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雅尔塔体制?解读雅尔塔在二战后的作用

  理解战后雅尔塔体制,对于认识今年9月在我国举行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活动之于维护21世纪亚太和平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历史上如何去理解雅尔塔体体制,雅尔塔体制在历史上发挥着什么重要性?一起来看看。

雅尔塔会议-wenlishi.cn问历史网

  战后的雅尔塔体制是二战后期一些大国如英、美、苏等针对战争遗留的问题进行处理。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以及由此确立的旨在遏制德、日军国主义复活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的战后国际和平秩序和法权体系。

  不能将冷战体系与雅尔塔体制混为一体

  二战结束初期,英、美、苏三大国在行使雅尔塔权力和战后利益分配上产生矛盾并由此很快导致冷战。双方与各自的盟友签订一个又一个条约并成立互相对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于是,在这些条约及保障这些条约的组织基础之上形成冷战体系。接踵而至的是世界政治中刚刚形成的表现为大国合作精神的雅尔塔体系,被蒙上表现为大国尖锐对立的“冷战”色彩:本来在雅尔塔体系中已解决的德国分治、中国的台湾主权及日本战后地位等议题,都在冷战体系中出了“问题”。

  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峰时,以往的敌人成 了朋友,而以往的朋友成了敌人,这使人们将大国合作打败法西斯后的法律成果即雅尔塔体系搁置一边,而只记住了冷战体系。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局势剧变,东西德国统一, “华沙条约组织”解体,这时有些学者便认为,这表明“东西方正式宣告冷战结束,特别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 系已完全瓦解”。

  笔者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这里需要问的是,作为冷战最重要的组织工具,在“北约”没有与“华约”对等自行解体,反而进一步强化的条件下,怎能说“东西方正式宣告冷战结束”?在东欧剧变而远东雅尔塔格局基本未变的条件下,怎能说已为世界提供近50年和平保障的“雅尔塔体系已完全瓦解”?

  事实上,冷战与雅尔塔体系是两个内容上完全不同而在时间上又紧密重叠的事物。就产生时间而言,雅尔塔体系产生在先——其目标是制约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复活,冷战体系在后——苏美各自的目标则是争夺世界霸权;就结束时间而言,以德国统一为标志的雅尔塔体系局部解体在先,范围只局限于欧洲;以苏美争霸为标志的冷战结束在后。现实告诉我们,世界范围内的冷战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有所强化,冷战仍是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需要说明的是,美苏冷战,在历史上并不是特例。实际上,19世纪初拿破仑失败后维也纳体系建立不久,就出现过从1815年到1907年的英俄间的从西欧、经克里米亚半岛,再到中亚阿富汗的近百年的冷战。
阅读推荐》》》》》波茨坦会议召开的时间?波茨坦公告内容是什么

  此间,除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外,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像样的国际性战争。鉴于德国崛起,1907 年英俄间冷战通过《英俄协定》而暂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出现以制约战败国为目标的凡尔赛体系,与此同时,俄国出现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随着苏联的出现及崛起,西方与苏联之间再次出现冷战。为了消灭苏联工农政权,英国、法国、意大利乃至美国不惜以牺牲凡尔赛体系为代价,怂恿德国再次武装——这其实是19世纪英俄冷战的继续。结果在距上次世界大 战结束仅21年即1939年,便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