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这位公主不简单 把李隆基往死里逼(2)

  因此她秘密派人监视李隆基,一见他有什么言行上的不当,她就立即向她哥哥李旦告黑状,并且让人到处散播谣言,“当今太子品行不端,而且不是皇帝的嫡长子,他不应该做太子的位子”。一段时间搞的李隆基非常被动。

  2、政变,又见政变

  当大臣向唐睿宗李旦汇报工作的时候,他经常说的话是,“征询过公主的意见了吗?”如果得到肯定回答,他又会追问一句,“三郎(李隆基排行第三)知道这件事情了吗?”再次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才会最终做出决断,以此看出,这两人对朝政都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李旦使用的年号有“太极”和“延和”,事实也确实如此,为了追求和平共处的目标,他大耍太极拳,每当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起冲突时,他多数是宽慰太平公主,批评自己的儿子。

  随着两人的冲突越来越多,太平公主企图将李隆基从太子位置上拉下来马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她派人秘密联络宋王李成器,打算拥立他做太子,可惜李成器根本不上她的船,他不想重演“玄武门之变”中兄弟相残的悲惨局面。

  太平公主依然不死心,不断鼓动自己亲信的大臣向李旦建言更换太子,同时,自己经常出面向李旦施加压力。

  公元712年,太平公主决定给李旦来个狠点的建议,迫使他早下决心,她安排一个懂得天文星象的人向李旦进言:“最近时有彗星出现,这是革新之兆,象征帝王的紫微星极其护卫星座均有变化,也预示着皇太子将登基为帝”。

  看吧,再不换太子,你儿子马上就要抢你的位置了,可惜李旦的决定让太平公主等人大跌眼镜,这位一生三让皇位的皇帝听完之后立刻表示:“朕决心已定,只有立即将皇位传给有德行的人,才能避免灾祸。”

  我去,不带这样玩的,太平公主等人立即苦苦相劝,皇上你干的好好的,千万别想不开啊,大唐社稷离不开您啊。

  只见李旦继续说道:“三哥中宗在位的时候,朝中奸佞擅权,上天屡有示警,朕向三哥建议传位给贤明的皇子,从而避免灾祸,三哥没同意,还批评了朕,害的朕几天睡不着觉,朕当初既然可以劝三哥禅位,现在到了自己头上,却怎么能做不到呢?”

  没过多久,他便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位成为太上皇,不过一些军国大事,他还是会亲自过问。

  恼羞成怒的太平公主知道现在指望不上自己的四哥李旦帮忙了,她开始紧锣密鼓的策划废黜李隆基的行动,谁知,革命队伍里出现了异己分子,想想这也很正常,那时候反对太子,很多人还能指望着改朝换代搏个从龙之功,现在图谋推翻当朝皇帝,这个风险系数一下子高了很多,收益没见提高,风险却加大了很多。

  这个异己分子向皇帝李隆基告发太平公主准备发动叛乱,已经有了一次政变经验的李隆基立即召集自己的亲信商议,歧王李范、薛王李业等兄弟主张先下手为强,立刻行动抓捕太平公主及其核心党羽,实施果断狠厉的斩首行动。

  “先天政变”(此时的年号)爆发,李隆基亲自率领太仆少卿李令文、内侍奉高力士、将领王毛仲及三百多骑兵将太平公主手下的核心骨干捕杀殆尽,防范不及的太平公主逃入寺庙避难,得知消息的太上皇李旦亲自出面向儿子求情,留太平公主一命,一向孝顺有加的李隆基深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他婉拒了父亲的求情,下令将太平公主赐死,这次政变处死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数十人,算是在历次政变中流血较少的一次。

  厌倦权力斗争的太上皇李旦从此不问世事,朝中的局势趋于稳定,大唐王朝在青年皇帝李隆基的带领下,昂首阔步的进入了杜甫诗中所神往不已的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市。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