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军记录,修筑仅仅只有507英里(大约815公里)的利多路段,美军投入了高达1.5万正规部队工兵。死亡人数为1133人,正好是“一英里两个墓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仅仅是筑路美国工兵的死亡人数,并没有包括现已无从考证的死去的中国工兵和当地劳工、扫荡阻止修筑公路的日本军队死亡的中国驻印军及美国劫掠者部队,中美野战部队仅仅在密支那一个地方,死亡人数就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还有第一次筑路筹备组死亡的中国工程师、败走野人山的中国远征军,更别说那些逃亡印度的难民、途中大量死亡的印度人、英国人和缅甸人。他们的白骨并没有成为公路的里程碑,而仅仅是公路勘测人员的“路标”。
美国人这样记录:
墓穴是史迪威公路上的里程碑。这条生命线是用生命作代价的。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印度人和克钦人都倒在了你今天所经过的这条道路上。他们永远安息在利多和昆明的军人墓地中;他们永远安息在缅甸暗淡的丛林公路边,以及战火硝烟烧焦的滇西群山边。
一场巨大艰难的工程
史迪威公路修筑初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设备短缺,雨季野外露营,洪水常常冲毁刚建好的路基,推土机被土埋葬以及滑坡……中国工兵更加无奈,“我们没有一辆推土机被埋葬,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那玩意儿。我们被埋葬的是斧头、铁锹、十字镐以及我们自己。”
雨季来临,山洪淹没了刚开辟的路基和活动住房、帐篷、炸药和水泥,筑路机械在泥泞中锈迹斑斑。汽车无法通过泥泞的道路,阴雨绵绵空投也无法进行,只有大象和挑夫勉强运输少量物资。施工在恶劣的条件下艰难地维持,疟疾、伤寒等疾病蔓延,严重威胁筑路官兵的生命,工程多次瘫痪。
1943年10月,公路仍然在印缅边境磨磨蹭蹭,部队弥漫着强烈的失败主义气氛。史迪威不得不把指挥官撤职,换上了美国密苏里水坝总工程师刘易斯.A.皮克将军。他一下飞机就说:“我在美国就听说了,归根结底就是说无法修筑。太泥泞,太多雨水,太多疟疾等等。从现在起,让泥泞、雨水和疟疾见鬼去吧。”
他把指挥部设立在最前线,果断采取了多项措施,工程开始加快。新一军孙立人在前面扫荡阻止盟军工兵的日军,皮克对他说:“今后我一定会紧紧跟在你们屁股后面一步不拉,包管撵得你们屁滚尿流!”
从1943年10月到1945年1月,公路从38英里处延伸到了和滇缅公路交叉口的畹町,整整修筑了427英里的距离。平均每天工程要延伸一英里,其中包括102英里的山区。
仅仅是一开始的270英里中,平均每英里搬运5万立方码的泥土。如果用这些泥土建造一座宽3英尺、高10英尺的坚固城墙,可以从纽约连到旧金山。如果把史迪威公路全部排水系统的管道从头到尾相连,管道将有105英里长。公路要铺设沙砾,有时需要从30英里开外的河滩拉沙子来铺路。这样,铺设470英里的工程就需要138.3万立方的沙子。
史迪威公路沿途有10条主要河流、155条小一点的河流需要架设桥梁。平均每三英里就架设一座桥梁,总数有164座桥梁,平均5英里一座。世界上最长的浮桥架设在密支那附近的伊洛瓦底江上。这座永久性的浮桥长60英尺。
伐木工程规模空前,雨季要求建筑两英里的堤坝,需要打桩2400个,砍伐100万立方英尺的木板,然后锯、运输和放到合适的地方需要30天。超过822,000立方英尺的木材从丛林运来建筑公路。
鲜血与硝烟的密支那
世界列强从来就把中国军队列为“世界上最差的军队”,但是凭借着多年对中国人的观察,以及带领他们徒步走出缅甸的实践,史迪威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人民,只要给予他们最好的装备和训练,中国军人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军队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