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养德的出处 秦朝历史上为官最清廉的人

目录导航:

  1. 以政养德的出处
  2. 田吴炤(伏侯) 生平
  3. 春秋诸子百家有关廉政的著作
以政养德的出处

“以政养德”出自《论语·子路篇》,原文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为政者只有自身品行端正,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进而发挥道德感召力,实现良好政治秩序的追求。

政德,即为政之德,既指以德作为治国的原则,也指为官者应具有的德行。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中有“正德”二字(“正”通“政”,“正德”即“政德”),这是“政德”一词最早的出现。在实践中,历朝历代通过家训教化、学校教育、公文诏书、谈话著述、官箴劝诫等形式,传播政德思想,对国家治理产生了积极作用。

家训教化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家训有十余万种。家训的内容涉及修身处世、为学为政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大量政德教育的内容。如,诸葛亮告诫子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要求子女勤学、自律、重义、务实。

教育考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汉唐以来,无论官学、私学,均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科书。正己修身、清廉为官、重义轻利等价值观通过学校教育的经典研读和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内化为了即将入仕者的君子人格。此外,历代帝王也经常用策试、考试的方式促使为官者时刻坚守政德。秦代的《为吏之道》中就包含了要求官吏忠诚、清廉、审慎、喜善、恭敬的内容。汉代察举科目中包含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其要义就是“公、能、智、勇”等道德标准。唐代吏部有考功司,以“德义”“清慎”“公平”“恪勤”所谓“四善”来考核从政为官道德。

公文诏书

西周时期,周公吸取商灭亡的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修德配命”的观点。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修德性、行德政作为重要的价值目标。汉唐以来,很多皇帝诏旨及政府文告中都包含阐述君民关系、以民为本等德治理念,评品官员道德品行等政德方面的内容。比如,汉文帝《匈奴和亲诏》:“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陈情表》极陈孝亲之义。“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感动了晋武帝,也成为后世培养官员“孝”“忠”德性的教科书。

谈话著述

中国古代很多帝王重视德教,留下了大量教育官员修养政德的文字。《贞观政要》中有三分之一的篇章是记录唐太宗与大臣谈论政德的内容,既有对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等正向品德的阐述,也针对奢纵、贪鄙等负向品德展开讨论。史学著作、文学作品等大众文化扬善抑恶,也是官吏政德学习的重要渠道。许多史学著作,如《春秋》《史记》通过点评历史事件和人物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文学作品,如《诗经》中的许多诗篇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声、民意、民心,具有匡正时俗的功能。此外,中国特有的匾额和楹联也是传播政德的重要载体。上至皇宫,下至县衙的匾联,或申明施政宗旨,或以官箴劝勉,官员耳濡目染,受到教育。

官箴劝诫

“箴”,是规谏和告诫的意思。官箴最早是指官吏对帝王所进的箴言,据《左传·襄公四年》记载,周武王时,太史辛甲“命百官,官箴王阙”,即要求文武百官用箴言以诫武王过失。唐朝以后,官箴逐渐演变为官吏的道德及行为准则。官箴多阐述官员修养和从政经验,虽内容因作者经历会有所侧重,但政德内容必含其中。宋代吕本中的《官箴》、元代张养浩的《为政忠告》、清代陈宏谋的《五种遗规》、清代汪辉祖的《学治臆说》等著名的官箴中都有很多政德教育的内容。吕本中的《官箴》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张养浩在《为政忠告》阐述了包括从政自修、执政为民、为政清廉、施政有道、执政有节等政德思想。

田吴炤(伏侯) 生平

吴炤早年入两湖书院学习。

光绪二十四年(1898)留学日本成城学校。回国后,出任湖北自强学堂教习,湖北学务处帮办。二十七年(1901)随罗振玉出访日本考察教育,三十一年(1905)随清廷五大臣端方、李盛铎等人游历欧美等国,考察政治,研究教育,特留心于西学新政。回国后即撰有《考察教育意见书》。三十四年(1908)在日担任留日学生监督并使署参赞,协助罗振玉在日访书,成就斐然。辛亥革命后,出任沔阳、广济县知事、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


1. 田吴炤(伏侯)是一位中国东汉末年的名将和政治家。
2. 田吴炤出生于东汉末年,曾任豫州刺史和荡寇将军等职务,在汉末乱世中曾多次平乱,以其勇猛果敢、智谋过人而著称,深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
3. 田吴炤还曾与曹操交战,虽然未能获胜,但也展现了其出色的军事才能。
后来,他被朝廷任命为卫尉,但不久便因与宦官争斗而被废黜,最终被迫自杀。
4. 总的来说,田吴炤是一位历史上有一定地位的重要人物,其生平经历丰富,其勇武才智也为后人所称道。

祖籍湖北省江陵县。田吴炤为清末湖北省两湖书院高才生,受维新派教育之影响于1898年赴日留学两年,1902年乡试中举后,曾随清朝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及教育,1908年被派赴日本任留日学生监督及使馆参赞,1911年回国。后赴奉天省任交涉员,1915年秋调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职方司司长。

田吴炤(伏侯),字子绍,是中国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以下是他的生平详细介绍:

田吴炤于唐昭宗天祐三年(908年)生于蜀地成都。他家境贫寒,但是自学成才,受到了当时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杨邦乂的赏识和栽培。后来,他独立起家,成为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五代时期,政治动荡,内忧外患,田吴炤曾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三朝效力。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官场中深得朝野上下的赏识和支持,曾担任过后唐宰相、后晋参知政事等要职,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加强军备建设,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和稳定。

除了在政治上的成就,田吴炤也是一位文学家,以其才华和学术造诣备受世人推崇。他曾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尤其以其笔法雄健豪放、形象生动形象著称。他的代表作有《暴雨》、《赤壁怀古》、《金山行》等。

田吴炤晚年,因功名心未心满意足,而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认为自己不能亲手为国家出力,于是病死于家中,享年59岁。

田吴炤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田吴炤,字伏侯,是明朝朱权时期的军事将领。他曾经在朱权领导下,与明朝的反对者李自成进行战斗。田吴炤身材高大,勇猛善战,曾领军攻破北京西城门,并在潼关大战中表现出色。后来,他因为与其他官员存在矛盾,被朝廷贬职。最终,田吴炤在明朝崩溃前不久去世。

祖籍天门,生于荆州。1897年入两湖书院,因得张之洞、梁鼎芬赏识,留学日本成城学校,回国后充任湖北自强学堂教习。 1901年,任湖北学务处审定科帮办,同年底随罗振玉等赴日本考察教育。次年应乡试中举。1903年秋,任省城南路小学堂堂长。1905年随清廷五大廷出洋考察,回国后编有《欧美教育规则》,并著《考察教育意见书》,清廷赏以江宁候选道,任职于南京蚕桑学堂。1906年冬,以学部查学委员视学晋省。1908年10月,赴日本充任游日学生监督及使署参赞。 1911年任满回国。辛亥革命后任沔阻、广济两县知事,奉天交涉员。1915年起历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统计课课长、职方司司长。

春秋诸子百家有关廉政的著作

一、文字渊源

“廉,仄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廉”字本意厅堂的侧边,后引申为清正、节俭、严于律己。

二、思想流变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并将这个大任建立在个人道德基础之上,这就是“仁”。孟子从两方面发展了“仁”,即“性善论”和“仁政”。儒家思想的这种“仁”最终成为官员廉政的思想基础。而这一时期其他思想家也纷纷从不同方面阐释论证“廉政”。

廉与莲

(1)晏子

晏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尊称晏子,春秋后期齐国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思想、言行、事迹主要记载于《晏子春秋》中。晏子明确提出廉政概念并躬行不怠,其廉政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重民与爱民,另外他还提出了应重视人才、强调统治者自身的廉洁是廉政建设的中心环节。

晏婴

“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2)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又称老聃、李耳,春秋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共八十一章。包含着道家对于道的探讨以及对于德的思考。老子将官德思想物化,以水德、江海之德等阐释为官从政要善利天下、处下处后、不与民争利、清静寡欲、谦卑能容、无私仁爱的思想。

老子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老子·第五十八章》

(3)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的派开创者。其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他的言论编成《墨子》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墨子倡导的兼爱、利民、尚贤、节用等,是宝贵的官德修养思想。

墨子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墨子·修身》

(4)庄子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强调顺应自然法则,不以人的欲望强求自然,要安时而处顺,提倡修养内在的德行,全生保身。他的思想对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追求名利的思想是一种有力的反击。

庄子

“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庄子·齐物论》

(5)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从人性中不能产生自然的道德行为,必须通过后天的法治来进行约束,从而形成了以法为本位的官德思想,其最大贡献是将法律治理与道德治理结合起来。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篇》

(6)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秦国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组织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从“节欲”、“节俭”、“忠廉”等角度对廉政进行阐述。

吕不韦

“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富贵而忘其辱。”——《吕氏春秋·忠廉》

(7)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哲学家。他比较各国变法得失,对已有的法家思想加以吸收和改造,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最终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对后世廉政制度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