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带尚字的历史名人 情怀历史蜀汉征南将军

目录导航:

  1. 名中带尚字的历史名人
  2. 三百英雄赵云出自哪里
  3. 子龙(赵云)是什么将军
  4. 中国历史上姓胡的有名武将
  5. 三国子储是谁
  6. 三国大将军赵子龙归属
  7. 春秋战国时期廖氏发源地
名中带尚字的历史名人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征西将军夏侯渊之侄。

其在曹操时期历任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黄门侍郎,曾随曹彰远征乌桓,得胜归来。魏文帝继位后,夏侯尚升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攻击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又在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四月,夏侯尚病逝,谥曰悼侯。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夏侯尚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

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6月11日-1765年),雍正帝第六子,序齿排行为第十子。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

三百英雄赵云出自哪里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正定人,(今河北正定)。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168年~公元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 生平 赵云曾於占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手下办事。公孙瓒被袁绍攻灭后,赵云并没有投靠袁绍。 赵云后来追随刘备,在其麾下历任牙门将军、偏将军、翊军将军、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成就一代霸业。

蜀后主刘禅继位后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 又拜镇东将军。 227年,赵云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入汉中,次年出征曹魏,曾于箕谷设置疑兵,避免部队被魏军狙击。北伐失利后,贬为镇军将军,不久去世。 261年后主追谥赵云为顺平侯。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承继爵位、次子赵广。两人都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

赵云(?—公元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罕见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子龙(赵云)是什么将军

子龙官职一览:主骑(实非官职)---翊军将军---镇军将军---镇东将军 ---征南将军---虎威将军---骠骑将军(先主托孤,兼大马) ---虎威大将军(后主) [死后追赠:忠义大将军] 子龙爵位一览:永昌亭侯---景阳侯---虓侯 子龙谥号一览:顺平侯(后主)--顺平成侯(晋武帝) --顺平武成王(唐太宗)--顺平武成大帝(明成祖)

子龙称号:豪龙神将/千古神将/常胜将军/玉赵云(形容仪表) 子龙虽非五虎之首但称五虎之最,200合打败吕布,其他四虎谁能? 所以赵云乃五虎之龙. 蜀汉有三龙,玄德称潜龙,诸葛号卧龙,子龙子龙,天下豪龙!

中国历史上姓胡的有名武将

胡大海(?—1362)明代大将。字通甫,泗州虹县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朱元璋初起兵,从之于滁县,为前锋。渡江后,授右翼统军元帅。从取婺州、诸暨、处州等地。积功为江南行省参知政事,守金华。为将严纪律,不妄杀人,不掠妇女,为部下苗军元帅蒋英杀。

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

还有:

胡 渊(西晋军);胡车(东汉末);胡 遵(三魏);胡 威(西晋奉车都尉);胡 奋(西晋);胡则(北宋兵部侍郎);胡海(明朝军);胡林翼(晚清湘军领);胡宗南(民国将军)等。

中国历史上姓胡的有名武将各朝代共十人,

胡 渊:西晋军

胡车:东汉末武

胡 遵:三魏

胡 威:西晋奉车都尉

胡 奋:西晋

胡 则:北宋兵部侍郎

胡 海:明朝军

胡宗宪:明朝名

胡林翼:晚清湘军领

民国将领:胡宗南;

胡遵(?-256年),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魏卫将军。景初二年(238),辽东公孙渊反,司马懿遣遵等击破其将卑衍、杨祚。嘉平四年(252)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十二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不利而还。正元二年(255)七月,以遵为卫将军。甘露元年(256)秋七月己卯,遵薨。

胡奋(?―288年),字玄威,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曹魏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之子,西晋将领。胡奋性开朗,有谋略,少好武事。早年效力军中,司马懿率军征讨公孙渊时,胡奋以平民身份随军出征,深受司马懿喜爱。后拜官校尉,再出任徐州刺史。与路蕃联合,平定匈奴刘猛叛乱,建立赫赫军功,升任征南将军、散骑常侍。胡奋晚年好读书学习,文章写得很好,名声大,而为官所到之处,口碑颇佳。先后官拜左仆射、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康九年(288年),胡奋去世,追赠车骑将军,谥号壮。

胡烈(220年―270年),一作胡列,字玄武,安定临泾 (今甘肃镇原东南)人,曹魏车骑将军胡遵之子,镇军大将军胡奋之弟,三国曹魏、西晋时期将领。曹魏时为卫将军。为将伐蜀。钟会之反,胡烈与诸将皆被闭。胡烈子胡渊,时年十八岁,为士卒先,攻杀钟会,名驰远近。胡烈为秦州刺史。凉州反叛,胡烈屯兵于万斛堆,为虏所围,无援,遇害。

胡渊(247年-301年)字世元,小字鹞鸱,安定郡临泾县人,晋秦州刺史胡烈之子,魏车骑将军胡遵之孙。曾随军参加钟会的灭蜀之战。蜀国灭亡后,由父亲遣人告知钟会企图谋反,便和卫瓘一起诛杀钟会。后来在八王之乱时受赵王司马伦调度、与齐王司马冏军队交战、屡次获胜时,被成都王司马颖打败而投降并被杀。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县人,明初朱元璋手下军事将领。胡大海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元朝末年,从朱元璋起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胡大海率兵将杨完者打败,苗将蒋英、刘震、李福等归降。任江南行省参知政事。镇守浙江金华。虽是文盲,但是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于朱元璋。胡大海军纪严明,不妄杀人,不掠妇女。明朝建立后,特赠光禄大夫,追封越国公,谥武庄。

胡海(1329年-1391年),字海洋,安徽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其最初为土豪赤塘王担任总管,后归顺朱元璋。之后击败贾鲁兵,攻克泗州、滁州

三国子储是谁

刘巴

刘巴,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任征南将军,并参与了公元231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李严的弹劾。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六月,因大雨淋漓,粮食运送不继,汉军撤退回蜀中。八月,大军退还后,负责运输粮草的李严弄虚作假,想推辞责任。时任行前监军、征南将军的刘巴和诸葛亮等联合上书蜀汉后主刘禅,请求罢黜李严。

刘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出场于第91回,为蜀汉一员战将。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刘巴以前将军、征南将军的身份跟随北伐。

三国大将军赵子龙归属

赵云(168年~公元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 赵云曾追随公孙瓒。公孙瓒被袁绍攻灭后,后来追随刘备,在其麾下历任牙门将军、偏将军、翊军将军、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后主刘禅继位后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 又拜镇东将军。

227年,赵云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入汉中,次年出征曹魏,曾于箕谷设置疑兵,避免部队被魏军狙击。北伐失利后,贬为镇军将军,不久去世。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春秋战国时期廖氏发源地

廖姓,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之一,中国姓氏(百家姓)排行第66位的大姓,廖姓也是中国台湾地区第18大姓,就是俗称的清廖。

廖姓人口约有490万左右,约占全中华汉族人口的0.37%。

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四是出赐姓。

廖(飂)叔安,黄帝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后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开国国君,为廖姓始祖。

古蓼国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飂氏传到 36 世伯高时,才去风加广成为“廖”。廖姓人口多,以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台湾、浙江、贵州、安徽、云南、海南、辽宁、甘肃等地区居多,另外廖姓也是董姓等姓氏的来源。

廖姓名人主要有:始祖廖叔安;远祖廖爽公;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明代郧国公廖永安;征南将军廖永忠;当代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近现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恺之子廖承志;著名影视演员廖凡;中国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廖昌永等等。

廖姓的来源要追溯到帝舜时期,有贤臣皋陶任大理之官(相当于司法长官),治国有方。帝舜仙逝,大禹继位,建立夏王朝,封宗室皋陶之孙磊于蓼山(今唐河县湖阳镇)为食邑,历经1300年,春秋时期被楚国大军攻占。蓼国国王皋昆带领蓼国臣民背井离乡,沿淮水东迁建立了东蓼国(今河南固始县内)。80年后,楚国大军沿淮河挥师东下,抵达蓼国边境。国王皋申再次逃亡时要后人以国为姓,世代姓蓼,不忘蓼国,记住亡国之耻,以图复国大业。 自此廖氏便散居在中原和江淮地区(古代蓼字同廖,故蓼姓同廖姓)。据载,廖姓还有来源于黄帝的后代廖叔安的说法。

廖氏历代名人中,有西汉末年平林起义军皇帝廖湛,三国名将廖化,宋代文学家廖正一,明朝开国功臣廖永安、廖永忠,清代文学家廖燕,现代廖仲恺、廖承志等人。

春秋战国时期,廖氏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原地区,尤其是今天的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廖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据传廖姓源于黄帝的后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廖氏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在当时的社会中担任重要职位,参与国家的决策和管理。廖氏的发源地也成为了他们家族的根据地,为廖氏家族的繁衍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