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是被谁灭亡的 东魏怎么灭亡的原因

目录导航:

  1. 北魏是被谁灭亡的
  2. 南北朝怎么灭亡的
  3. 大魏是被刘宋灭亡的吗
  4. 南朝梁灭亡原因
  5. 南朝四个王朝,灭亡的时间和原因
  6. 魏国怎样灭亡的
  7. 东魏灭亡后变成了什么朝代
  8. 北魏是怎么灭亡的呢
  9. 魏国怎样灭亡的
北魏是被谁灭亡的

北魏是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的。北魏之后的朝代是北周。

北魏朝代灭亡过程如下:

公元534年,高欢奉李渊帝孝敬称帝,迁都于邺(河南安阳至河北临漳南),这是东魏的历史政权。迁都后,高环将洛阳市40万户人家迁至邺城,拆除了洛阳宫,并将拆除的建筑材料运抵邺城,逐渐将这座有着300年历史的辉煌帝都变成了废墟。

第二年,孝武帝与玉文太发生口角,玉文太下了毒。永州的省史和商书使宇文泰建立元宝居为皇帝,并建立了都城长安,这是历史上西魏的政权。

东魏、西魏均没维持多久,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皇帝元善见,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则接受西魏皇帝拓跋廓“禅让”,建立了北周政权,元魏(拓跋魏)正式灭亡。

南北朝怎么灭亡的

北方的北魏后面分为东魏,西魏,后变成北齐,北周,北齐被北周消灭,后来杨坚在北周基础上建立隋朝,南北朝时期以隋朝灭亡南陈为节点,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结束,天下重归一统。

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至十一年春,隋文帝杨坚出兵北击突厥、南灭陈朝及平定江南的统一战争。

南北朝末期,北周、突厥和陈朝三个主要政权并存。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

大魏是被刘宋灭亡的吗

大魏不是被刘宋灭亡。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灭亡。

元徽五年(477年),刘昱在杀掉权臣阮佃夫之后欲亲理朝政,试图将宫中内外大权悉数收回,准备剥夺萧道成禁军职权,遂与萧道成发生激烈冲突 ,同年七月,萧道成收买刘昱的侍从抢先一步派人弑杀刘昱,立其弟刘凖为帝,自执朝政 。

此时,仍忠于宋朝的大臣袁粲、刘秉、沈攸之、黄回等先后举兵讨伐在建康弑君废立的萧道成,但都被残酷镇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扫除一切障碍的萧道成逼宋顺帝刘准禅让皇位,改国号为齐,刘宋灭亡。

南朝梁灭亡原因

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变得尖锐不可调和,加上皇族内部的皇位争夺喋喋不休,最终导致内忧外患,梁朝的灭亡也预示着整个南朝的覆亡。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阶级矛盾的尖锐突出 。梁朝自梁武帝萧衍晚年时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几无立锥之地,所以导致阶级矛盾频发,已经严重威胁到皇室统治。

(2)皇族内部的权利争夺

(3)朝代更迭的不可逆转

南梁后期国政败坏,导致侯景之乱,战火使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使这两朝趁虚攻夺了南梁大片土地,使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定国号为陈,以陈代梁,建立陈朝。至此享国五十五年。

南宋文臣独大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权相政治缺乏统治基础,士人缺乏政治向心力;权相不可能完全控制皇帝及其周边;权相的控制力难以渗透至县级政权以下。

梁朝的建立者萧衍擅长文学,499年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他乘齐国内乱,发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48年。在武帝时期,北方的魏国已经衰落,再无能力对南方形成威胁。

这本应为南方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武帝却昏庸无能,纵容大臣剥削人民,却又以自己节俭为借口,对一些忠臣的建议置之不理。

公元548年,从东魏投降梁的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从子萧正德为内应,进攻梁国。次年,侯景攻陷台城。此时,梁武帝早已饿死于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公元551年,侯景杀死简文帝,因此梁已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

王僧辩,陈霸先等南朝将领集结余部,终于打败了侯景。

公元557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后又在权力争夺中,杀掉了原先的上司王僧辩,于是建立了陈。至此,梁亡。

南朝四个王朝,灭亡的时间和原因

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是东晋末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力量。他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公元420年他废掉了晋帝,自立为王,国号宋。为区别于后世赵匡胤建立的赵氏宋朝,史学家长称之为“刘宋”。

由于刘裕出身贫寒,又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使其灭亡的教训,故而在他登基后,不再重用名门大族。 其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主要交于自己的皇子,所以没重蹈东晋发生大族割据的覆辙。

然而,由于皇子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最后以至与相互残杀,这是刘裕始料未及的。 前四二二年,刘裕卒,宋少帝、文帝相继即位。其中,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是刘宋最繁荣的一段时期,这时南方的经济、文化才真正有所发展。

公元四五零年至公元四五一年,宋文帝贸然北伐,与北朝的魏国交战,反而被北魏太武帝率领骑兵集团大举穿插突击,短短两个月就由黄河北岸攻到了长江北岸,使南朝损失比北朝更为惨重;而北朝的远征军将士染病者颇多,国人对此也颇为怨恨,北国政治随即陷入混乱。

南北双方无能力再发生大战。 从此,南北方相对稳定下来。公元四五四年,文帝薨。文帝死后,宋孝武帝、宋明帝先后为帝,但他们俩都是有名的暴君,其不仅对诸将疑忌,而且兄弟间相互残杀,政治一度混乱。

在此期间,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而形成了较强的势力。四七九年,萧道成灭宋,建立齐。至此,宋朝宣告灭亡齐是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 齐高帝萧道成借鉴了宋灭亡的教训,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

他共在位四年,在他临死前,要求其子武帝继续统治其方针,并且不要手足相残。武帝遵其遗嘱,继续统治国家,使南朝又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武帝死后,齐国的皇帝又走上了宋灭亡的老路,他们纷纷杀戮自己的兄亲、叔侄,至东昏侯时,因其疑心过重,几乎将朝内大臣全部处死。

这样一来齐国的江山又被动摇了。公元五零一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结束了齐的统治。梁朝的建立者萧衍擅长文学,499年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他乘齐国内乱,发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

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四十八年。在武帝时期,北方的魏国已经衰落,再无能力对南方形成威胁。 这本应为南方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武帝却昏庸无能,纵容大臣剥削人民,却又以自己节俭为借口,对一些忠臣的建议置之不理。

公元五四八年,从东魏投降梁的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从子萧正德为内应,进攻梁国。次年,侯景攻陷台城。此时,梁武帝早已饿死于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 公元五五一年,侯景杀死简文帝,因此梁已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

王僧辩,陈霸先等南朝将领集结余部,终于打败了侯景。公元五五七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后又在权力争夺中,杀掉了原先的上司王僧辩,于是建立了陈。至此,梁宣告灭亡。公元557年,陈霸先 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是为陈武帝。

此时,中国南方经过了多年的战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便注定是短命的。陈武帝与其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

陈朝疆域以太建(569~582)时为最广。太建五年伐北齐,得和、南司、衡、巴、罗、定、扬、霍、合、江、西楚、东广、淮、泾、南谯、东豫、光、建、谯、仁、潼、安、朔、青、冀等州,不仅恢复了淮南故土,而且也恢复了淮北的部分州县。

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陈的统治,但毕竟由于国力衰微。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南朝陈一家。公元五八三年,陈宣帝卒。其子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全国的统一也已指日可待。

公元五八九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魏国怎样灭亡的

魏国是由曹魏所建立的一个朝代,在东汉末年的混乱时期崛起。


魏国的灭亡可以归结为以下魏国的灭亡是由于政治腐败和外部压力导致的。


首先,曹魏后期的政治腐败导致国家内部不和,贪污腐败的官员掌握了大量权力并且通过自己的权力和财富来维持自己的利益,同时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


其次,魏国不得不面对来自东晋的外部压力,由于官员贪污腐败严重,国家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处于衰落状态,魏国抵御外敌的能力减弱。


除了政治腐败和外部压力,还有其他因素也对魏国的灭亡产生了影响。


比如,曹魏后期社会分化加剧,民族矛盾激化,这些问题都加速了魏国的衰落和灭亡。


同时,魏国的灭亡也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画上了句号。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传位曹睿,拜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可因中蜀汉参军马谡的离间计,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后因蜀汉攻城将司马懿还职,诸葛亮也病逝五丈原。

曹睿病逝后,传位曹爽,曹爽遭司马懿谋杀,司马懿掌握兵权,钟会、钟毓、邓艾投奔魏国,曹爽之子曹芳软弱,魏国危在旦夕,司马懿死后,司马昭继承,司马昭死后,司马师继承,司马师病逝后,司马炎继位,公元263年,灭了蜀汉。

姜维离间和挑拨钟会与邓艾,但司马炎怀疑,设计将三人杀害。公元265年,司马炎逼曹奂让皇位,改国号为晋,改元为泰始元年。

是人才大量流失灭亡的。具体情况如下。魏国流失的第一个人才是吴起。魏文侯初年,吴起来到魏国,魏文侯问李悝吴起的为人,李悝说:“吴起此人贪慕功名,而且好色,但是论行兵打仗,司马穰苴(读居)也比不过他。”正如李悝所言,吴起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改革魏国兵制,创立的魏武卒成为魏国的精锐之师。在吴起的率领下,魏武卒大小征战七十六回,大胜六十四回,其余不分胜负。公元前389年,秦国集结五十万军队,誓要夺回河西之地,吴起率领五万魏武卒在阴晋大败秦军。公叔痤担任相国后,非常忌惮吴起的才能,便设计离间魏武侯和吴起的关系,吴起受到猜忌后,害怕遭遇不测便离开魏国转投楚国。

魏国流失的第二个人才是商鞅。商鞅曾在公叔痤门下任职,当时李悝变法的余威尚存,商鞅结合李悝的思想,苦心钻研法家,颇有心得。公叔痤在病危之际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接任魏相之位,并谏言如果不用便杀之。魏惠王只当公叔痤糊涂乱语,未予采纳。公叔痤死后,商鞅空有一腔热血和满腹才能,却无伸展之地。恰逢秦孝公颁发招贤令,商鞅便离魏去秦。后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让秦国在与诸侯的激烈战争中快速脱颖而出,为最终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

魏国流失的第三个人才是孙膑。庞涓与孙膑师出同门,庞涓在魏国为将,便召孙膑入魏,以求共襄盛举。岂知庞涓不安好心,陷害孙膑惨遭刖刑。后来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孙膑逃到齐国,被齐威王拜为军师,随后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击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魏国,大将庞涓也被斩杀。

魏国自古以来一共有八个魏国,各个魏国灭亡原因如下:

1、春秋初期的古魏国,姬姓,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

2、战国时期魏国,姬姓,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攻破灭亡;

3、秦朝末年魏国,魏姓,汉王二年秋,被韩信攻灭;

4、三国时期曹氏魏国,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魏国灭亡;

5、东晋十六国时期冉氏魏国,公元352年,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攻破,冉魏灭亡;

6、东晋十六国时期翟氏魏国,公元392年后燕皇帝慕容垂灭掉翟魏;

7、南北朝时期北魏,元氏,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8、隋朝末年魏国,李氏,公元619年李密被迫降唐,魏亡。

魏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

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 公元前225年,秦军攻打魏国,秦将王贲水淹魏国首都大梁,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

魏国灭亡是因为内外交困的原因。
魏国内部存在非常严重的社会矛盾,如官僚腐败、民不聊生、贫富悬殊等问题,这导致人民对政府失去信心和支持。
外部方面,魏国不得不应对强敌的进攻,如三国时期的蜀国和吴国,这也为魏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此外,魏国对于外侵必将重兵围剿,导致内部空虚,留下了攻击的空隙,最终导致了魏国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魏国灭亡后,曹魏的文化和政治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东魏灭亡后变成了什么朝代

东魏灭亡后的朝代是北齐。

公元534年,北魏权臣高欢立年仅11岁的元善见为皇帝(东魏孝静帝),以邺城为国都,从北魏分裂出来,建立了东魏。

公元547年,高欢去世,其子高澄继位。

公元549年,高澄遇刺身亡,其弟高洋继位。

公元550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于高洋,高洋登基称帝改国号“齐”,史称“北齐”,至此东魏灭亡。

北魏是怎么灭亡的呢

第一,统治阶级腐败,攫取了大量的国家财富。

第二、阶级矛盾尖锐。

第三、崇佛。北魏从上到下崇佛,佛寺占有大量田产并且不纳税。

第四、门阀制度。

第五、汉化改革不彻底,民族矛盾没有彻底解决。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 北齐政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了 北周政权,北魏正式灭亡。

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内部争权夺势,导致各地实力军阀进击京,夺取了实际的权利。而皇帝失去了应有的实质权利,最终灭亡。

原因:北魏自魏孝文帝迁都、改革以后,汉文化在北朝兴起,但是仍然有很多鲜卑人抵制。魏孝文帝英年早逝,不久北魏国内陷入混乱。鲜卑贵族争权夺利,导致北魏分裂。

魏国怎样灭亡的

希望你不是那个脑残的三国木剑客,否则会激起民愤的。

1.春秋初期的古魏国,姬姓,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2.战国时期魏国,姬姓,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攻破灭亡。3.秦朝末年魏国,魏姓,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秋,被韩信攻灭。4.三国时期曹氏魏国,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魏国灭亡。5.东晋十六国时期冉氏魏国,公元352年,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攻破,冉魏灭亡。6.东晋十六国时期翟氏魏国,公元392年后燕皇帝慕容垂灭掉翟魏。7.南北朝时期北魏,元氏,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公元557年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北周。8.隋朝末年魏国,李氏,公元619年李密被迫降唐,魏亡。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杀了曹爽以后,魏国曹氏政权逐渐转演变成了司马氏政权。司马懿不久后就死了,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后来司马昭做了丞相后更加专横跋扈,继续大肆屠杀曹氏集团的人,而且可以随意废皇帝杀皇帝。当时民间传说黄龙在井中出现,这个传说是借黄龙在井中,比喻皇帝受到奸臣的围困。司马昭把魏帝曹芳废了以后,立曹髦为高贵乡公。曹髦对司马昭的篡权活动非常不满,有感于井中出现黄龙的民间传说,提笔写了一首《潜龙诗》抒发心中的忧愤。诗的大意是可怜的黄龙被困在井中,不能到大海里去崩腾,泥鳅鳝鱼居然也敢前来欺辱,在黄龙面前摇头摆尾逞能,可怜的黄龙啊,我眼前的处境与你相同。司马昭很快就知道了曹髦的这首诗,他对曹髦竟敢借井中的龙来发泄不满情绪,大为恼火。

在公元260年4月的一天,司马昭带剑上殿,曹髦站起来迎接,文武官员都对曹髦说:‘’司马大将军功德巍巍应当封为晋公‘’,曹髦听了低下头不说话,司马昭大声说道:‘’我父子兄弟三人为魏国立下大功,现在做晋公还不行吗‘’?曹髦只得说,行行行,当然行。

司马昭接着说,你写的《潜龙诗》把我们比作泥鳅鳝鱼,这是什么意思啊?曹髦不敢回答,司马昭冷笑着走开了。曹髦回到后宫召集了几个信任的大臣议事,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提早下手,和他拼一场‘’。大臣们急忙劝阻道:‘’干这样的大事要十分慎重,走漏了消息性命就难保啦‘’。曹髦取出写在黄稠上面的诏书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主意已定,死了也不怕‘’。结果两个怕死的大臣转头就报告了司马昭。曹髦只带了宫里的卫兵数百人吵吵闹闹的去进攻司马昭,还没等来得及动手就被司马昭指示的凶手成济给杀死了。

曹髦死后,司马昭做贼心虚,把凶手成济灭三族,接着又立曹操的孙子曹奂做皇帝,就是魏元帝,改年号为景元怨念,至此司马昭篡权活动的重大步骤已经完成曹魏政权名存实亡。公园263年,司马昭派将军邓艾诸葛绪各带3万。钟会带兵十几万分路进攻蜀汉。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司马昭灭了蜀汉之后不久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把挂名的委员抵废了,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