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北魏开国皇帝是谁?统一北方的北魏皇帝是谁
- 北魏统一北方南方当时是什么情况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的政权
- 北魏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
- 北魏统一的历史意义
- 统一北方的五个王朝
- 北魏政权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拓跋珪——(371——409)字涉圭,鲜卑族人,北魏开国皇帝,北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公元386年称魏王,398年称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史称魏道武帝。在位期间,迁各族人40万到平城,实行了以民族融合为主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长期游牧的鲜卑族向农耕文化过渡,完成了封建化进程,为北魏中国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统一北方的北魏皇帝拓跋焘拓跋焘tuobátāo(408~452.3.11),字佛狸,鲜卑族。北魏世祖,太武皇帝。他亲自率领北魏铁骑:灭亡了夏国,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向北,马踏漠北,横扫了占据蒙古大漠的柔然汗国;向南,屡次挫败南朝,并占据了刘宋的河南之地。南北朝时期杰出的骑兵统帅。拓跋焘继位的时候,北方各割据政权,经过相互吞并,只剩下北凉、北燕、夏和西秦了。拓跋焘凭借其祖父、父亲创业,发展的基础,大展宏图,通过征战,于神 四年(431年)灭夏(在此之前,夏已灭西秦),太延二年(436年)灭北燕,太延五年灭北凉,使西晋灭亡后纷纷扰扰120余年的北方,复归统一。北魏统一北方南方当时是什么情况没有,南北朝分立。南方是南朝在延续 北魏(386年—557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386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同时含有延续曹魏,对抗东晋政权。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北魏统一北方时,南方是属于南朝政权的范围,是刚刚建立不久的刘宋第二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时期
北魏统一北方之后。男方在刘子业的统治之下,是宋并且北魏和南方的南朝长期对峙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然后过了一百多年以后,北魏又分为东魏和西魏,最后成为了北齐。直到隋文帝杨坚一统南北才结束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南北对峙局面。以北为统一南方的时候,南方适合北方对峙的情况,并且经济有过长足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北方的政权曹魏,汉族,公元211年(220年建大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前秦,氐族,公元376年,统一了我国北方北魏,鲜卑族,公元439年,统一了我国北方北周,鲜卑族,公元577年,统一了我国北方其它如,西晋,隋朝只是继承前朝统一北方的局面,严格说不叫“统一我国北方”,因为北方本来就是统一的
北魏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答案如下:
公元386年。由鲜卑族首领拓跋珪采取逐个击破战略消灭了盘踞北方的十六国建立了政权。不久改为魏国。史称北魏政权。
北魏统一的历史意义北魏统一北方对历史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而它的影响在农业、手工业、经济、城建等方面皆是有着表现。北魏是少数民族鲜卑人的政权,原先鲜卑人是生活在东北的兴安岭一带的,后来他们才逐渐南迁到了蒙古草原上面。
但就算至此,他们当时也不过是以打猎、游牧为生的,直到后来北魏人打败了北燕,占据了山西、河北一带,这才脱离了游牧民族的范畴。
统一北方的五个王朝统一北方不止五个王朝
1.秦朝
统一过程: 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始皇开天辟地完成了统一七国的雄图霸业!那么秦始皇是如何统一北方的呢?战国末年在北方的诸侯国除了秦以外有韩赵魏齐燕五国。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2年秦灭赵(代)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完成北方统一。
意义:完成了北方第一次实质意义上的统一为后世中国历代王朝带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2.汉朝
统一过程:秦始皇通过武力统一六国后继续通行严苛的秦国律法导致社会矛盾急剧激化。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的第一年就爆发了农民起义。汉高祖刘邦在家乡沛县起兵投靠了当时实力强劲威望崇高的项家。公元前207年刘邦趁秦军主力与项羽交战率先攻入咸阳灭亡秦朝。秦朝灭亡以后刘邦采取项羽统一了天下。
意义:1.汉朝第一次将北方版图扩大到了辽东及朝鲜半岛地区。2.汉朝第一次将河西走廊纳入到中原统治之下为东西方交流打下坚实基础。3.汉朝第一次实现了将西域地区进行羁縻统治从此开启了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的沟通交流。
3.三国魏
统一过程:东汉末年继位的皇帝年纪小导致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极大的损害了国力。天灾人祸不断地情况下人民苦不堪言揭竿而起。汉末较的莫过于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后汉朝名存实亡权力较终被暴虐的董卓窃取。曹操以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公元207年曹操平灭东北地区的乌桓统一北方。
意义:曹魏统一北方结束了汉末大乱同时也为晋朝司马氏统整天下奠定了基础。
4.西晋
统一过程:司马懿在曹操死后通过一系列卑鄙无耻龌蹉的手段窃取了朝堂大权。司马氏三父子相继掌权霍乱朝纲公元前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谋朝篡位。
意义:司马家的统治早就了中国较悲催的时代五胡乱华。
5.鲜卑北魏
统一过程: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称王公元398年正式定国号“魏”史称北魏。
意义:北魏是中国历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北方的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后来的隋朝统一中国打下基础。较值得一提的是关陇在北魏时期初步形成关陇先后建立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政权堪称较强军事!
6.隋朝
统一过程:隋文帝杨坚是北周静帝的名义外祖父因此掌握了朝政大权。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帝位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隋灭陈统整天下。
意义:隋朝结束了五胡乱华之后
北魏政权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早期实力的积累
首先就是早期拓拔部落的发展,为之后拓跋族逐渐强大并建立北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东汉军队击败了匈奴部落,这时,北方游牧地区迎来了新的少数民族群体--拓拔部落。公元258年,在长时间的武力斗争之下,拓拔部落各个部之间逐渐完成了统一,整个拓拔部落拥有士兵将近四十万,加之当时的主要政权曹魏政权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了与拓拔部落的经济贸易往来。
由此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拓跋族部落通过武力斗争结束了部落的分裂,逐步完成了统一。相较于原来的分裂局面,处于联盟阶段的拓拔部落,在军事实力上明显强大了许多。
另外,通过与曹魏政权之间的经济贸易交往,使得部落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各个方面实力都逐步增强的情况下,拓拔部落才有了建立政权的基础。所以,拓拔部落之所以能够成功建立北魏政权,与其初期的经济,文化积累是离不开的。
统治者推行汉化
其次,拓拔部落之所以能够建立北魏政权,称霸一方,与其在十六国时期逐渐汉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公元338年,什翼犍平定了少数民族的内乱,成为了拓拔部落的领导人。因此他安排拓拔部落与后赵政权频繁地进行交往,并且将拓拔部落的相关统治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官制方面以及其他政治制度方面都向着汉朝方向发展。
由此可以说,正是由于拓拔部落的统治者意识到了汉化的重要性,才对拓拔部落的文明发展有所改变,为了更加深厚的接触汉族文化,他开始在政治制度以及其他方面进行改革,这才使得拓拔部落与中原地区的人民之间隔阂与差距逐渐缩小,为其统一北方之后的收复民心做出了准备。所以,拓拔部落之所以能够建立北魏政权,与其早期在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也是分不开的。
把握局势转机
另外,北魏政权之所以能够成功建立,与拓拔部落当时所面临的一次局势转机是分不开的。
在淝水之战以后,前秦政权迅速的瓦解,这对于拓跋部落来说,是一次独立发展的好机会。在公元386年,拓拔珪成为了该部落的领导者,在其称王以后,将国号改为北魏。在土地方面,实行屯田政策。另外,拓跋部落也开始学习汉族人,进行农业经营。随后,北魏与后燕相互联合,灭掉了北方地区的其它势力集团,并在随后的争霸之中,拓跋部落取得了胜利。因此在公元436年,北魏正式统一了北方地区。
由此可以说,由于前期的军事破坏,拓拔部落本已陷入了分裂的局面,但正是由于前秦政权的瓦解,使得拓跋部落拥有了一次迅速崛起的机会,而拓跋部落也把握住了这一机会。通过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创新,保证了自己部落的经济补给,并在之后不断的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发展拓跋部落的势力,最终才得以统一北方。所以,北魏政权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统一北方,与其能够紧紧的抓住每一次转折机会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从拓跋部落到后来北魏政权的建立,这一发展过程应当是波浪式的
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与其部落本身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努力,以及机遇上的把握是分不开的,这也给我们后续有所启示,拓拔族人民在面对困境之时,依旧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最终得以实现部落的独立,民族的统一。
统一北方为何是北魏,主要原因:1.北方历经304年到386年近百年的混战,北方各民族政权相互攻伐不断,北魏有了更为长久的喘息机会。
2.鲜卑族所居的地区,原是匈奴故地,高车族为北魏的进一步扩张增强了战斗力。
3.无论是与匈奴的联姻还是对高车额征服,三族最为强盛的兵种都是骑兵,北方广阔平坦的地形,本就是为骑兵准备的。
鲜卑拓跋部以匈奴故地为根基,也就确定了骑兵优质马匹的来源。
公元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改革,将无主荒地收归国有,并平均分配给贫民耕种。其中,“露田”是要种粮征田赋的,耕农去世后还给国家,再分配给下一批青壮年;而“桑田”是种桑麻枣榆之地,不用归还,可以留给子孙。均田令还规定了如何给老人小孩、残疾人、寡妇分田。此后,强者仍强,但弱者也有立足之地。从北魏一直到唐中期,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土地制度基础都是均田制。
与均田制同时的另一项重大改革,是三长制。针对的是乱世中的豪强割据。豪强即“宗主”,朝廷下不去基层,通过“宗主”来间接管理,称为“宗主督护制”。三长制废除了宗主制,重建秦汉式的“编户齐民”三级基层政权(“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再从百姓中选取乡官,负责征税与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