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各国灭亡顺序 东魏与西魏实力

目录导航:

  1. 南北朝各国灭亡顺序
  2. 北魏,东魏,西魏的顺序
  3. 北魏的实力
  4. 东魏和西魏分别被谁取代
  5. 北魏和北齐的区别
  6.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和北魏哪个厉害
  7. 东魏和西魏北齐历史
南北朝各国灭亡顺序

裂、南北对峙的阶段。
在南方,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分别是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与中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北魏(386—557年)、东魏(534―550年)、西魏(535年―556年)及北周(557—581年)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550—577年)则由鲜卑化汉人所建。

先说北朝,由鲜卑族人建立魏朝,后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分别由高氏和宇文氏篡国,建立周国和齐国,与南朝的陈国三足鼎立,后齐国高氏被周国宇文氏灭国,周国被隋朝隋文帝篡国后一统天下。

南朝就精彩,在刘宋刘裕建立宋国时,其实力大大强于北朝,不急其子孙不断作死,皇权更迭不畅,朝堂不稳,之后相继建立了齐、梁、陈三国,国力是依次减弱,到陈国时已经是偏安一隅,无力与北朝争雄了。

北魏,东魏,西魏的顺序

在北中国,北魏在公元534年分为东魏和西魏两朝。

公元550年,东魏被高洋篡夺,建立北齐。

公元557年,西魏被宇文觉篡夺,建立北周。

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公元581年,北周被国舅杨坚篡夺,改称隋。

公元589年,隋灭南陈。

南北朝时代结束。

三者的顺序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出逃关中,投奔宇文泰,北魏灭亡,同年,高欢立元善见为帝,东魏开始。公元535年,宇文泰拥立元修为帝,西魏开始。

北魏的实力

北魏(386年-534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称王,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后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开始大举改革。

北魏后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分别被北齐与北周取代。

实力非常强悍,特别是关陇贵族,北魏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做出很大的贡献,汉化,从官方到民间都愿意学习汉文化,个人认为北魏王朝为后来杨坚建立隋朝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东魏和西魏分别被谁取代

东魏和西魏处于历史上所谓的后三国时期,都是由北魏分裂出来的政权。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所取代,公元557年,西魏被北周所取代。

北魏和北齐的区别

北魏和北齐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朝代,北魏和北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朝代,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齐是北魏灭亡后割据在北方的朝代,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后来被北周和北齐所替代。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亡后建立北齐。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孝静帝禅让,建立北齐。

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北齐被南陈攻下淮南,并在577年亡于北周。

北魏统一了混乱的北方,它延续的时间很长,末期的时候被两个手握重兵的权臣分裂了,就是东魏和西魏,这两个王朝只是那两个权臣的傀儡。很快就分别被篡位。东魏只有一任皇帝,17年,它的权力一直被丞相高欢掌握。

高欢的儿子高洋篡位建立了北齐西魏的皇帝有三任,持续了22年,被宇文家族篡位建立了北周。可以说,北周和北齐都是在北魏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们之间是天然的仇敌。所以北齐被北周灭了。北周的下场也不好,被杨坚篡位,建立了隋朝~。

北魏是公元386-534年,北齐是公元550-577年,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和北魏哪个厉害

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众所周知,南北朝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最动荡不安的一个时期,它起源于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结束于隋朝消灭陈国。虽然,在这一时期政权迭起,朝代时有更替,但从总体上来说,南方和北方长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因此,人们把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这其中,南朝包括四个政权:刘宋、南齐、南梁和南陈;而北朝则包括了五个政权,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晋书》奉北朝共为正统,司马光《资治通鉴》则奉南朝为正统。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实力的此消彼长。

自从东晋建立以后,皇帝就居住于南方,因为北方尚未收复。为了收回北地,王、谢、桓、庾四大家族曾数次发动北伐战争。公元311年,大将军祖逖率兵夺回河北,后来,因为受到朝臣的挤兑和皇帝的猜疑,祖逖患上了重度忧郁症,并去世了。这使得国家统一大业未能完成。

在这之后,士族们以北伐作为增加家族地位和名声的一个重要途径。

比如说,桓温三次出兵征讨北方,进入关中地区和河北一带,收回洛阳城。然而,他却未能巩固北伐成果,致使再一次失去之前收回来的城池。在这段时间里,南北政权的实力相差并不大,全国整体局势呈现出一种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公元383年,前秦南下,接连收复南方城池,大有统一中国之势。这不仅标志着东晋建国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的到来,而且,还打破了南北平衡的局面。为了巩固统治,宰相谢安任用人才,命谢石和谢玄二人率兵支援前线,抵御前秦。于是,东晋于淝水一带打败前秦,取得了暂时胜利,史称“淝水之战”。

由此,刚被前秦统一的北方再次分裂。趁此机会,东晋收复徐、兖、梁等六个州县。就这样,原本北强南弱的局势陡然发生了转变。此时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然而,东晋不仅没有继续进攻,收复失地,反而加大了对百姓的剥削和内部统治矛盾。

最后,南方爆发内战,孙恩、卢循接连起义反抗统治。对此,刘裕出兵镇压动乱,并借此机会在军中立下了一定的威望。不久后,他杀了企图篡位的桓安,把控朝政,恢复了正常的统治。一时之间,刘裕在朝中的地位突飞猛进。当东晋内乱的时候,北方正处于混战时期,因此,北方无暇出兵南下。

不久之后,刘裕重整内政,推行新政,这使得东晋的实力迅速恢复。但是要注意,在这个时候,中国局面依然是南强北弱。

公元416年,刘裕率军北伐。王镇恶、檀道济和沈田子等将军各自率领军队进攻后秦。在征伐途中,刘裕等人先后收复了滑台、许昌和洛阳等军事要地。次年,刘裕攻入长安,杀了后秦皇帝。就此,后秦正式宣告灭亡。夺得关中以后,刘裕计划借着这大好势头一举歼灭北方政权,统一中国,实现汉高祖那般宏图大业。然而,事情却突然在这时出现了岔子:留守南方的刘穆之突然去世了,东晋无人主持大局。

对此,刘裕很是担忧。他担心一些不轨之人会趁机夺权,而且,军中的将士们普遍思乡,无心继续打仗。面对这种情况,刘裕只好下令撤退。对此,百姓十分失望,因为关中流民本以为可以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而城中百姓则以为这乱世终于可以结束,和平即将到来。为了劝说刘裕继续进攻,百姓相继进入军营挽留他,但是,此时刘裕的心思并不在这里。

因此,三言两语安慰好百姓之后,刘裕就带着大部队回东晋了。就在这时,北方政权重整旗鼓,攻占关中。由于缺乏支援,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朱龄石和蒯恩等将领相继为国殒命。回到东晋以后,刘裕再次整顿政治,肃清官场。这时,改朝换代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公元420年,刘裕废黜恭帝,改“东晋”为“宋”,即宋武帝。

两年后,宋武帝病逝。刘裕的两个儿子先后登基,最后皇位传到了他的第三个儿子手上,即宋文帝。

北魏得知刘裕去世的消息以后,立刻派人拦住准备回国的刘宋使者,并出兵攻打刘宋。于是,刘宋和北魏在河南地区爆发了一场大战,即:魏宋河南大战。由于,宋文帝刚即位,所以,政权不稳,刘宋军队得不到檀道济和刘粹等将领的支援。最后,刘宋不仅大败于北魏,还失去了湖陆、项城等地。攻占河南以后,北魏停止攻击,转而巩固得到的城池,以此避免拉长战线,导致城池复失。

等巩固好皇权以后,宋文帝开始准备收复河南一战中失去的城池。公元430年,北魏与少数民族柔然对战。为了增加兵力,北魏将部分驻扎在黄河以南地区的军队调至战争前线。趁此机会,宋文帝果断出兵夺城。一时之间,北魏受南北夹击,难以抵抗刘宋攻击。于是,北魏撤兵至黄河以北地区。同年七月,刘宋收回河南重镇。

就在这时,将军到彦之做了一个错误的军事决定:命军队沿着黄河摆阵,以防北魏进攻。对此,旧将王仲德劝说他:“这样的战术不但达不到想要的目的,而且还会分散军队的力量。”但是,到彦之却不听他的,依然坚持一己之见。十月,北魏渡过黄河,进攻刘宋。由于军队分散,难以抵挡北魏来势汹汹的攻势,所以,不久后,北魏接连攻占金墉、洛阳和虎牢等城池。

面对这种情况,到彦之十分恐惧。为了保命,他一路南逃,直到抵达历城才停了下来。然而,到达历城以后,到彦之仍然害怕北魏军会追来。于是,他命士兵们脱下盔甲,烧毁船只,步行至彭城。十一月,为了挽回败局,宋文帝册封檀道济为都督,并命他率军北伐。公元434年,檀道济等将领率军前往滑台支援。途中,援军先后两次击败北魏军,斩杀济州刺史。同年二月,檀道济等人抵达济上。

随后二十多天,檀道济共与北魏军交战三十余次,其中,大部分战争都是檀道济获胜。当到达历城时,北魏将领偷偷派轻骑烧了檀道济的粮草。这使得檀道济军队严重缺乏粮食,不得不撤军。就这样,刘宋这次北伐失败了,南朝开始呈现出颓败之势。公元450年,刘宋与北魏之间再次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元嘉之战。

那年,北魏不仅向刘宋发起挑衅,写了一封侮辱信给宋文帝,还出兵十万进攻河南汝阳。随后,刘宋开始准备战争事宜。同年七月,宋文帝派东西两路军队对抗北魏。名将柳元景带领的西路军势头强劲,不日就将北魏军退至关中地带,而王玄谟率领的东路军则进展十分缓慢。王玄谟这人只会纸上谈兵,根本就不懂得变换,他数次回拒部将正确的建议,坚持己见。

这使得刘宋不仅攻不下滑台,还错过了讨伐北魏的最佳时机。后来,北魏的援军到达,无奈之下,王玄谟只好下令撤兵。失去东路军的照应以后,西路军势单力薄,难以抵挡北魏的攻势,只好跟着撤退。至此,刘宋大败。获得胜利以后,北魏乘胜追击,一连攻下了刘宋多座城池。与此同时,北魏扬言:“冲进建康,杀死皇帝。”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刘宋朝廷震惊,连忙加强建康六百里之内的军事防御。

见此,北魏军便在两淮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次年,由于缺乏物资,北魏军只好撤退。就这样,元嘉之战结束了。

经历了这场战争以后,刘宋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南朝实力再也比不上北朝了。

东魏和西魏北齐历史

东魏西魏是在瓜分北魏的基础上建立的两个国家,而北齐是篡位东魏以后改称齐的,为方便区分南北方的两个齐国(朝),故称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