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简介来历
节日名称: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节日时段:每年夏末秋初。
“那达慕”,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作为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等娱乐游艺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集会。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那达慕大会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充满着浓厚的民族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那达慕又充实了更为广泛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已发展成为一种集祭祀庆祝、体育竞技、文化娱乐、经贸交流为一体的广大牧民的盛会。
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蒙古族人口为581.39万人,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用回鹊字母创制的,经过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已经规范化的蒙古文。
1206年,铁木真在各部落聚会上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1162-1227),建立了蒙古国。蒙古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历经七十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
早在13世纪初,蒙古族的首领们就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征服花刺子模后,曾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主要进行射箭比赛。后来,随着蒙古部落的逐渐强大,各部落在举办那达慕时,大都进行以射箭、赛马、摔跤(俗称蒙古“男儿三艺”)为主要内容的竞技比赛,并逐步成为传统那达慕竞技的固定形式。兴安地区的那达慕,在开幕、竞技等内容上保持了传统的习俗和内容。
在那达慕开始时,要举行声势浩大的献礼活动,并由蒙古族长者或地方官员朗诵祝颂词。
那达慕一般在每年夏末秋初举行。从季节上看,夏末秋初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正是家畜输出和贸易交流的旺季,因而那达慕又是蒙古族庆祝丰收的节日。从民族习俗上说,七八月份又是蒙古族传统习俗中“招福”的季节,在这一时节举行那达慕,表达着蒙古族人招福祈祥的心愿。
在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上,主要进行摔跤、射箭、赛马三项比赛。
摔跤,是蒙古族民间流传最广、也是蒙古族人最喜好的一种游戏。在古代,大草原上常以这种形式选拔英雄,蒙古贵族也常以这种形式选择女婿,因为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摔跤不仅是力量的展现,同时也是智力的较量。在摔跤时,竞技的勇士们身着钉满银钉、用牛皮制成的紧身背心,脖子上戴着红、黄、蓝三色绸布条做成的项圈,脚蹬蒙古靴,神情自信傲然,跳着鹰步舞,唱着雄浑高亢的出征歌出场,使出浑身解数,捉对较技,场面热烈壮观,精彩纷呈。
那达慕大会另一个重要项目是射箭比赛。弓箭最初是蒙古人的狩猎工具,后来用于部落战争。成吉思汗就是凭借他疾风骤雨般的骑射军队开辟、统一了他的疆域,《元史》即称蒙古族“用弓马之利得天下”。蒙古人自古崇尚弓箭,喜好骑射,把它视为男子汉的象征和标志,当作他们随身携带的武器和吉祥物。所以射箭成了那达慕大会的主要比赛内容。比赛时,只见一个个晓勇善射的勇士身着窄袖紧身袍,飞骑张弓搭箭,数发劲弩枝枝直中靶心,令人眼界大开。
赛马是那达慕大会上最牵动人心的节目。由于过去蒙古族大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马成了这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支撑,行军打仗、狩猎游牧、商贸交流甚至食品都离不开马。正是基于这种生产生活的需要,蒙古人从小就开始练习马术,精湛的驭马之术是每一个蒙古人特别是蒙古男人的生存之本。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在这样的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产生了赛马活动,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体育、娱乐项目。
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官办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半年、一年或两年举行一次,对竞技优胜者分别给予马、骆驼、牛、羊和砖茶、绸缎等物品的奖励。
在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上,通常还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不过时至今天,这些祭祀大多只是象征性地举行个仪式罢了。如今的那达慕已真正成为广大牧民自己的盛会,已不仅仅是原来的吃喝玩乐,由于融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每逢那达慕,牧民们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大会会场。绿色宽广的草原上,彩旗飘扬,车水马龙,场面极其壮观。牧民们喝马奶酒、唱草原歌、吃烤全羊、弹马头琴,通宵载歌载舞,让人何4金到的是真正的古朴热情和畅快奔放。可以说,今天的那达慕大会已经发展成草原劳动人民庆丰收、庆团结、庆胜利的欢乐节日盛会;发展成以民族体育比赛为主,兼有文化娱乐、艺术欣赏、信息交流、经济贸易等内容的多功能的文化体育盛会。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又称“那雅儿”,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每年的农历七八月间,草原上绿草如茵,羊肥马壮,穿节日盛装的蒙古族人民纷纷从各地汇聚一起,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集会。会期根据那达慕大会的规模而定,有的三五天,有的六七天不等。
那达慕大会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是古老而神圣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古代的祭敖包,故又有敖包那雅心之说。最早记载那达慕大会的是1225年用古蒙古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这篇石刻记载道:成吉思汗为了庆祝征服花刺子模的胜利,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他的一个侄儿在距离335度(音妥,成人两臂平伸的长度,每度约五尺左右)远的地方,竟然射中了目标。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提到过射箭比赛。后来,凡是牧马较多的部落举行那达慕大会时,都要举行赛马比赛。在蒙古族文学巨著《江格尔传》和《格斯尔传》及其他民间史诗中,都对赛马有过精彩的描述。摔跤则更为普遍,一般的那达慕大会,多以摔跤比赛为主。据研究,早在匈奴时代,这三项活动就已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娱乐和习武的手段。到了金代,对三项活动的优胜者给予奖励已形成了制度。
13世纪初,蒙古族的首领们每年举行忽力勒台(大聚会),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奖功惩罪等外,还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和摔跤中的某一项比赛。到了元、明两代,就把这三项比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男儿三项游艺为主要内容的那达慕。
当时的那达慕大会的祝词中说:“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慕,接连不断;蒙古族的大力士,整队上场。”14世纪末,记载蒙古族风俗习惯的文献中说:拼毯子、举行婚礼或射箭、赛马、摔跤等那达慕开始的时候,蒙古族长者都要举起盛满鲜奶的银碗和哈达,朗读祝颂词。如土尔特蒙古族射箭祝颂词是这样说的:“你擎起万钧弓呀,搭上了金色的利箭,引弓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到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啊!祝福你啊,你这生铜熟铁般的大力士。”由此可见,那达慕大会确实盛况空前,在蒙古族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清代时,那达慕大会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当时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相当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并对比赛胜利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但当时由于王公贵族的操纵,优秀骑手和摔跤手常被王爷征走,因而冠军常被王爷的摔跤手、赛马手获得。这些人遂沦为王爷的家奴和显耀威风的工具,那达慕大会也成了王公贵族争名夺利和寻欢作乐的场所。解放后,传统的那达慕大会成为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内容除体育、文艺表演外,还有表彰先进、物资交流、推广科学技术、举办各种展览等。20世纪80年代,那达慕大会已演变成为对外开放、交流的国际性重大集会,增添了对外贸易、旅游等新内容。那达慕大会越办越红火,越办越兴旺。
那达慕大会内容丰富多彩,但最吸引人的仍是传统的男儿三艺,即骑马、射箭、摔跤的比赛。
蒙古族人特别喜爱摔跤比赛,那达慕大会第一项往往就是摔跤比赛。摔跤比赛的仪式非常隆重,参赛者身穿传统的摔跤服,坎肩大多用皮革或多层帆布做成,缀有闪闪发亮的银泡或铜泡,脖子上围着鲜艳的饰物“江戈”,背上饰有铜镜或“吉样”图案,腰系红、蓝、黄三色围裙,下着白色肥大的裤子和绣有吉祥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个个威武雄壮。比赛开始时,这些彪形大汉们依照古代蒙古骑士的样子,挥舞双臂,跳着摔跤舞,口唱摔跤歌“布和干塔尔见!布和干塔尔见!”
(放出你的勇士!放出你的勇士!)以催促对方上场。选手们绕场一周,相互鞠躬致意后,比赛正式开始。每场比赛一般都是三四对同时进行,选手们先是低头瞪着对方,然后就像猛虎一样扑上去,双方你揪我拉,互不相让,都使出看家本领以图制服对方。比赛方式一般采用砍、绊、缠、推、拉等方法,不许抱腿和跪腿摔,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败。荣获全旗冠军的摔跤手被称为“纳钦”(雄鹰),受到人们的崇敬。
赛马也能吸引众多的观众。比赛开始前,骑手们身着华丽彩衣,腰扎彩带,头缠彩巾,在赛场上一字排开,并髻而立。只听一声号响,骑手们便扬鞭策马,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场面十分紧张、激烈。观众们则个个绷紧心弦,呐喊助威,欢呼鼓掌。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成为草原上最受人们赞誉的健儿。赛马结束,有专人唱颂马词,并往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洒奶酒或鲜奶。
射箭也是大会的主要项目。比赛前,射手们身穿彩色蒙古袍,背上弓箭,骑马到起跑线。待长者唱完射箭祝颂词后,号令一下,射手们便跃马进人跑道,他们娴熟地在马背上抽弓搭箭,对准靶心射去。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不断博得观众叫好,优胜者可获重奖。
今天,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蒙古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在那达慕大会上,人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力和美,尽情地抒发爱与追求,整个场面给人一种粗犷、奔放、热烈的感受,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勇猛、强悍、进取、奋发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他们崇尚威武雄健、力量和壮美的审美意识。
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夏、秋季节举行。
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圣。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1225年用畏兀儿蒙文(古蒙古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在这篇石刻中说:成吉思汗为了庆祝征服花刺子模的胜利,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他的一个侄儿在距离三百三十五度(音妥,成人两臂平伸的长度,每度约五尺左右)远的地方射中了目标。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提到过射箭比赛。后来,凡牧马较多的部落举行“那达慕”大会时,都要进行赛马。在蒙古族文学巨着《格斯尔传》及其他民间史诗,对赛马都有描写。摔跤则更为普遍,一般的“那达慕”大会,多以摔跤比赛为主。
元、明两代,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结合一起,从此形成男子三项“那达慕”大会比赛的固定形式。当时的“那达慕”祝颂词中说:“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慕,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14世纪末记载蒙古族风俗习惯的文献中说:幸毡子,举行婚礼或射箭、赛马、摔跤等“那达慕”
开始时,蒙古族长者举起盛满鲜奶的银碗和哈达,朗读祝颂词。祝颂词有“那达慕”祝颂词、射箭祝颂词等多种。如土尔rz,特蒙古族射箭祝颂词中说:“你擎起万钧弓呀,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犹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二一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啊!祝福你啊、生铜熟铁般的大力士”。从上述记载以及其他民间故事史诗对“那达慕”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当时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相当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韭对比赛胜利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但当时由于王公贵族的操纵,“那达慕”会上经常由王爷的摔跤手、赛马手和射箭手获得冠军。
按蒙古族的传统习惯,“那达慕”大会历来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大会,参加摔跤一赛的五百一十二人,马三百匹左右,会期七至十天;中型“那达慕”大会,摔跤手二百五十六名,马一百至一百五十匹,会期五至七天,小型“那达慕”大会,摔跤手一百二十八名或六十四名,马三十至五十匹左右,会期三至五天。
解放前的“那达慕”大会实际是封建王公、贵族、牧主和奸商寻欢作乐、敲诈盘剥的场所,解放后才真正成为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旗,一般都在秋高气爽,水草丰茂,牲畜膘肥体壮的七、八月间举行大规模的“那达慕”大会。届时,各地农牧民欢天喜地的聚集一起。人们互致“赛努!”“勃依赛努!”(你好!您好!)的吉祥问候。
会上,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拔河、歌舞表演及物资交流等传统项目。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摔跤,一被定为男儿“三艺”’<即骑马、射箭、摔跤)之一。参加者身穿传统的摔跤服,坎肩大都用皮革或多层帆布做成,缀有闪闪发亮的银泡或铜泡,下着三色短裙、绣花马裤和长靴。这些膀阔腰圆的青壮年,一进场先跳传统的摔跤舞,唱着摔跤歌,仪式过后,摔跤才开始。
摔跤规则规定,膝盖以上的任何部位着地都算失败。比赛不限时间,不分民族和地区,不分体重,不限场地大小,一跤定胜负。摔跤手获得胜利,就在胸前挂一条彩色布条,全旗夺冠的摔跤手,被人们称为“纳钦”(即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