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瓷字笔顺笔画顺序
- 元釉里红主要特征及烧成年代
- 山东博物馆有哪些文物值得看
- 青岛历史博物馆中的文物
瓷字笔画顺序:点、提、撇、横撇/横钩、撇、捺、横、竖提、横折弯钩/横斜钩、点
有关词语:
套瓷 [ tào cí ]拉近乎,搞好关系。
洋瓷 [ yáng cí ]搪瓷。
瓷仙 [ cí xiān ]瓷器的人物造像。
青瓷[ qīng cí ]不绘画只涂上淡青色釉的瓷器。
瓷罂 [ cí yīng ]盛酒浆等用的陶瓷容器。
土瓷 [ tǔ cí ]指质地较粗的土制瓷器。
元釉里红主要特征及烧成年代景德镇落马桥窑场白瓷的制作工艺在元代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南宋末元初,落马桥窑场仍部分沿用南宋时期高釉灰的配釉技术,生产胎体轻薄、釉面光亮青白瓷,同时也开始尝试用新的碱钙釉配方生产釉面较乳浊的青白瓷和灰青瓷;到了元代早期,新出现的碱钙釉配方已完全取代了南宋时期的配釉技术。宋元交替时期的这次变革可能与景德镇地区宋末元初短暂的社会动荡以及入元以后的“北人南迁”和“北匠南调”所带来的北方制瓷工艺有关。从元代中期开始,在低釉灰配方的青白釉基础上,落马桥窑场开始采用一种高Na2O含量的原料来生产卵白瓷这一新品种,并不断摸索和完善卵白瓷的制作工艺,到了元代晚期,卵白瓷的釉料配比已十分稳定。元代中晚期的这次变革可能与落马桥窑场开始贡御和接受官府订烧有关。到了元末明初,落马桥的制瓷工艺再次发生了重要变革,前一阶段低CaO且高Na2O含量的釉料配比已经不见,所生产的青白瓷产品釉料配方波动异常巨大,制瓷技术非常不稳定,这可能与元末战争导致的落马桥窑场工艺失传、制瓷工匠流失和原料供给的不确定性有关。
元代釉里红与青花是同工艺造型,同窑工匠,彩画匠师,也是出自同一匠师所绘画,都是元人画风格,绘画技巧高超笔法,用笔有功力,能看到彩料厚实功底,不虚描画,图釉里红五爪龙与馆藏青花五爪龙(河南博物院藏)河南省荥阳县楚村明周惠王墓出土品,都能看到元人绘画风格,拙意实写,画笔用厚料彩,
釉里红三足薰香炉,与馆藏品青花三足薰香炉,都是同窑工匠所烧造,风格造型是同窑工匠所造出。
釉里红菩萨观音塑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敦厚菩萨观音座像。元代艺术造像巅峰之作。与景德市馆藏品相俑,窑址出土,釉里红相俑,都是元人造像艺术写照,铜红釉里红彩料厚,卵白釉,釉厚质细。
元代釉里红彩料厚彩,在同窑烧成器物,出现不同色阶,有深浅,红褐色,白釉有青白和卵白。铜红在高温下自然产生晕散,产生出不同红褐色,色阶,红褐色深浅色阶变化。体会谈谈,同赏说说。
山东博物馆有哪些文物值得看山东博物馆是中国的一家省级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以下是一些山东博物馆中值得参观的文物:
1. 孔子文化展区:展示了与孔子相关的文物,包括孔子像、孔庙遗物、经典文献等。
2. 齐鲁文化展区:展示了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遗物,如青铜器、陶瓷、书画作品等。
3. 楚文化展区:展示了楚文化的文物,包括楚墓出土的玉器、器物、漆器等。
4. 唐宋文化展区:展示了唐宋时期的文物,如唐三彩、宋瓷器、佛教造像等。
5. 陶瓷馆:展示了各种陶瓷器,包括青瓷、白瓷、粉彩瓷等。
6. 书画馆:展示了山东地区的书画作品,包括名家手迹、绘画作品等。
青岛历史博物馆中的文物青岛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北魏石佛造像
在青岛市博物馆西区一楼大厅里有两尊北魏时期的石佛造像静立中央,神态安宁,身姿飘逸,是青岛市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
两尊佛造像身高约一丈八尺(约今 6 米),俗称“丈八佛”,每尊重约 30 吨。两尊佛像造型基本相同,头作高肉髻,是修行道行高深的象征。
面型削瘦适中,深目高鼻,面带微笑。内着僧袛支,束带结于胸前下垂,外着褒衣博带式正披,衣纹断面呈“V”字形。赤足立于莲花座上,莲花瓣呈尖头状,下设方形须弥座。
两尊佛像的手势,都是右手上扬,施无畏印,表示佛无所畏惧、庇护众生;左手下垂,掌心向外,施与愿印,表示佛满足众生的愿望,普度众生。
这两尊佛造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杰出之作,对研究北魏时期国家的社会政治、宗教和石雕艺术史以及山东历史文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青岛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宋钧窑鼓式洗
青岛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宋代钧窑鼓式洗,该洗为 1965 年 12 月 27 日入藏青岛市博物馆,是三大镇馆之宝之一。洗直口,浅弧腹,呈鼓式,平底,下有三兽足。外口沿下和近底部分别饰有两周等距离的乳钉纹,上周二十个,下周十八个。
器胎体厚而匀称,釉层肥厚滋润,通体内外施釉,洗外壁釉层肥厚呈玫瑰紫色,器内施天蓝色釉,上有蚯蚓走泥纹及桔皮纹。器底褐釉的斑驳古拙与绚丽莹润的釉光形成鲜明的对比。器底一侧清晰可见刻有“一”字款,笔道遒劲,荡漾出独特的时代气息。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位于河南省禹县神垢镇。钧瓷是宋代青瓷系创烧的窑变新品种,开创于北宋初期,盛烧于北宋晚期。钧窑以其坚实的胎质,古朴的造型、绚丽多姿的窑变釉,于宋徽宗年间被确定为专烧御用贡瓷。
钧瓷以氧化铜为主要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出玫瑰紫、海棠红、天蓝、天青、月白等釉色,特别是在通体天蓝色中,闪烁着紫色的斑块,如火如霞,极为美观。造型除日常生活用品外,陈列瓷也较为多见,如各式花盆、托、洗、尊等。
传世宋钧窑器底刻有“一”至“十”的其中一位数字,据《南窑笔记》记载:“有一二数目字样于底足之间,配合一付之记号也”。经考证,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也就是说底部刻有“一”字的洗是同类器物里尺寸最大的,且数字是器物配对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