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在蒋介石眼中谁是“秦桧”(2)

  叶公超获罪于上的第二点,就是被蒋介石视为美国买办,“借外力以自重,对内欺诈恫吓”。其实,蒋介石长年得利于美国甚多,但他始终对美国干预内政的作法抱持高度戒心,49年之际,美国公开宣布放弃国民党、并将丢失大陆责任归咎于他,动辄对蒋政权打压、牵制的作法,更让蒋介石深感痛恨又莫可奈何。

  偏偏友美的知识分子、开明派人士或与外交官,向来对蒋语多讥讽,让老蒋深感掣肘。影响所及,凡与美国关系友好人士,蒋介石私下评价都不高,从胡适到叶公超,从吴国祯到孙立人,都因此饱受老蒋恶言相向。而他这种越依赖美国,却又对亲美人士刻意鄙视、打压,动辄将其视为“买办”的作法,绝非个案。

  拿胡适来说,由于他驻美期间没法打进上层政经结构,或为蒋介石争取大批金钱或军事援助,被宋子文取代不说,还被老蒋酸了一顿,称胡适是“官僚与政客”,“无胆、无能而不愿为国家略费心神”。甚至“对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借外国势力,以固其地位,损害国家威信亦在所不惜”,真的是字字诛心。

  叶公超也不外如是,蒋介石决意撤换叶公超前,还在日记写下,“应切实戒备,如我略有弱点予以可乘之隙,则其推波助澜出卖国家,成为吴逆(吴国桢)第二,乃意中事”。原来当年吴国祯与两蒋闹翻后,请辞赴美休养,因不满国府抹黑他贪污、侵吞公款,不惜恶言相向,甚至召开记者会痛斥老蒋想要“家天下”,还称他在台曾遭特务暗杀未果,搞得国民党灰头土脸。

  换言之,蒋介石不会让对外关系一样灵光的叶公超再有同样的机会,乔治叶回台后被软禁、出入不得自由的命运可说此时就已底定了。

  偏偏此时,为要求台湾同意外蒙入联,美国转向叶公超施压,再三要求说服老蒋放弃使用否决权。叶公超不明就里,屡向台北反映美国强硬立场,甚至提醒美方可能因此终止美援,以示问题严重性;更让蒋介石勃然大怒,认为叶公超直通白宫,与美国一鼻孔出气来要胁他,助阵吶喊,态度犹疑。

  尤其叶公超在美国压力下,对蒋介石要求他提出严正抗议等指示,认为徒增美国之怒而未处理,让蒋介石的积怨一次爆发。先在日记批评他“对政府不断侮辱”;且对美软弱,无视国府方针,系“卖国汉奸之所为”,“此奸不除,必为国患”。

  只是因时机敏感,加上陈诚力保,才让老蒋被迫隐忍,未在第一时间处分叶公超,而让叶继续与白宫磋商。只是连叶公超也想不到的是,立场过硬的蒋介石早已透过蒋经国建立祕密管道与肯尼迪直接联系,磋商蒙古入联因应方略;老蒋甚至提出“双重否决”的交换构想,就是当局不否决蒙古入联,以交换肯尼迪公开声明,美国政府愿在未来不惜动用否决权以阻止中国入联。

  相较于两蒋台面下的大动作,叶公超自美传回讯息只空洞地提及肯尼迪将公开反对中国入联;再次把蒋介石私下磋商白宫“双重否决”承诺晾在一旁,也未要求形诸文字,怒不可遏的蒋介石因此下了重手。

  他随即以叶公超留美“不惟无助于交涉,只有妨碍交涉,以其自定政策压制政府,献媚于外”为由,要求病中休养的陈诚“电叶回国述职”,“亦示美以决绝之意”。陈诚因而连发两密电,让叶公超突如其来地返台述职;并无预警地被“请辞”。

  老蒋对亲英美知识分子猜疑如此深,也难怪他在日记直言,“十年来,更觉文人之无德妄为,毫无国家观念之可痛。而留美之文化买办,凡长于洋语者,无不以一等奴隶自居为得意,可悲极矣。应切记”。足见其内心深处的愤怒与不满。

  【三】

  但蒋介石指责叶公超企图蒙混过关,为“欺上卖国之惯行”,倒是其来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