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有哪些局限性

康德哲学有哪些局限性

康德的哲学思想并非是最完美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在他的哲学主张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康德哲学的局限性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康德头像

康德头像

康德哲学的局限性首先就是形而上学,而他思想上所导致的的形而上学的原因是他为了将理性主义的独断论和经验主义的怀疑论进行调和,从而把认识的终极对象解释为一种不可知的“物自体”,这样就导致了一种“不可知论”,而这恰恰就是其局限性,我们都知道,今天的主流的思想是“可知论”,他的思想是与之相悖的。

另一个方面是对认知的一个“范畴”的鉴定分析,他把认识当成了一个完全静态的结构,从而忽略了认识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世界是动态的,存在的只是相对的静止。在看的看来,则是完全的静止。对于他本人来说,并不认为自己的思想有什么局限性,他曾经在提到自己的思想时说过,“我的哲学所阐述的是纯理想的一个有机的结构体,当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着与之对应的功能,当你要调离这个职位,让其去扮演其他角色,就打破了世界的平衡状态。”

对于这一方面的探讨,恰恰是之后的哲学家们所研究的方向,也是后世对哲学,对世界认知的另一个全新的方面,从而也就证明了这两点就是康德哲学的局限性。

康德绝对命令是哪些

康德一直对哲学以及思想方面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尤其是在道德方面,他的许多理论和观点都是和道德相关的,他曾经根据先人的经验以及自己的思想总结出了三条道德准则,而后人将这些准则称为康德绝对命令,那么康德绝对命令有哪些内容呢?

康德雕像

康德雕像

康德绝对命令的第一条说的是要只按照能够称为人们心中普遍规律的准则来进行行动,这也是道德准则能够转变为普遍化的一个重要要求。这个命令的绝对性在于是必然会发生的,而不是人们行动的前提,更不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而是必须要符合规律的普遍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做什么就变成了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所以才可以被称为是绝对命令。

而康德绝对命令的第二条是不管是谁都不可以将自己和别人看成是一个工具,相反的是应该将自己永远当做最后的目的。这就是道德方面的一些质量要求了,是从第一条中推断和衍生出来的,人们都应该将自己的本身看成是最后的目的,是有价值的,按照第一条的普遍化来说,人们也应该将其他人当做一个真实的存在目的。

第三条康德绝对命令说的是所有的准则都应该通过法律的形式得到确认,并且和人们的目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整体方面应该对所有的准则有一个完整的定论。实际上也可以说成是意志上的一种自律行为,人是制定准则的人,同时也是实行的人。而人要求其他人遵守准则,那么他自己也应该遵守。

康德的美学思想是哪些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古典哲学的开创者,是唯心主义与康德主义的开启者,在西方思想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那么康德的美学思想又有哪些内容呢?

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在对美的分析方面,二是在对崇高的解析方面,三是在对艺术美的讨论上。

在对美的分析上,康德认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万物都有其美的地方,而人的美在于心灵。美是人心的影射,而道德是人生存的工具。美是艺术瑰宝,能让人拥有细致入微的性格,越是细致,他的世界观就越开阔,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美本身没有魔力,美的创造来自其内心高尚的道德动机,而这种动机被人道主义化了。这种人道主义化了的高尚的道德动机充满了对人个体的尊重,所以美才能够体现道德的纯洁和人道主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