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时期和元朝都是游牧民族和少数民族,为什么北魏孝文帝都能汉化,而元朝没有接收汉化 为什么北魏

目录导航:

  1. 北魏孝文帝时期和元朝都是游牧民族和少数民族,为什么北魏孝文帝都能汉化,而元朝没有接收汉化
  2. 北魏历史
  3. 1)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同时为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在造像风格上有哪些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的什么特点(2)大量石窟佛像的开凿说明了佛教的兴盛,请分析这一时期佛教兴盛的原因
  4. 魏朝的历史
  5. 北魏晚期石窟造像风格特点及原因
  6. 北魏历史简介大全
  7. 北魏佛像改变的原因
北魏孝文帝时期和元朝都是游牧民族和少数民族,为什么北魏孝文帝都能汉化,而元朝没有接收汉化

汉化并不一定是好事,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因为教科书的关系深入人心广为人知,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孝文帝之后北魏就陷入了衰弱之中,不仅发生了边境上的六镇起义,国内的各种矛盾也是随之不断爆发,最终陷入了分裂灭亡。元朝其实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汉化,比如沿袭科举制,尊崇孔孟之道等等。

汉化虽然能够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程度,但是同样也会丧失本民族的若干优点。比如孝文帝汉化的过程中就将鲜卑民族的勇敢尚武的的精神逐渐淹没。不仅降低了边境六镇守军的地位,更加使得鲜卑民族原本的尚武精神随着一些习惯的消失而瓦解。同时,国家一旦实行全面汉化,必然会将汉文化中的一些弊端也一并吸收进来,文臣贪财武将怕死,国家的正常运作都会出现问题。随着汉化的深入,在某些方面少数民族的狂热程度甚至比汉人还高。比如崇信佛教的虔诚。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期的洛阳城佛家繁华的景象令人震惊。各种佛寺佛塔的奢华程度较之汉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元代对于汉化的接受虽然较浅,但是本民族内部的野蛮文化保留的过多,这就造成元朝的飨国时间也不长。这主要就是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对立所造成的。元代的早期信仰是“长生天”,在忽必烈时期仍然以此为国家的主要信仰。本来与汉文化之间是能够有效融合的。可是随着后来元朝实现了超级大帝国的建立,一些制度上的建设与汉族文化发生了抵触,元朝对于汉化的接受就有限了。比如元朝的达鲁花赤制度和怯薛制度就是蒙古族独有,他们在皇位继承中的黄金家族理论也和中原不同。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制度是经过长生天认可的,是神的意志。所以说他们一直坚持自己的制度以保证自己政权的神圣性。

首先更正一下,元朝不是没有汉化,只是汉化程度比较低。而元朝之所以汉化程度低主要是因为:1、蒙古族拥有着完全独立的文化体系。2、蒙元王朝统治地域广阔,各种文化交错。3、元朝国祚太短,不具备高程度汉化的条件。4、汉化并不是所有王朝必经之路。

一、蒙、汉两族是同级别独立文化

与一般的少数民族相比,蒙古族拥有着完全独立的文化体系。在蒙古人入主中原前,他们便已经征服了整个大草原,建立起了完全独立的文化体系。蒙古人的游牧和汉人的农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并且,蒙古人的游牧和其他毗邻汉人的游牧性质也并不相同,属于完全独立的形态。可以说,从体系结构上来说,蒙古族和汉族是两个完全不同又独立的文化群体,属于同级别的文化体系。这就让蒙古族汉化的可能性以及难度大大升级,几乎没有可能。

二、蒙元王朝疆域辽阔,文化体系多元复杂

众所周知,蒙古铁骑所向披靡,不但成功入主了中国古代中原地域,而征服了当时亚欧大陆的诸多地域,幅员之辽阔可谓令人咋舌。从地图可以看,当时蒙古帝国是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帝国。蒙古人的四处征战,大大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也领略到了世界各种文化,这是其他少数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对于蒙古人来说,汉族文化虽然璀璨夺目,但他们并不会对此盲目推崇。相比较于诸如阿拉伯文明和基督文明等,汉族文化并不是唯一的选择项。况且在幅员辽阔的版图上,蒙古族作为统治者,其管辖之下的文明众多,虽然汉族人口最多,但占据的版图只是一部分而已,不可能全部推行汉化。推行全面汉化既不能体现蒙古族的统治地位,同样也有局限性,这与蒙古人的统治思想不符。

三、蒙元王朝国祚太短,而汉化过程漫长

虽然蒙古人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带领下,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版图。但蒙元政权统治及真正存在的时间不足百年,对于一个强大的王朝来说,实在太过于短暂。之前也说了,蒙古人并不是不接受汉化,只是汉化程度很低而已。从忽必烈开始,就有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汉化政策。只不过,蒙古人自身的文化体系与汉族文化体系差异巨大,即便是推行汉化,也需要时间和过程。而整个元朝存在的时间过短,根本不具备完全汉化的条件。因而,在整个元朝时期,汉化进程缓慢,汉化程度低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不同时代不同王朝,汉化并非必需国策

基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大多数时候为汉族所统治,因此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那就是所有的非汉族统治封建王朝必须要走汉化道路,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其实,站在客观角度分析,这种先入为主的理念显然是片面的。蒙元王朝就是一个特别突出典型的例子。虽然蒙元也有推行部分汉化政策,但基于它自身的国情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完全汉化其实是弊大于利的。例如北魏时期推行的全面汉化政策,其推行之力度、积极性可谓空前绝后,但最终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很多人觉得全面汉化政策是导致北魏没落、覆灭的根本原因。以蒙元王朝为例,各种不同文化体系百家齐放,海纳百川或许也是一种和谐的政策。

综上几点原因,从客观现实来看,强大的蒙元王朝能够部分汉化已经是极为难得了,想要完全汉化则需要历经漫长的时间沉淀,而这是它所不具备的。蒙古人的自身客观条件与北魏政权完全不同,自然不可相提并论,而蒙元王朝汉化程度低下也是历史必然结果。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关注我一下,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评和转发。





这道题的问法应当做一些修改。实际情况是,北魏孝文帝实行全面汉化政策,元朝统治者从窝阔台大汗一直到元世祖忽必烈,实行了部分汉化政策。

北魏孝文帝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有着深刻的背景。

第一,从五族内迁以来已经经历了150多年,汉族与北方各游牧民族经过长期磨合,已经逐渐融合,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已经形成。

第二经过150多年的战争与和平的多次交替,北方社会安定下来,这就为政治社会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第三,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实现了初步的融合。在西晋末年内迁到黄河流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在北魏统一了北方的历史背景下,已通通成为鲜卑人,实现了游牧民族的大融合。

第四,在各民族交往融合的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的落后性充分表现出来。游牧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在社会生产生活当中很不方便。特别是北魏统治者一开始采取反动措施,强迫汉族人民说鲜卑语,而汉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产生的词汇,在鲜卑语中却没有,这就人为的制造了阻碍。

第五,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民族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五族内迁以前,人们的观念是汉族高贵,游牧民族卑贱,北魏建立以后,鲜卑人高贵,汉族人卑贱。经过100多年的民族融合,人们的观念是鲜卑人和汉族人一样,无所谓高低贵贱。这就为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提供了良好条件。

第六经过150多年的民族融合,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已经融为一体。在黄河流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离不开两种经济模式的支持,由于地多人少,实行均田制势在必行。

第七,孝文帝志在统一全国。而首都平城(今大同)显得偏北偏远,而洛阳则是全国的中心。这就涉及到迁都的大问题,不管是迁都还是统一全国,都需要民族趋同。因此鲜卑族的汉化以及封建化就成为历史发展中必然选择的道路。

蒙古民族在发展中则与鲜卑族有所不同。蒙古民族在兴起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进步,需要做出两大选择。一个是汉化,一个是伊斯兰化。在进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过程中,为了稳定统治,必须发展农业生产,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因此窝阔台大汗统治时期改变了对汉人的屠杀政策,允许汉人从事农业生产,然后征收赋税,忽必烈进一步采取汉化政策,鼓励农业生产,采用汉族惯用做法定国号和年号,采用汉族的中央官制,地方设行省制度。在中亚地区,蒙古民族则接受了伊斯兰教,汉化政策和伊斯兰化政策,是蒙古贵族在亚欧大陆的广大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统治。


北魏历史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扩展资料:

北魏时期的历史大事:

1、六镇之乱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

1)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同时为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在造像风格上有哪些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的什么特点(2)大量石窟佛像的开凿说明了佛教的兴盛,请分析这一时期佛教兴盛的原因

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区别如下:

1、建造时期不同。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

2、石窟风格不同。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

云冈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3、文化体现不同。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百度百科-云冈石窟

魏朝的历史

魏国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

东魏(534年―550年)北朝朝代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建都邺(今河南安阳),以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为陪都,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朝廷,包括今河南汝南、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统治的东部地区,东魏历时十七年。

北魏政权在魏末各族人民的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统治阶级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利争夺。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权。

公元534年,权臣高欢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

高欢暂时拥立元亶主持朝政,但回京后以辈分错乱为由废除元亶的权力,改拥立元亶的世子,年仅十一岁元善见为帝,即魏孝静帝,东魏开始。高欢掌权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且屡败于劲敌西魏宇文泰。

公元550年,孝静帝禅位于高欢之子高洋,东魏覆灭。

北魏(386年—557年),也称魏朝,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拓跋魏,元魏。

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386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

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北魏历经20帝,共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同时含有续曹魏,对抗东晋政权。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数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北魏晚期石窟造像风格特点及原因

北朝早期的佛像虽然还带有印度犍陀罗时期的风格,但是到了北魏孝文帝时已经完全摆脱了印度风格对汉传佛教的影响。

孝文帝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这种改革反映在佛像上,就是南朝盛行的“秀骨清像”也开始在北朝广为流传。

在这种风格中,北朝晚期的北齐北周的佛像,在风格上又有了新的变化。佛的面相由瘦长的脸型,又转化成半圆的样子。典型的就是龙门石窟。

北魏历史简介大全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宣告结束。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北魏佛像改变的原因

北魏时期,佛教在中国取得重大发展,统治者非常重视佛教建设,通过引进学习,对佛像做了较大改变

早期的鲜卑族只信仰杂卜、巫术,建都平城后,接触到了中原的佛教文化,鲜卑族利用佛教“敷导民俗”、统一思想来强化“君权神授”。佛教也需要依附皇权迅速发展。然而迅速发展的佛教不事生产,不服兵役,还占领大量的土地,严重损害了国家经济利益,引起了北魏太武帝的高度重视,由此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

佛教虽然受到重创,但佛法无法灭绝。文成帝即位,就马上宣布恢复佛教,佛教以更大势头卷土重来。而这次恢复的直接结果,就是凿窟雕佛。文成帝认为这样做可以弥补祖父“灭佛”之过,在人力物力上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北魏的石窟由此开始建造了。孝文帝改革初期,佛像由雄浑粗犷改为清瘦秀丽。孝文帝年幼继位,朝政由祖母冯太后把持。冯太后对北魏从社会风俗到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孝文帝的名义颁布婚姻法,禁绝“一族之婚,同姓之娶”,亲自主持颁行了重要的均田制和三长制,有意识地进行汉化。

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并在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史称“孝文帝改革”。

龙门石窟中古阳洞石窟佛像就是这个时期开始雕塑的。古阳洞中的造像,都是瘦削形的秀骨清像,形象也都俊俏秀丽。比如孝文帝的三尊像,身披袈裟,身体瘦削,双手叠压呈禅定印,两旁侍立的菩萨,都是面貌清瘦,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相比于北魏前期雄浑粗犷的云冈石窟,三尊像的形象更符合汉族的审美观。

云冈石窟这时候停止了大规模的开凿活动,但中下层的佛教信徒利用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很多中小型洞窟。这些洞窑里佛像和菩萨都有面型消瘦、肩膀削窄,脖子稍长等特点,雕刻艺术上也多是内容繁复、雕饰精美。这些特征都是因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所以呈现出汉族形象中的秀骨清像,以及雕刻上的工整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