你心中念佛,学佛,行佛,你就是佛,心中有佛就能成佛。”
传佛心印,不传“衣钵”
《坛经》记载,五祖在传位给惠能时说“昔日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传,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古之佛传,惟传本体,师今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五祖还说:“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此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从五祖传位给惠能的嘱托中,清楚反映了达摩以前是传佛心印,但达摩初来中国时,很多人不了解,所以要用衣钵作祖位圣物的象征,从达摩把衣钵传给慧可(二祖)至僧灿(三祖)、道信(四祖)、弘忍(五祖)、惠能(六祖)的历次接法,均发生不少不尽佛意的事端。因此,五祖特别强调惠能今后传位不要再传容易引起争端的信物——“衣钵”。而是要传心,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谁能自悟自解佛法的都为佛。六祖惠能按五祖的旨意,只传心印,不传衣钵,避免了为接法产生不必要的事端,结果使得佛禅光大于世。唐朝惠能至今,只有六祖再没有七祖八祖……。虽然表面上好象祖位失传,但实际上佛法代代相传从不间断,相反佛法兴盛,惠能所弘发的禅学理论,使禅宗“西传”,信徒“东往”,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东南亚各国、日本、斯里兰卡和北美、欧洲大陆,至今仍有众多信徒。
落叶归根身归曹溪
六祖一生精深持戒,苦修佛道,法施有间,德惠神州。他对生死,了悟自如。参透未生时,谁是我?已生时,我是谁?人生难得,佛法难求,他深知将要圆满人生,所以在他将要谢世之时,叶落归根四报恩——报父母恩、报师父恩、报国家恩、报众生恩。延和元年(712年)七月,惠能命门人回新兴国恩寺建报恩塔,次年夏末落成。开元元年(713年)七月初八,惠能带领门下回到新兴国恩寺,同年八月初三晚上子时,嘱托一切后事,像平常参禅入定一样安祥圆寂于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岁。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州(广东韶关)曹溪,其门人裹综涂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还保存在南华寺,供奉在灵照塔中。时过1290多年,六祖肉身法像仍完好地留在世间,是为我国最圆满、最珍贵的肉身高僧法体。
唐玄宗开元二年即730年,在河南滑台(滑县)的无遮大会上,惠能弟子荷泽神会辩倒了神秀门人崇远、普寂,使得“南宗”成为中国禅宗正统。
【作品及成就】
禅法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