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画像
《荀子子道篇》论述的是孝悌之道,指子女应该怎么对待父母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荀子认为孝敬父母的孝道固然应该遵守,但这其实只是一个人很小的德行,顺从上级也只是人的中德,只有遵守道义才是真正的有道德,这是人的大德,也可以说这是“大孝”。
一个公认的孝子不服从命令的情形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如果服从命令那么父母就会有危险,如果不服从命令则父母则更安全,这种情况下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忠诚;第二种情况是如果服从命令,父母就会受到侮辱或者感觉耻辱,如果不服从命令,父母则会感觉很光荣,那么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很有道义的行为;第三种情况如果服从命令,就会变得如禽兽一般,不服从命令则显得谦恭有礼,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恭敬的行为。
因此不能以对父母的命令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地孝顺,有时服众是对父母不孝,而不服从是对父母真正地恭敬孝顺。文中还以孔子与其弟子的答问来对此进一步阐述,如同君主需要敢于纳谏的臣子一样,孩子也不能一味服从父母,合乎道义才是真正的孝顺与忠诚。
此外文章还论述了其他问题,如结尾段子路问孔子,君子为何没有忧虑,孔子说其实是心态问题,他说:“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这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得失很有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