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孝文帝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 元朝时我国民族交融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 以物易物北魏的原因
-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意义
- 为何北魏孝文帝自称为皇帝的后代
魏孝文帝推行文治,在亲政之初,即整顿吏治。对官吏实行三年一考,经三考,“升贤明有绩者,退庸劣无功者”。他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吏由他亲自考核。六品以下的官吏由吏部会同地方考核。
“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这种整顿,改变了官吏冗散的状况,使百官勤于政事,对完备封建国家封建制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公元485年,魏孝文帝又颁布了均田令,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他还提倡思想解放,带头学习汉族文化知识,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与汉族通婚,在他迁都洛阳后,又下令改穿汉服,一年后他又下令改去鲜卑姓,
自己首先改姓元,按一元复始的讲究,作为全国第一姓。
1.迁都洛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533),“乃定迁都之计”,将北魏都城从平成迁至洛阳,主要原因有三,但都是为了促进民族融合,鲜卑汉化。一是对于已经进入农耕生活的鲜卑族来说,平成的环境并不适合耕种,此举有利于推行农业“汉化”。二是孝文帝已经意识到民族矛盾尖锐不利于统治,已有改革之心,而平成偏居塞上,民风剽悍,人民开化不足,不利于实施改革。据记载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上,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所以毅然迁都洛阳,为改革奠定社会基础。三是迁都洛阳更有利于统一中原,洛阳是中原文明的代表地,此举可以很好地拉拢汉族人士,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力量消灭南朝,实现国家统一。
此外,孝文帝在迁都途中,也表现出了对汉族百姓的高度关心与重视。据《魏书·高祖孝文帝纪》载,孝文帝太和十七年(533)南征,“车驾发京师,南伐,部骑百余万…路见眇跛者,停驾亲问,赐衣食终身…亲见高年,问所疾苦…诏以车驾所经,伤民秋稼者,亩给谷五。”就是说孝文帝在南迁途中亲自询问腿脚不便的人,给他足够一生食用的衣物,关心老人。下诏如果自己的车驾损坏了百姓的庄稼,要予以补偿。
2.改革习俗。其中包括,禁鲜卑语,禁胡服,改鲜卑复姓为汉单姓,大力倡导胡汉联姻。孝文帝在太和十八年(534)“革衣服之制”,在魏太和十九年(535),“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但“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对年三十以上的人有所宽容,因为他们已经习惯说鲜卑语了。《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载,孝文帝下诏:“…诸功臣,姓皆重复,皆改之”。同时促成了许多鲜卑族与汉族的联姻。孝文帝曾就胡汉联姻下诏说:“然则婚者,合二姓之好,结他族之亲,以上祀宗庙,下以继后世”
以上改革措施利于民族融合之处有二,一是通过习俗、语言、家族的融合,逐渐消解鲜卑族与汉族之间标志性的区别。二是为北魏的政权寻找合法性,提升自己的正统地位。如孝文帝将拓跋姓改元的理由如下,“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就以“黄帝”为祖,以求汉族认同。此外,孝文帝同时尊孔子,建孔庙,主动融入汉的文化。
北魏孝文帝通过此次改革加快了鲜卑族汉化的进程,大大改善了民族关系,形成了一种新的民族气象,南北疆域、文化之分被打破,为隋唐的民族大融合开了先河。有史学家认为:“隋唐的统一强盛局面与十六国北朝的民族融合过程是分不开的。” 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姓拓跋改为姓元。
④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元朝时我国民族交融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元朝结束了长久以来的分裂割据,实现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就为各国各民族交融奠定了基础。
一、 行省制度和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元朝空前统一,疆域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一个朝代,这样一个大国,如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是关系到政权能否巩固的大问题。因此,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① 大都周围邻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② 理藩院。
③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3.对后世的影响:
① 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基础。
②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对西藏、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P210)
③ 最突出的影响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 民族融合
1.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回忆:秦(与匈奴、与南越)两汉(同匈奴和亲)三国同山越杂居;西晋少数民族内迁;东晋南迁;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隋唐同周边少数民族往来。五代辽宋夏金元。
2.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①②③ 说明元朝的统一加强了民族融合。
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 民族分化政策
目的是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
实质: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汉族地主仍能担任官职和广占田地,而蒙古族贫民也有汾为奴隶的。可见,民族分化政策是阶级压迫的一种形式,而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以物易物北魏的原因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并长期统治北部中国的政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的灭亡值得深思。
北魏不能解决统一货币的流通问题,是其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北魏孝文帝虽一直因促成迁都,而被后世学者判定为促使北魏灭亡的元凶。但实际上北魏过去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不统一才是其迁都的根本原因,迁都本身是正确的选择。
北魏皇帝普遍寿命较短,导致皇帝登基年岁较小更存在大量不正常死亡的案例。这些原因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北魏王朝的国运发展,侧面注定了北魏灭亡的命运。
而针对这些影响北魏灭亡的原因,需从北魏的货币体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不匹配、北魏诸帝寿命均太短这三个部分进行了解。
一、北魏的货币体系
1、太和五铢
北魏从建国初到太和年间,社会上并不流通钱币,贸易往来都是“以物易物”,各地土产不同,贸易方式也不一样。直到高祖太和十九年才开始铸造“太和五铢”钱,并且诏令京城及各州县镇都通行这种钱。
然而实际上,“太和五铢”只局限流行于京城,像徐、扬等地市场就没有流入,同时京城西面、北面各地州镇也没有使用钱币。不仅如此,到了世宗永平三年,又铸五铢钱。肃宗初,京城及各州镇有的铸新钱,有的不铸,有的只用古钱而不另外新铸钱。
2、永安五铢
孝庄帝永安二年再次改铸“永安五铢”新钱。这种货币的不统一使得商业贸易往来不畅通,商品贸易流通受到相当程度的阻隔。
再加上交通运输的限制,各地区之间不能建立起稳定的地区间贸易和交流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成为地区间联合或统一的经济基础。
3、杂乱的货币体系
北魏后期,徐州使用当地土钱,河北各州镇没有新铸五铢钱,旧钱币又被加以禁止,只好使用单线的缣、粗疏的布,河南各州通行钱币,不过不在禁限之列。
终北魏一朝,始终没有统一的货币通行于国内,太和钱、新铸五铢钱、古钱以及缣、布等同时并行,货币的杂乱使得民间私铸成风,屡禁不止。
货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价值越来越贱,极大地扰乱了经济市场,而经济市场的紊乱则会动摇国之根本。
二、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不匹配
1、平城
平城作为都城,一直是北魏王朝的政治中心,但是它的经济实力却不足以支撑它成为国内的经济中心。如果一个首都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保障,那么一旦遇到经济上的大困难,对于立于首都的国家政权来说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平城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较多,是农牧混合区,“牧区大多无法辟为农区,而农区却一般都能变为牧区。所以农牧界线往往随着游牧民族的南迁而南移,却不能随着农业民族的北上而向北推进”。
因此,随着北魏王朝封建化的深入发展,以平城为都城已经不能达到北魏王朝“以农立国”的根本要求。
2、洛阳
与平城相比,洛阳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一直是生产力极为发达的高度农业区,即便经历战乱,战后也能很快恢复元气。
对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一事,众多史料均认为该事件是促使北魏灭亡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以为孝文帝此举正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使北魏王朝长治久安的正确举措,是百年大计。
3、六镇地区
平城脆弱的经济链无法保证作为政治中心的都城所拥有的庞大人口的粮食供应,更没有辐射全国的经济实力,甚至辐射平城周围地区都无法办到,每当发生饥荒,京城饥民就得去别处就食。
六镇作为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其将士的军粮供应一直是北魏王朝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平城并非北魏的经济中心,经济实力有限,再加上运输粮草的困难,六镇已经成为北魏王朝巨大的经济负担。
北魏前期,政府对六镇地区投入了大量经济援助,北魏朝廷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所以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平城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条件也不便利,这些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落后会限制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而政治中心也必定要控制经济中心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孝文帝迁都的用意也正在于此。
三、北魏诸帝寿命均太短
1、短命的北魏皇帝
了解北魏历史后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即北魏从帝国的建立者道武帝开始到末代帝王孝武帝等诸帝均很短命。其中,寿命最长的太武帝拓跋焘也不过才45岁。
寿命最短的孝明帝元诩则仅仅只有19岁,而北魏诸帝的寿龄平均值也仅仅是29岁,这比中国224位已知确切寿命的帝王的平均年龄39岁还整整少了10岁,实在令人有些吃惊。
2、非正常死亡数多
北魏诸帝中,非正常死亡的有九位,恭宗拓跋晃虽然不是直接死于非命,但也是因受奸臣迫害而过度忧虑而死,而敬寿帝拓跋余由于只当了八个月的皇帝,《魏书》里也没有作纪而只做了传,且生年不详。
因此没有统计在内,不过他比他最大的哥哥拓跋晃晚死一年,而拓跋晃生于428年,由此可以推知,他最多活25岁,也是他杀,属非正常死亡。
其他朝代因为变故也有短命的皇帝,但却不像北魏这样,皇帝短命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个王朝或政权,皇帝的寿命肯定会影响政权是否长久。北魏诸帝的英年早逝,也使得北魏的国祚不能持续更久。
北魏向上澄清“五胡十六国”遗留下的北方乱局,向下奠定了隋唐盛世的根基,它的历史地位不容抹杀。从立国伊始,由于没有选择经济中心作为都城,而且迫于六镇的重要地位而在财政上采取“输血模式”供养六镇,所以逐渐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北魏国内货币的杂乱以致未能形成统一的商业贸易市场、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不匹配以及诸帝的短命是北魏灭亡的重要原因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意义孝文帝汉化改革原因:
1.希望削弱鲜卑贵族特权。
2.孝文帝由汉人祖母冯太后抚养,深受汉文化影响。汉化改革措施:1.改说汉语禁说胡语。2.改穿汉服禁穿胡服。
3.改鲜卑姓氏为汉姓。
4.迁都鲜卑人改籍贯为河南洛阳。
5.尊孔子。意义:1.缓和了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2.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汉化的宫廷子弟的矛盾,使本质上是军事强权的北魏帝国统治基础崩塌。后果:六镇鲜卑职业军人,汉化改革后,以前仕宦、复除的特权被取消,社会阶级从国之肺腑的贵族急速沦落为镇户、府户,身分低下。积聚的不满在25年后被引爆为六镇之乱,导致北魏分裂和灭亡。后果的后果:六镇之乱后武川镇关陇集团崛起,并在内战中形成更实际的民族、阶级政策,继而开创关陇集团主导的隋唐盛世。
为何北魏孝文帝自称为皇帝的后代北魏孝文帝自称为皇帝的后代的原因如下:
鲜卑大山,苍莽神奇。兴安文化,源远流长。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据考证,大兴安岭也许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黄帝的后人在此居住。
历史学家:慕容鲜卑是黄帝的后人
新华社今年2月27日播发了一篇让史学界震惊的消息:辽宁朝阳三燕文化研究会会长、历史学教授雷广臻日前表示:慕容鲜卑实际上是黄帝的后人。
据雷广臻考证,慕容鲜卑人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世事全凭世代口口相传。但慕容鲜卑人关于自己是黄帝后人的记忆十分明确,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写道:“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轩辕,就是黄帝。除世代口传外,历代典籍中也有关于慕容鲜卑人身世的记录。例如《山海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这一说法后来为《晋书》及《北史》所沿用,二书都说:“始均为鲜卑族始祖。”《晋书》还称:曾在晋代受封为“鲜卑都督”的慕容廆,“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这里说的昌黎棘城,就在今辽宁义县。所谓的“有熊氏之苗裔”,就是黄帝后人的意思。史称慕容鲜卑“邑于紫蒙之野”。紫蒙之野应该位于西辽河上游,即大兴安岭以南、燕山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也正是近二三十年考古学者十分关注的红山文化区。
历史上,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后燕、北燕,都以朝阳为都。由此,朝阳有“三燕故都”之誉。雷广臻认为,慕容鲜卑后来定都辽宁西部,大有荣归故里、寻根问祖之意。而后慕容鲜卑与汉族的重新融合,互取精华,也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入了文化基因。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指出:黄帝族迁徙往来无常处。这是北方游牧和渔猎部落的特点。辽河文明的提出,以及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南北接触的文化关系,证明了五帝前期诸代表人物在北方地区活动的可信性。
而红山文化区域正处于大兴安岭的最北端。
古书记载:鲜卑族自认是黄帝后裔
看过新华社的消息后,笔者又找了一些关于鲜卑民族的资料。有如下记载:
北魏拓跋氏自认为是黄帝之后,他们认为拓跋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德后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率王族改为元姓,其王族之外德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二是出自李姓所改。西汉时,有李姓者改为拓跋氏。拓跋氏始祖:拓跋力微。拓跋氏寻宗溯源,黄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个儿子继承父姓——姓姬,另外13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后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
慕容鲜卑人自己记忆为黄帝、颛顼后人。慕容鲜卑人记忆古迹的方法是口口传述,《魏书·序纪》提到鲜卑起源时,记载:“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从他们自己的口口传述慕容鲜卑就是黄帝后人。《晋书·载记第八》说: “(慕容)廆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大棘城在今朝阳市东170里, 帝颛顼即黄帝之孙。《晋书·载记第八》又说: “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有熊氏,指黄帝。苗裔一词最早出于《离骚》。苗裔之苗,本有“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的意思,后来从禾谷之实转义引申为“子孙后代”;裔,就是“后代”之意。所谓“有熊氏之苗裔”,就是黄帝子孙后人的意思。慕容鲜卑人关于自己是黄帝、颛顼后人的记忆十分强烈,以至于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紫濛》篇中仍然说: “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从于紫蒙之野。”轩辕,正是指黄帝。
古籍记载鲜卑也许为黄帝、颛顼后人。《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其说后为《晋书》及《北史》所用,二书都说:“始均为鲜卑族始祖”。这也就是说, 黄帝为鲜卑族始祖。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载:“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居于北夷,邑于紫蒙之野”。高辛氏是帝喾, 黄帝的曾孙。厌越是契,紫蒙之野就是上文说过的老哈河、西辽河流域。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华夏族和各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的情况。司马迁认为少数民族与华夏族有着重要的渊源的关系,认为舜请求尧“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把后来的蛮夷戎狄都说成是由中原的炎帝族和黄帝族发展而来。这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混血融合的趋势,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华戎一族”或“胡越一家”思想的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原民族对边疆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家的思想认可,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对炎黄文化的心理趋同。
嘎仙洞:黄帝少子居住之地?
史书古籍之中,有一个关于“幽都”的记载。《淮南子》中也记载:“尧时东至黑齿,北抚幽都。”《晋书·地道记》:“幽州以幽都而得名。”《楚辞》中有:“下此幽都兮,土伯九约。”
《辞源》中释幽都:泛指北方。旧称日没于此,万象阴暗,因此北称幽,南称明。但是有人指出幽都是指鲜卑石室。
《魏书·序纪》中曾记载黄帝昌意少子受封北土“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书·尧典》中也记载:“尧命和叔,宅于朔方,日幽都。” 昌意少子名叫和。尧是黄帝的孙子,和受封北方,没有居处,帝尧便命人建大宅,命名为幽都。这个大宅也许就是大兴安岭嘎仙洞。《山海经·海内经》中也有记载:“北海之内,有山名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玄鸟、玄蛇、玄虎、玄豹,玄狐落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史学家说,北海即今之贝加尔湖,幽都之山即大鲜卑山,黑水即黑龙江,大幽之国即古鲜卑部落。虽然《山海经》也没有确指幽部即是嘎仙洞石室,但是据此分析,可能性还是有的。
另外,《魏书·序纪》开篇写道:“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大致反映了拓跋鲜卑人祖先生活的真实。《前燕录·慕容传》也说:“昔高辛氏游于海滨,以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
黄帝少子曾居住在嘎仙洞之说,或许不是假设。
北魏拓跋氏自认为是黄帝之后,他们认为拓跋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德后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率王族改为元姓,其王族之外德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二是出自李姓所改。西汉时,有李姓者改为拓跋氏。拓跋氏始祖:拓跋力微。拓跋氏寻宗溯源,黄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个儿子继承父姓——姓姬,另外13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后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
慕容鲜卑人自己记忆为黄帝、颛顼后人。慕容鲜卑人记忆古迹的方法是口口传述,《魏书·序纪》提到鲜卑起源时,记载:“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从他们自己的口口传述慕容鲜卑就是黄帝后人。《晋书·载记第八》说: “(慕容)廆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大棘城在今朝阳市东170里, 帝颛顼即黄帝之孙。《晋书·载记第八》又说: “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有熊氏,指黄帝。苗裔一词最早出于《离骚》。苗裔之苗,本有“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的意思,后来从禾谷之实转义引申为“子孙后代”;裔,就是“后代”之意。所谓“有熊氏之苗裔”,就是黄帝子孙后人的意思。慕容鲜卑人关于自己是黄帝、颛顼后人的记忆十分强烈,以至于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紫濛》篇中仍然说: “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从于紫蒙之野。”轩辕,正是指黄帝。
古籍记载鲜卑也许为黄帝、颛顼后人。《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其说后为《晋书》及《北史》所用,二书都说:“始均为鲜卑族始祖”。这也就是说, 黄帝为鲜卑族始祖。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载:“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居于北夷,邑于紫蒙之野”。高辛氏是帝喾, 黄帝的曾孙。厌越是契,紫蒙之野就是上文说过的老哈河、西辽河流域。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华夏族和各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的情况。司马迁认为少数民族与华夏族有着重要的渊源的关系,认为舜请求尧“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把后来的蛮夷戎狄都说成是由中原的炎帝族和黄帝族发展而来。这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混血融合的趋势,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华戎一族”或“胡越一家”思想的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原民族对边疆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家的思想认可,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对炎黄文化的心理趋同。
嘎仙洞:黄帝少子居住之地?
史书古籍之中,有一个关于“幽都”的记载。《淮南子》中也记载:“尧时东至黑齿,北抚幽都。”《晋书·地道记》:“幽州以幽都而得名。”《楚辞》中有:“下此幽都兮,土伯九约。”
《辞源》中释幽都:泛指北方。旧称日没于此,万象阴暗,因此北称幽,南称明。但是有人指出幽都是指鲜卑石室。
《魏书·序纪》中曾记载黄帝昌意少子受封北土“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书·尧典》中也记载:“尧命和叔,宅于朔方,日幽都。” 昌意少子名叫和。尧是黄帝的孙子,和受封北方,没有居处,帝尧便命人建大宅,命名为幽都。这个大宅也许就是大兴安岭嘎仙洞。《山海经·海内经》中也有记载:“北海之内,有山名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玄鸟、玄蛇、玄虎、玄豹,玄狐落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史学家说,北海即今之贝加尔湖,幽都之山即大鲜卑山,黑水即黑龙江,大幽之国即古鲜卑部落。虽然《山海经》也没有确指幽部即是嘎仙洞石室,但是据此分析,可能性还是有的。
另外,《魏书·序纪》开篇写道:“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大致反映了拓跋鲜卑人祖先生活的真实。《前燕录·慕容传》也说:“昔高辛氏游于海滨,以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
黄帝少子曾居住在嘎仙洞之说,或许不是假设。
因为少数民族政权要想在中原站稳,必须与黄帝或炎帝扯上关系。 这样名正言顺。
拓展资料:
魏孝文帝元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改革之前名为拓跋宏。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
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
因为少数民族政权要想在中原站稳,必须与黄帝或炎帝扯上关系。 这样名正言顺。
1、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
2、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3、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三十三,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
史书称,黄帝儿子昌意的小儿子,被分封到北地,国内有座大鲜卑山,因此号鲜卑。其后世子孙继位为君,统辖幽都以北的地区。黄帝尚土德,北地民间俗称“土”为拓,称“后”为“跋”,所以称为拓跋氏。北魏孝文帝名字是拓跋宏。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第七位(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