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的场景一直盘旋在荆轲的脑中,曹沫第二即将诞生。图穷匕见时,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纆抗之”,想拉住嬴政,把匕首架在其脖子上,逼嬴政就范。然而,荆轲失败了,嬴政的袖子太长了,他还没靠近目标,袖子就被他扯断了。事情就坏在这上面,若荆轲直奔主题,把匕首直接刺向或掷向嬴政,嬴政根本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战机稍纵即逝,上策不成走下策,但一切都晚了。嬴政受到惊吓后,跑得比野马还快。气喘吁吁的荆轲,被嬴政趁机一剑斩掉一条腿,成了废人。荆轲瘫在地上,最后来了个孤注一掷,结果有气无力,把匕首掷偏了。死到临头,荆轲自嘲似的说了一句话,“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这是一句实话,道出了荆轲此行的真正目的,不是行刺,而是劫持,不是杀人,而是为了一纸随时都会被撕碎的保证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荆轲被乱刀砍死。没有刺客的果断,没有必死的决心,没有过人的剑术,荆轲还未入秦时,就已经注定要失败,而且是完败。荆轲最终毁在他的书生气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