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的“照片泄密案”是怎么回事

  中国最著名“照片泄密案”,是由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刊出的一张照片引起的。

中国最著名的“照片泄密案”是怎么回事

  泄露机密的王进喜照片

  在这张照片中,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头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袄,顶着鹅毛大雪,握着钻机手柄眺望远方,在他身后散布着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

  日本情报专家据此解开了中国当时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的秘密:

  1、他们根据照片上王进喜的衣着判断,只有在北纬46度至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此推断大庆油田位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

  2、通过照片中王进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

  3、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推断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

  有了如此多的准确情报,日本人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当中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备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庆幸的是,日本当时是出于经济危机,根据情报分析结果,向我国高价推销炼油设施,而不是用于军事战略意图。

  深度分析

  “照片泄密”之说代表了一种相当“主流”的观点,但历史远比上述复杂。概言之,仅凭一张照片就解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低估了从公开资源获取情报的难度和专业性,同时将保密宣传简单化了。

  历史背景

  新中国将松辽盆地作为重点油气资源区域正式进行大规模勘探开发,始于1959年。当时,国内石油缺口达60%,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公交车背着煤气包在长安街上跑”。对于开发大庆油田的消息,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内外采取了严格保密的策略。1964年后,中国国内基本实现石油供应自给。1964年1月25日,毛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同月底,新华社记者带着“北京的特别嘱托”悄悄来到大庆。“那时大庆出于保密的需要,对外一直用秘密称号‘农垦场’,仿佛关押劳改犯的地方。内部则叫‘松辽勘探局’。”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并在中发[64]78号文件《中央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中,决定对外公开宣传大庆油田。

  1964年4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华社记者袁木、《人民日报》记者范荣康采写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全文转发,大庆油田的存在被公之于众。

  回过头来看这张“泄密”照片及相关文字,问题不少:首先,那些“星星点点”的井架在哪里?其次,关于这张照片的首次刊登时间,有1964年、1964年第一期封面、1966年第一期等多种说法,相互矛盾。

  根据公开材料,1960年3月底,已经是全国“劳模”的王进喜率队从甘肃玉门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如果“泄密”一说成立,那么这张照片的拍摄不应早于这个时间。而日本人知道大庆油田的存在,始于中央决定对大庆进行宣传之后的媒体报道,即1964年4月之后。然而笔者查阅《人民画报》电子版,在1960—1966年间,王进喜的影像确曾出现过几次,但都不是如图所示的这一张。

  抛开这些细节不论,所谓“一张照片揭开大庆油田秘密”的说法还必须回答下面的疑问: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综合性摄影画报,《人民画报》几乎每期都要以图片形式报道我国各行各业的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新成就,比这张“泄密”的王进喜照片更具情报价值的内容非常多,为什么只有它被指为“泄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