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西周分封制的起止时间
- 武王伐纣的时间经过结果
- 西周的灭亡时间
- 西周著名典故
- 周国灭商的战役
- 商和西周各采取了怎样的制度
- 殷商四大诸侯的下场
- 西周什么时候灭亡
分封制是从周朝开始的。
在周以前的诸侯都是然形成的部落,大的部落首领就成了中国最古老原始的贵族诸侯。从周开始,因为它是趁着纣王带着军队出去平叛的机全,鼓动其它诸侯和一些小部落联手推翻了商朝,但由于其本身实力并不足以镇压天下,于是它就采取分封天下诸侯的方法还换取其它势力支持他称王。
在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看出分封制的害处,于是就废除了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再后秦末群雄逐鹿,楚汉争霸,终于把中国最古老正统的贵族都杀光了,最后一个平民混混刘邦一统天下。那时剩下的贵族也已经元气大伤没有实力了。
周朝初期
西周分封制的时间是从周朝初期开始的,西周建立以后,周武王姬发和其弟周公旦辅政期间先后两次大规模实行分封。
分封制结束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此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质不完全相同。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春秋战国时,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的时间是从周朝初期开始的,西周建立以后,周武王姬发和其弟周公旦辅政期间先后两次大规模实行分封。分封自己的子弟姻亲和异姓贵族,到指定的地点建立起西周的属国,统治当地的部落和人民,这叫做“封建亲戚,以藩屏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分封制。
春秋时期,随著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後,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西周分封制的时间是从周朝初期开始的,西周建立以后,周武王姬发和其弟周公旦辅政期间先后两次大规模实行分封。分封自己的子弟姻亲和异姓贵族,到指定的地点建立起西周的属国,统治当地的部落和人民,这叫做“封建亲戚,以藩屏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分封制。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种制度都不会凭空产生,都必然有诞生的社会根基和土壤。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就面临着如何构建国家治理结构以及更好地维护周王室统治的问题,到了他儿子的时候形势更加严峻。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实行分封制。内容为: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服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
2.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
武王伐纣的时间经过结果武王伐纣是商朝末年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伐纣成功之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中国从此建立了长达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比商代更高,并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武王伐纣的五百多年后,作为商族后裔的孔子,面对辉煌的周朝,这样倾心表达对灭掉他祖宗之国的周朝的认同:“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西周的灭亡时间西周灭亡于公元前77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被迫将都城迁犬丘(陕西兴平东南)。周厉王前后, 私有土地日益发展, 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 王权从此衰落。周宣王不籍千亩, 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的崩溃。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上把平王东迁之前称之为西周,西周从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
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周成王时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并在此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
西周著名典故1、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2、宠幸褒姒。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非常宠爱。后来,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最终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后来周幽王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因周幽王太过宠幸褒姒,认为祸患已经形成,谁也无法改变,西周必会灭亡。最终西周果然灭亡。
3、昭穆嬉游。昭穆嬉游的昭穆指的是周朝时期的两位君主,周昭王和周穆王二人。这二人喜欢游山玩水,到全国各地去游玩,传说周穆王曾经还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由于这两人在位期间不理朝政,导致周朝国力衰落。
4、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道路以目、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1年(一说公元前842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
5、昭王南征。昭王南征,指的是周朝时期,周昭王对楚或荆发动的战争。见于文献记载,并得到青铜器铭文的验证。西周早期,在江汉地区的虎方和荆楚始于周人分庭抗礼,公元前980年,(昭王十六年),周天子一怒之下,率领大军,涉黄河,渡汉水,跨过长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战果,打击了楚国的东进势头。
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是西周初商王畿地区的三位统治者叛乱的事件。武王灭商后,分商王畿为三部分,设三监治理。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 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周国灭商的战役武王征商的战役是牧野之战。 介绍: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具体过程:公元前1046年1月28日拂晓,联军进至牧野。《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 。子辛惊闻周军来袭,因此时商军主力远在东南地区,无法即时征调,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根《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诗经·大明》 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逸周书·克殷》记载 :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迅速崩溃。子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子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 影响: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伐纣成功之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中国从此建立了长达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比商代更高,并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商和西周各采取了怎样的制度商朝和西周在制度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实行封建制度,分封诸侯,并且制定了礼崩乐坏的制度。
商朝和西周的政治制度也有所不同,商朝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而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制。此外,商朝和西周在经济制度和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商朝以青铜器为主,而西周则以铁器和青铜器并用为主。在文化方面,商朝和西周的文字、音乐和舞蹈等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和特点。
1、夏商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一套以宗法制为首的由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巩固国家统治,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1、夏商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背景:约公元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过程:禹死启继,并传位于后代。
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2、西周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
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暂的政局动荡。为了进行有效的统制,西周实行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传播了周文化,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文化。
2.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权力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含义:通过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内容:通过血缘关系,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殷商四大诸侯的下场一、东伯侯姜桓楚
东伯侯姜桓楚为人正直、刚强,是商纣天下八百镇诸侯之首,被封为东伯侯,是纣王之原配夫人姜王后的父亲,总镇东鲁二百路诸侯。纣王将姜桓楚诱骗到朝歌后,诬陷姜桓楚谋反,姜桓楚正色大骂纣王,历数纣王之罪过。纣王大怒,将他巨钉钉住手足,乱刀碎剁,醢尸而亡。姜子牙岐山封神,封其为帝车星。
二、南伯候鄂崇禹
南伯候鄂崇禹,总镇南方二百路诸侯。纣王将姜桓楚、姬昌、鄂崇禹、崇侯虎等四大诸侯骗入朝歌,诬告姜桓楚谋反,鄂崇禹为了救姜桓楚,直言进谏,纣王震怒,下令将其枭首。姜子牙岐山封神,封其为天马星。
三、西伯侯姬昌
姬昌,武王之父,作为西伯侯治理着西岐。精通术数,重演伏羲算卦。虽然小说《封神演义》并没有对其封神,但是其次子姬发,灭商建立西周并成为开国君主,成为人皇。而其长子伯邑考被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已是荣耀至极。
四、北伯侯崇侯虎
北伯侯崇侯虎,统领北边两百诸侯,对纣王言听计从,摘星楼和鹿台的修建者。
姬昌起兵造反时声称北伯侯是乱臣贼子,他要清君侧。
周文王便休书一封给了崇侯虎的弟弟黑虎。黑虎看不惯商朝的暴政,不想让崇侯虎助纣为虐,崇黑虎将其擒获交于周文王。黑虎将侯虎送至周营,只见北伯侯的妻子女儿都已经在那儿了。周文王有些不忍心杀害崇侯虎,还是姜子牙下的斩首的命令。崇侯虎斩首后被封为了大耗星。
西周什么时候灭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宣告西周已灭亡,东周开始。
西周(前1046~前771年),从周武王灭商到周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历经2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