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将“鸡肋”换做很多其他东西,其实也可以引申到退兵――吃猪肘子,走;吃桃子,逃;吃李子,离开……但用“鸡肋”就是同时用明暗两则伏笔以记事。这难道不正是需要杨修深刻自省的吗?这种功力非凡的一箭双雕还让人不知不觉,大约只有罗贯中了。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可见,《三国演义》这样写是有史为据的。但成就如此精彩的一章,使“鸡肋”由此而成为典故,作者功不可没。
庞统之死集成伏笔
最奇异的伏笔见于庞统之死,作者可谓使尽浑身解数、千般手段只为此一。
先有童谣及紫虚上人所言做铺垫,拉开伏笔的序幕。童谣发乎天真儿童之口,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说:“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可见,古人常常认为其中奥妙无穷。《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认为,“童谣之言,将有徵於此”。晋葛洪《抱朴子?勖学》直言,童谣“助圣人之耳目”。《三国演义》全书共引用八首童谣。关于庞统“凤死落坡东”的童谣,便是其一。
到了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则进入连篇累牍地层层设伏:庞统领兵出征前,刘备“吾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吾右臂,觉来犹自臂疼”。出征前送行时,坐骑将庞统掀了下来。刘备把自己的坐骑换给庞统,庞统谢曰:“深感主公厚恩,虽万死亦不能报也。”这“万死”之辞也是伏笔之一。接下来,刘备送走庞统,“心中甚觉不快,怏怏而行”,亦是伏笔。
这还不算完,天象自然不能少。孔明与彭都发现“罡星在西方,不利于军师”,孔明还为此写信给刘备留证;后又于七夕夜宴,见正西上一星,其大如斗,从天坠下,流光四散,推断庞士元命必休矣,“数日之内,必有消息”。
最终大幕落下一刻,庞统死亡地点正是落凤坡,这既是回应前面的伏笔,又是预言其即将阵亡。一般伏笔与照应在文中的位置经常相隔较远,而从庞统知道所到之处是落凤坡到中箭死去,大概是本书时间跨度最短的伏笔。也许有人质疑这算不得伏笔。其实,倘若说书人在“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处,说一句“且听下回分解”,就毋庸置疑了。
的卢妨主失效伏笔
伏笔,一般而言是指作者在前言设了局,到后语解开套。然而,《三国演义》中至少有两则别有深意的伏笔未曾应验。
在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徐庶走马荐诸葛时,刘备想起当年水镜先生曾经对他说起:“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然后,又上演三顾茅庐的精彩篇章。如此隆重出场,诸葛亮与庞统本人又都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但刘备终究大业未成,此为不应。
对此,作者其实早就有个自圆其说的伏笔。在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水镜先生司马徽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种否定之否定的伏笔,体现了作者对刘氏政权及诸葛亮的偏爱。
如果说,这里还应了一半,那么另一处则全然未应。那就是关于的卢马妨主。
裴松之注引《世语》曰:“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对此,《三国演义》的描述道,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踊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