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明朝什么时候解除海禁
- 明末被称为山,海大王的是
- 明朝海禁政策特点
- 明朝海禁
- 明朝海禁开始结束时间
自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1371)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开始,标志着明朝持续200多年的海禁政策确立了下来。该诏令一经下发,全国所有海船悉数改为平头船,出入须有官方正式手续,而民船则是不能从事海运。然而,当这个禁令还在大发神威的时候,隆庆皇帝年间竟然出现了开放海禁的现象,不禁叫人称奇。为什么一向施行海禁政策的明政府突然解除了海禁呢?这一切的根源可以从倭寇那里追溯起来。
倭寇不仅仅是日本武士和流民,其中也包含元末时逃亡日本的中土武装组织。而倭寇之所以能在明朝时于中国东南海岸大肆横行,也与陆地上一部分奸商里应外合的行径有关。由于国家强制禁止海上商贸,一些民间商人遂通过走私来与外界通商,其中大的走私商贸团伙与倭寇相互勾结,劫掠船只,甚至引倭寇直接深入内陆抢劫,或与倭寇进行商贸往来。另外,这些走私商团也拥有大量的武器装备,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为了阻止倭寇继续侵犯沿海边境,解除沿海商人的武装力量,明政府几代朝臣都曾向帝王提出实行开放沿海、与外通商的建议,但均被否决。直到明穆宗隆庆皇帝时期,皇帝欲重振朝纲,对内实行了一些安抚政策,同时也下达诏令,开放漳州月港一带地区的海禁,准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
这一举措一经实施,明朝的海上贸易事业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国家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走私集团的发展,倭寇也因此大大减少。然而,我们应当意识到,对于偌大的中国海岸线,仅仅是漳州月港开放,就能够满足海上贸易的需要了吗?当然不是。而且明政府也不是真正打算开放沿海地区,只不过通过开放一个点状地区而遏制整个负面势力。明政府的目的从“隆庆开海”的“出海船引”制度就可以看出。
所谓“出海船引”,就是凡可以在月港出海的商人,根据规定首先要在自己所在地邻勘报保结,然后向所在道府提出申请,经由海防机构核准后,发给商人船引。一般来说,担保人多是牙商(俗称商贸中介)和洋行(专门经营海外贸易的中介商人机构)。这道手续看似简单,实则要将商人的祖宗、亲戚全部录清楚,然后把自己所贩货物丝毫不差地交代明细。除了这些手续之外,商人还要交“引税”,相当于关税性质的钱财。
关于申请海外商贸的商人户籍,政府也有严格规定。除了漳州、泉州二府商人外,其余地区商人申请出海的手续更加严格,广、浙、福州、福宁等地商人,如若没有买通关系,几乎做不了海外生意。对于海外贸易地区,明政府也有明确规定,诸如禁止与日本进行贸易往来等。
明政府的所谓“解除海禁”,表面上开放,实则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海上贸易。隆庆时期福建巡抚许孚远曾言:“于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一语点破了明廷真正开海目的,不过是在有限开放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海禁”政策。
可是,明朝政府忽略了一点,越是被严格控制的事情,越容易向白热化发展。从事海贸的商人们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出海做生意,谋取暴利之心从未消泯,倭寇虽然渐渐淡出历史的视线,但中国却逐渐招来了觊觎东方财富的西方的野心狼子。
明末被称为山,海大王的是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祖籍光州(今河南固始),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原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今福建泉州南安石井)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先后归附明清两朝为官。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郑芝龙对历史的其他影响还有作为先于荷兰人的,和李旦和颜思齐等人及部众在台湾建立基础,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并在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不久清军入关,郑芝龙于1646年降清后被软禁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于1661年11月24日被杀。
明朝海禁政策特点1,大大巩固明朝的中央集权,使明朝的国力迅速恢复。从而使明朝在短时间内迅速消灭了一切敌对势力而统一全国。
2,保护了沿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固人心,加强统治。
3,基本控制了长期战乱后的混乱局面,使生产迅速恢复,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使明朝初期的中国形势健康、稳定、快速的向前发展,大大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4,不久以后,明朝就在实质上放宽了对海禁的限制,海外贸易得以极其迅速之势发展,并在基本消灭倭寇后,全面开放了海禁政策,使明朝迅速成为15-17世纪上半叶的全世界第一出口国和第一白银吸纳国。
整体来看,明朝的海禁在初期稳定了国内形势,加强了政府的统治。在后期开放海禁后,使经济贸易迅速得到发展,并由此诞生资本主义萌芽。明朝是唯一一个能够合理运用海禁的朝代。
明朝海禁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末海禁的废弛经历了一个多变的 过程。
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永乐后(洪熙—弘治)海禁政策的再强化,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隆庆开放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明末海禁的废弛。这些政策对明朝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海禁开始结束时间明朝海禁是十四世纪时明朝政府对海事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统称。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对此,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明朝开始的海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