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国号 力主挖十三陵的历史学家

目录导航:

  1. 朱元璋国号
  2. 力主挖十三陵的历史学家
朱元璋国号

大明。

根据吴晗先生的考证,朱元璋国号“大明”主要有两个原因:

1 大明的意义出于明教。明教本有明王出世的传说,经过五百多年的民间传播,成了众人皆知的预言。韩山童,刘福通在河南起义后,朱元璋一度向小明王政权称臣。后害死小明王,继之而起国号大明。

2 朱元璋部下分红巾军和儒生两类。红巾军早年追随韩山童,刘福通,彭莹玉等明教领袖都是明教徒,他们自然赞成用国号大明。
对儒生来说,虽然他们不信明教,但认为明是光明,分开是日月,古代的祭祀礼制相符。而且,明朝起于南方,拿阴阳五行来说,南方为火,神是祝融;北方为水,神是玄冥,当时蒙古政权起于北方,正好应了阴阳五行相克的道理
再则,上古神话中也有“朱明”一说,正好又应了皇帝的姓氏。

大明。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

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后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

相传,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又称皇明,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而南京大学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另有观点认为,明朝国号出自《周易·乾·彖》“大明终始”,与元朝国号同出一典,象征元、明之间正统嬗替。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他先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的口号名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攻占元大都(即北京市),元惠宗北逃,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之后朱元璋又相继消灭四川的明夏和云南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辽东的纳哈出。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的军队。

力主挖十三陵的历史学家

郭沫若、吴晗等历史学家发掘帝王陵墓的计划,一开始就遭到考古学界人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当前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成熟,难以对帝王陵墓进行妥善保护 。无奈反对者人微言轻,难以阻止郭沫若等人。郭沫若、吴晗等人本来要发掘的是明十三陵中的长陵,即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墓。但由于长陵发掘难度太大,考古队决定先拿定陵练练手,之后再挖长陵。万历皇帝就这样躺了枪,而朱棣则幸运的逃过一劫。

但是以中国当时的文物保护手段而言,这无异于一场灾难。虽然定陵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但在定陵地宫打开的一瞬间,更多的尘封了数百年的丝织品和珍贵字画立刻氧化,还没等采取措施便灰飞烟灭。考古组为了迎接上级领导检查工作,在打扫卫生时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扔下了山崖。而他们的尸骨也在之后的著名运动中被人挫骨扬灰。定陵的失败并没有让郭沫若放弃长陵,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度提出挖掘长陵,遭到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