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后出师表》许多历史学者都言它假,主要是因为陈寿《三国志》没有采用,《诸葛亮集》也没有收录,另外文中个别词句意思与历史事实根本不符。《后出师表》出自《张俨默记》,“默记”的意思是凭记忆默写出来的,也可能有无意的疏漏,以讹传讹是难免的。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把《后出师表》当真的用——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字曹叡即位,是为明帝。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到来,遂于次年领兵进驻汉中,准备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因为数年后他还上过一道出师的表章,为区别起见,故称为前、后《出师表》。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建兴六年(228年)秋,魏将曹休在石亭为东吴陆逊所破,东吴遣书蜀中,请派兵伐魏,刘禅使人报知驻汉中的诸葛亮,其时诸葛亮在汉中兵强马壮,粮草丰足,遂于次年春领兵数万再次北伐,临行前复上表后主,是为后《出师表》。 然而学术界历来有人认为后《出师表》乃伪作,非诸葛亮之手笔。

  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前《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而后《出师表》仅见于裴松之注引吴人张俨所著《默记》中,《三国志》和《诸葛武侯文集》中都未收录。 其二,该表说赵云死与上表前,而《三国志·赵云传》说赵云“建兴七年卒”,两者有矛盾之处。

  其三,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的情绪反差太大,前者低沉,后者高昂,前后判若两人。 于是有人甚至推测这篇表章实际是诸葛亮的侄子、东吴诸葛恪所作,诸葛恪孙权临死时受命为大将军,辅佐幼主孙亮,为了树立个人威望,也为了使自己的伐魏主张得到众人认同,故冒大名鼎鼎的伯父诛葛亮之名“著论谕众”,以激励士气。 但若仔细分析,其实上述理由并不能作为后《出师表》一定就是后人伪作的根据。 首先,司马光《资治通鉴》全文收录了此文,《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其鉴别选择、考证伪劣很是细致;后来胡三省注《通鉴》,其校勘、考证、辨误,前后垂三十年之久,对后《出师表》仍然是认同的。

  而陈寿《三国志》不收后《出师表》可能也有难言之隐,因为后《出师表》开篇即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称曹魏为“贼”,全文以正统自居,讨贼自任,如若《三国志》收录此文,则与该书宣扬的曹魏正统说相悖,可能遭致时忌,“为尊者讳”,只能付之阙如了。至于赵云的确切死亡年份,据清人何*推断,赵云若在第二次北伐时还活着,必然会有关于他的记载,然而史传上没有。

  第二次北伐,蜀汉名将赵云不再出现,所以赵云可能死于建兴六年冬之前,《三国志》的记载恐怕有误,后《出师表》说赵云已死,是对的。 再来谈谈关于前、后《出师表》感情基调的问题,诚然,两表所反映的情绪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我们考虑到第一次北伐的失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就会理解这一变化。首次北伐失利,使蜀汉统治集团中产生一种对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又对后主产生影响,使他产生厌恶对魏作战,不思进取,但求苟安的想法。

  故而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确实流露出对北伐前途的担心,但这是出于对一些人消级悲观,不思进取的想法的担忧。经过第一次北伐失利,诸葛亮对敌人的强大,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但他从未对北伐丧失信心,从未打算放弃过。后《出师表》以有力的事实批驳了悲观、消极的思想,以深沉的基调向蜀汉群臣敲响了警钟:不思进取,只会坐以待毙,只会葬送蜀汉的前途,葬送先帝扫除汉贼、兴复汉室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