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孙权最终同意了,拜他为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给了他三百人的骑兵。那年诸葛恪三十二岁。 诸葛恪到任后并不急于作战。他给当地四郡长官发布命令,让他们暂时各保疆界,建立地方武装,那些已经归化的山民都在山外建立定居点。又让手下将领把守要道,对山里实行封锁。等山里庄稼熟了,就让士兵去抢割。这样,山里旧粮吃完,新粮收不上来,山民耐不住饥饿,只好出来自首。诸葛恪又下令:“凡是归顺来的山民,都要抚慰,让他们搬到山外定居点来,不能歧视,更不能随便拘捕。”有一位属下抓到一个有前科的山民,发现这人还是有叛逆之心,就把他绑到丹杨府交给诸葛恪。诸葛恪不仅没有惩罚被捕山民,反而以违反命令的罪名,把绑人的官吏斩首示众。山里老百姓们由此知道官府只不过想让他们出山定居、接受管理而已,就都扶老携幼出山归顺。三年期满,诸葛恪果然征得四万兵员。他自己留一万,其他分给别的将领。 孙权表彰嘉奖了诸葛恪,给他加官进爵。此后,他又屡建功勋。陆逊死后,他取代了陆逊原来的位置。孙权死后,诸葛恪更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在孙峻配合下先下手为强,消灭了与之争权的中书令孙弘。接着采取一系列赢得民心的新举措。当时他一出行,百姓们都伸长脖子,要看一看孙大人的尊容。 但是,在一次大败魏军之后,诸葛恪逐渐有了轻敌之心,而且他越来越自信,自信得超乎自己能力的实际,而且刚愎自用,觉得自己一贯正确,自己的意愿就是法律,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重大决定也不同任何人商议。
他好大喜功,想要发二十万大军伐魏,朝野上下都不以为然。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论证出兵理由。故交丹杨太守聂友进谏,他回复说:“你说得虽然也有道理,但你见小不见大。好好学习我的论文吧,这样你才能开窍!”于是强行出兵,引得百姓骚动,逐渐失去人心。 伐魏大败。在撤退的路上,天气酷热。看到士卒伤病倒毙途中,填满沟壑,幸存者则哀呼号叫,他却若无其事。于是,大家的失望逐渐变成愤怒。 诸葛恪仍无悔意,继续实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做法,随意罢免或悬置他不信任的官员,轻者驱逐,重者斩首,而只任用自己的亲信,继续穷兵黩武。 孙峻早就不满诸葛恪,于是与皇上孙亮密谋,设“鸿门宴”诛杀了诸葛恪。他的全家都被杀绝,外甥张震、亲信张约和朱恩等,也被灭了三族。 一度如日中天、不乏才干的诸葛恪,之所以最终身败名裂,祸及全家,殃及后代,其主要原因,《三国志》认为是“骄且吝”。 而用现代观念看,则首先是因权力使他的人格品性发生了变异,使他变得过于相信独裁,容不得异己,听不进、也根本不想听别人的意见。虽然封建体制本质就是专制,但即使是皇上,贤明者遇大事也要征求群臣看法——孙权在赤壁之战前夕不是先让大家畅所欲言吗?明君的独裁只是在最后必须决断的时候。独裁并不等于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诸葛恪毕竟是个聪明人,冷静时,他对自己性格的弱点还是清楚的——看看他给陆逊、给弟弟诸葛融的信,他说的头头是道,所以陈寿说“若躬行所与陆逊及弟融之书,则悔吝不至,何尤祸之有哉?”但权力还是让他性格扭曲,头脑发热,忘乎所以了。 再就是他没有真正的朋友。由于诸葛恪不能诚以待人、平等待人,除了家人,他信任的只有张约和朱恩这样的奴才,没有诤友,连老朋友聂友也不被他尊重信任。关键时刻,光靠奴才是保不住命的。孙峻、滕胤也曾与诸葛恪结成过联盟,但那都是利害关系。利害一变,盟友就变成了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