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范晔的着作有哪些 范晔四知是怎么回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范晔-范晔的着作有哪些 范晔四知是怎么回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范晔的着作有哪些 范晔四知是怎么回事
范晔的着作
范晔是我国南朝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因此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他天赋极高,很快就在文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420年的时候,他因为才华出众,声名远播,只有二十二岁的范晔便被当时的彭城王刘义康所征召,担任了冠军将军和秘书丞的职位。此后虽然遭到过贬官,但很快便再次被启用。不过范晔的结局比较悲惨,他因为参与刘义康谋反一事而被诛杀,时年四十八岁。他一生最重要的着作是史学巨着《后汉书》。
范晔-范晔的着作有哪些 范晔四知是怎么回事
范晔的《后汉书》
范晔所编写的《后汉书》一共分为了十纪、八十列传。之后由西晋时期的史学家司马彪续编了八志,由此成为了流传到现在的《后汉书》。全书的时间从东汉建立者光武帝一直到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为止,可以说是完整记述了东汉从创建一直到衰落的全过程。《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在编写的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朝的主要特点,在帝王纪之后曾加了皇后纪,这是因为在东汉时期一共有六个太后临朝称制。范晔把他们的事迹写写成纪的形式,可以准确反映这一阶段的政治特点。此外,《后汉书》还新增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方术传》、《逸民传》和《列女传》等七个传记,这些也都是东汉时期岁特有的一些任务和现象。这本史学着作结构严谨,用词准确精炼,和《事迹《、《汉书》、《三国志》一起被后世并称为“前四史”。
除了《后汉书》之外,范晔的着作还有《和香方》、《杂香膏方》等着作,不过都已经失传了。保存到现在的只有《后汉书》、《双鹤诗序》和《乐游应诏诗》。
四知范晔
范晔是中国古代南北时期南朝宋的史学家。他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尤其是在史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让人惊叹。着名的史书《后汉书》就是他所编写的,该着作不仅结构严谨,用词精炼审慎,而且还广泛吸纳了其他史书的优点,因此他的这本着作也和《史记》、《汉书》、《三国志》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主要记述了从汉光武帝开始一直到汉献帝时期的主要历史,其中比较有名的典故有讲述东汉名臣杨震的典故的“四知”等。
范晔-范晔的着作有哪些 范晔四知是怎么回事
典故《四知》的主人公杨震画像
“四知”这个典故主要体现了杨震清正廉洁的一面。当时的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一个十分贤能的人,于是便派人去征召他。并推荐他为秀才。此后杨震因为政绩突出,而多次得到升迁,一直做到了荆州此时和东莱太守的职位。一次在他赶赴任职的州郡时,经过了一个叫昌邑的地方,而他从前举荐过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好在这里担任县令。王密于是便来拜访杨震,到了晚上的时候,王密拿出十斤银子想要送给杨震。但是杨震说道:“我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现在是夜里没人会知道的。杨震却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你知道,我也知道,怎么可以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了之后羞愧地走了。之后杨震调动到涿郡担任太守。他十分清廉,不肯接受私下里的拜见。他的子孙经常吃蔬菜,出门也是步行。他的一些朋友想要让他为子孙置办一些家产,杨震没有答应,他说:“让后世之人称呼他们为清官的子孙,把这个称号送给他们,不是很好吗?”。这就是一代名臣杨震的作风。
这个典故出自范晔的《后汉书》,正是因为里面的记述,让我们知晓了杨震这样一个两袖清风的贤臣。
范晔 后汉书
提起范晔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对此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提起《后汉书》这本史学巨着,相信对历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而这本被后世之人和《史记》、《汉书》、《三国志》一起被称为“前四史”的史学巨着就是出自范晔之手。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27319.html
以上是关于范晔-范晔的着作有哪些 范晔四知是怎么回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