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第3旅任团长。
1927年3月参加会攻南京,任国民革命军第40军第3师副师长。4月代理南京卫戍司令。12月任第3师师长,参加了复克徐州之役。
1928年9月起任第8师旅长、副师长、师长,参加了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和对中央苏区的历次“围剿”。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第76军军长兼第8师师长。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积极投身抗日战争。1937年9月率部由陕西经河南驰援上海,参加凇沪会战。
1938年9月任第一战区胡宗南部第1军军长。1940年夏任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次年4月任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兼陕西民众动员指挥部参谋长。
1942年8月任第37集团军总司令,次年秋调任河西警备总司令。
1946年应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张治中之请,任新疆警备总司令、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拥护和平民主的政治主张,为稳定新疆局势、缓和民族矛盾作出贡献。同年夏协助张治中释放关押在新疆监狱的一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并亲自派人将他们护送到延安。
1949年春曾采取拖延战术,避免了驻疆部队被调入关内参加内战,并与新疆省主席包尔汉等人秘密进行和平解放新疆的准备。同年9月25日排除阻力,率驻新疆的10万国民党军官兵通电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尔后积极进行宣慰工作,迅速平息骚乱事件,坚决镇压反动分子的破坏活动。
10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为消除官兵的顾虑、维护民族团结和地方秩序、迎接人民解放军入疆,发布《告全疆将士书》,积极宣传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1949年12月起义部队整编后,先后任第22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领导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屯垦戈壁,挥汗荒原,创造出在戈壁滩上种植棉花、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建造城市等许多奇迹,使新疆逐渐走出落后贫困的古道,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农业示范区。
1982年9月在90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任。曾任湖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12月26日病逝于湖南长沙。
董其武——支持台抗日将士参加大陆阅兵
董其武(1899-1989),国民党陆军中将;从1933年长城抗战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12年间,他所属的傅作义部队对日进行大小战役近300余次。1936年,参与组织指挥绥远抗战,获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率部转战平绥一线,并与八路军紧密配合,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等。1949年9月19日率绥远军政人员起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
董百胜说,回望抗战,国共两党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还表示非常支持台湾抗日将士参加大陆阅兵。国共一同庆祝携手奋战的胜利,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光荣。
董百胜从小听父辈讲述曾祖父的故事,得知许多董其武将军亲身参与创造的历史。访谈期间,董百胜透露了北平和平解放后,董其武选择坚持驻守绥远、义不南撤的考虑。董其武从未把这一考虑公开,即使在他的回忆录《戎马春秋》也只字未提。
遗憾未能活捉板垣
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打响,董其武入晋作战,并参与了抗战初期华北方面的忻口战役。这场战役战争规模大,伤亡惨重,也是在此次战役中,董其武在敌攻我守的胶着态势中,釜底抽薪,出奇制胜地率领精锐部队,于夜间奇袭捣毁了敌军板垣指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