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古代砍下来的首级怎么保存
- 力主挖十三陵的历史学家
- 中国古代酷刑:点天灯,凌沢。到底是什么
- 古代被斩首后的头颅都去哪了
放干血,用石灰和盐或酒精腌的了,战场上一般是就地取便,视具体条件而定。风干后插在木杆上;串在麻绳上;或是装在比较透气的麻袋里来运输。砍了那么多又不想随便丢就堆个金字塔留念,号为“京观”或“武军”。《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潘党请收晋尸,筑为‘京观’,以彰武功于万世。不怕麻烦又想得瑟的可以剔掉肉搪上瓷当夜壶,比如赵襄子拿智伯脑袋当溺器。至于荆轲是怎么把樊於期脑袋“函封之”的,我查遍史料无果,简单推测是准备个方匣子,把头放进去,灌满石灰或者盐,然后盖上盖。
力主挖十三陵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吴晗等历史学家发掘帝王陵墓的计划,一开始就遭到考古学界人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当前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成熟,难以对帝王陵墓进行妥善保护 。无奈反对者人微言轻,难以阻止郭沫若等人。郭沫若、吴晗等人本来要发掘的是明十三陵中的长陵,即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墓。但由于长陵发掘难度太大,考古队决定先拿定陵练练手,之后再挖长陵。万历皇帝就这样躺了枪,而朱棣则幸运的逃过一劫。
但是以中国当时的文物保护手段而言,这无异于一场灾难。虽然定陵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但在定陵地宫打开的一瞬间,更多的尘封了数百年的丝织品和珍贵字画立刻氧化,还没等采取措施便灰飞烟灭。考古组为了迎接上级领导检查工作,在打扫卫生时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扔下了山崖。而他们的尸骨也在之后的著名运动中被人挫骨扬灰。定陵的失败并没有让郭沫若放弃长陵,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度提出挖掘长陵,遭到否决。
中国古代酷刑:点天灯,凌沢。到底是什么点天灯在古代点天灯也叫倒点人油蜡,是一种极残酷的刑罚,把犯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包裹,再放进油缸里浸泡, 入夜后,将他头下脚上拴在一根挺高的木杆上,从脚上点燃。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600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处死罪犯,方算行刑成功!
古代被斩首后的头颅都去哪了在古代,当某某犯了死罪贝砍头处决后,头颅的去处一般是两个,一个是还给家属,另一个是关在城墙上示众。
还给家属后,家属会请专门的皮匠把头缝在尸体了,然后下葬。如果挂在城墙上,那可就不许家属收尸了。能挂在墙上的,绝对是罪大恶极的江洋大盗或者是贪赃枉法的狗官。
但造反谋逆的就判千刀万剐的凌迟了,尸体都留不下来。
被他的家人领回去了。一般来说,古代平民被斩首后,就算悬挂城楼示众,时间也很短。除非罪大恶极之人,时间会久些。
古代刽子手,会刻意将被斩首人员的头颅放进木箱。让其家属拿钱领回。从而获得一笔不菲收入。而且死者家属还要花些钱给吏卒,才能最终把死者头颅领回家中,然后缝合在尸体上一起下葬。
最惨的也有无人来认领的,最后被扔进荒山野岭,任由野兽吞食。
1,刽子手把头颅留作赚“外快”的工具
古代人比较讲究留全尸,即使身首异处,最后也要将头取回来和身体一起下葬,才能叫真正的入土为安,进入投胎转世。不过这人头也不是想取就能取的,死囚的家属如果想取回头颅,首先得过刽子手这关。也就是拿钱去找刽子手买,一般来说,普通死刑犯的人头也没有别的用途,刽子手也不会太黑,家属只要给些钱刽子手就将人头交还了。
当然,如果死囚的家里比较富裕,也可以提前贿赂刽子手,有实力的刽子手会在行刑时让死囚的颈部留些皮肉,这样也算是保留了全尸。
2,集中掩埋处理
古代的死刑犯并不是判一个斩一个,而是挑选时日集中处刑,也就是我们说的“秋后问斩”。在集体处置后,并不是所有的头颅都会有家属来认领,对于那些无人要回的头颅,留着也没什么作用,通常会在野外挖个坑埋掉了事。
3,示众
对于那些穷凶极恶的匪徒,或者是谋反叛乱的罪人,他们的头颅刽子手是无权自行处理的,一般来说这些人的头颅在被割下来后会立即游街示众,随后装进笼子里高挂在城门之上,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除了用来警示老百姓,高挂示众也可以当做一种“诱饵”。一般来说头领被处死,手下很可能前来盗走其头颅,官兵可以埋伏在附近,正好将其余党一网打尽。
示众的方法有许多,除了高挂,还有一种方式叫“传首九边”,也就是把头颅传至全国各地轮番“展览”,这些头颅生前一般都是朝廷高官大将,把他们的头传往各地,更多的是为了震慑警示各地的官员。
4,制作生活用品
用人的头盖骨当杯子用,听起来就毛骨悚然,但实际上在古代却真有这种事情发生。
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境内的涧沟遗址中,曾出土了六个头盖杯,根据切口处判断,这些用头盖骨做的杯子,应该是在受刑者活着的时候直接用利斧劈下来的,这也是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头盖骨杯,到了商朝时期,这种用敌对部落的人头骨当杯子的情况更加常见。
《史记》中也曾记载过,赵襄子在攻灭智氏之后,将智伯的头涂上漆,制成了饮酒器具。
而清朝的康熙帝也曾命人将贪官程金山的头制成骷髅杯。
用人的头骨盛酒喝,想想就难以下咽,但古代那些帝王首领却是以此为乐。如果你觉得中国这些帝王的口味已经够重,那可就错了,跟西方比起来,这些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
第一种归宿,就是示众,示众也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像影视剧那样挂在城墙上或者挂在高处,总之就是让人第一眼就看见。第二种情况,就是传下去,让众将士或者百姓看,起到一个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效果。第三种情况,就是直接弃市,说白了就是丢在斩首的地方,至于是被狗吃了还是被别人捡走了,那就看运气了。
第2种归宿就是做成京观,这种情况常常是战争期间。说白了就是将敌人的首级尸身收集在一起,封土做成一个高冢,既炫耀了自己的强大战功,也给敢于来犯的敌人起了一个警示作用,让敌人胆寒,不敢再来跟自己作战。
第3种归宿就是被做成各种器皿或者收藏品。比如说南北朝时候,北齐的开国皇帝就将自己的爱妃薛嫔做成了人骨琵琶。南宋的皇帝宋理宗,死了之后头颅还被做成了骷髅碗,也可以说是可悲可叹了。
斩首后的首级都会密封起来,将首级和犯人的家属信息,犯罪过程一起保存三十年。在此期间,如果家属对案件的审理有任何异议,可以申请重新审决。这时候,官府就会将案件重新拿出来,作出决定。如果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人有异议,三十年后,就将人头丢进海里。古代对死后身体是否完整很在意,明朝这条规定不知道是谁提出的,让我对感觉那时的统治阶级有些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