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科举考试的具体时间,比如说在几月份
- 科举制的诞生时间和标志
- 明朝科举流程及时间
- 科举的标准和时间
- 大明首次科举全是南方人的原因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科举制的诞生时间和标志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
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1、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始置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2、简介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3、意义 积极影响: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明朝科举流程及时间科举考试起源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改为八股文),废除于清(清光绪年间废除).
参加科举顺序如下: 1童子试.只有通过了童子试,才有资格参加正试.童子试又按照县试,府试,院试的步骤进行.童子试每年都有(好像是). 2.正试.正试按照乡试,会试,殿试的顺序.正试每三年一次(好像是).
另附上关于科举考试的分类(清朝时期的): 科举考试: 1.童子试: ① 县试(需要5人保举,其中4百姓,1秀才)(由县令出题主考) ② 府试(需要6人保举,其中4百姓,2秀才)(由知府出题主考) ③ 院试(由中央派来的学政出题主考) (全部通过获得“生员”称号,俗称“秀才”) 2.正试: ① 乡试(乡试第一获得“解元”称号,其余获得“举人”称号) ② 会试(会试第一获得“会元”称号,其余获得“贡士”称号(俗称“贡生”)) ③ 殿试(殿试第一获得“状元”称号,第二获得“榜眼”称号,第三获得“探花”称号。
此三名合称“一甲”)(第四到第十合称“二甲”) (只有获得“秀才”称号后才有资格参加正试) 3.戏子、罪犯、丁忧(父母死亡三年之内的人)不得参加考试 父为主考官的也不得参加考试 4.同时拿到“解元”、“会元”、“状元”叫“连中三元”,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不超过5个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那是在明王朝建立之前的1367年,为了迎接即将取得的全国性的胜利,朱元璋发布了“设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要求各级地方官“劝谕敏健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俟开举之岁,充贡京师”,由此拉开了明代科举的序幕。
明王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又于1370年发布命令,并昭告天下:
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这一年,京师和部分行省分别举行乡试。出场试经义一道,四书义二道;二场,论一道;三场,策一道。发榜10天后,还对被录取者进行以骑马、射箭、书法、算术、律令为内容的考试。
当时录取名额除直隶为100人,广东、广西各25人外,其余各省均为40人,在特殊情况下亦可不拘额数。还允许高丽、安南、占城等国的士子在本国乡试后,贡赴京师。之后举行会试,朱元璋亲制策问,试于奉天殿,录取了吴伯宗等120人。
由于明王朝建立不久,官员缺额很多,于是,在1371年正月,明太祖令各行省连续三年举行乡试,所有举人都免予会试,赴京师听候选官。又从各行省的举人中选拔一些“年少俊逸者”担任翰林院编修、秘书监直长等官职,让他们在宫中的文华殿学习,由著名学者宋濂等负责教学。
1384年,明王朝重新制定了新的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三年大比的制度,将原来的连续三年举行乡试定为每隔三年举行一次。新的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乡试八月举行,会试二月举行,乡、会试都是在初九日为第一场,又三日为第二场,又三日举行第三场。殿试于三月初一举行。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主持的地方考试,又称“乡闱”,每三年一次,于子、卯、午、酉年举行。乡试的地点设在南京、北京和各布政司驻地。主持乡试的有主考2人,同考4人,提调1人,此外还有负责受卷、弥封、对读、巡绰监门、搜检怀挟的官员等。
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三场考试,分别在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
考生入场,要经过严格的搜查,不许挟带其他物品。入场后,每一名考生由一名号军监视,防止作弊。黄昏时交卷,如果没有作完,给蜡烛3支,蜡尽还没有完卷,就要被请出考场了。考生交卷后,经过弥封、誊录、对读等程序,然后送主考、同考批阅。
批阅的时间,名义上是10天,但是,真正用在批阅上的时间不过三四天而已。因为试卷很多,不能遍阅,试官往往“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如果第一场所写的三篇四书义得到试官的赏识,就可以成为举人了。
乡试的录取名额,是由朝廷决定的。1384年诏“不拘额数,从实充贡”。1425年规定了名额,各考区从10名到50名不等。后来逐渐增加,明后期,南北直隶增至130余名,各布政使司的名额也增加了。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在丑、辰、未、戌年于京师举行。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乡试中试的举人。
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农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考试的内容和程序基本上和乡试一样。因为会试是比乡试更高一级的考试,明政府对它更加重视。所以,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增加了一倍。主考、同考一级提调、监试等官,都由级别较高的官员担任。
会试的录取人数,明初没有定额,名额增减“皆临期奏请定夺”。最少的一次是32人,最多达472人。1475年以后,一般取300名,有因题请及恩诏而另增50名或100名的,则属于特殊情况,并非“恒制”。
廷试,也称为殿试、御试、廷对,是明代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因考场在奉天殿或文华殿而得名,凡是会试中试的人都可以参加。廷试的时间,按科举成式的规定是农历三月初一,从明成化年间的1472年起,改为农历三月十五日。
廷试的内容很简单,仅试时务策一道。试题一般由内阁拟题,并在考试前一天呈请皇帝圈定。廷试以一日为限,日落前必须交卷。完卷后,受卷官以试卷送弥封官,弥封毕送掌卷官,掌卷官立即转送到大学士殿阁之一的东阁,由读卷官进行评阅。
廷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皇帝就是主考官,所以评阅试卷的人只能称为读卷官。读卷官从进士出身的高级朝官中选拔。按照明初的规定:“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在一天当中,人数不多的几个读卷官要评定几百份试卷。读卷官的任务,是要在试卷中挑出三份卷子,以便确定一甲三名的人选,其他分等定名次依次进行。
明代廷试的名次分为一、二、三甲。一甲有三人,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当时士大夫又通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廷试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有明一代,连中三元的只有明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明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发榜后,皇帝赐诸进士宴于礼部,称“恩荣宴”。接着,这些进士们就分别被授予官职了。
殿试后,还要选拔庶吉士。明成祖永乐年间的1402年,明成祖朱棣创设翰林院庶吉士之制,凡进士一甲出身的,任为翰林院修撰及编修,进士未能考入一甲者,一般需经庶吉士阶段,方能正式入仕。
庶吉士是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此翰林院与科举考试发生紧密关系,翰林院乃成为一个储才机构,对象是科举中试的进士。明代尤以翰林为贵,当时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
明代最低一级考试为“童试”。应考者为各州县的“童生”,考取之后就可以“进学”为“生员”,即准其入府学或县学读书。只有考取了“生员”,才取得了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生员”又称“庠生”,俗称“秀才”或“相公”。生员最重要的考试为学政(主持一省儒业和举业的官员)所举行的岁、科两试。岁试是学政按临地方所举行的考试,科试为选拔生员应乡试所举行的考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明洪武十七年规定,每三年在南京、北京和各省省城举行乡试。应试对象为国子学生员和府州县学生员中之学成者,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者。乡试因为都是在秋天举行,称为“秋闱(闱即试院、考场)。乡试考中之后,称为“举人”,社会上又称之为“孝廉”。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元即第一的意思)。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再考的考试是“会试”,应试对象是举人,在乡试后一年举行。因考试在春季,又称“春闱”。这是一场全国性的考试,明代洪武初年在南京举行,后来改在北京。会试中式者称为“贡士”。贡士须参加“殿试”。
最高一级考试是“殿试”,也叫“廷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策问,考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后一甲三人为“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秀才、举人和进士
在古代,各级参加考试的人员,资格审查十分严格,它属于阶梯形式一步步上来的,不是秀才不能参加举人考试,不是举人也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至于殿试,只有前几十名的贡生,才有资格参加。
科举的标准和时间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大明首次科举全是南方人的原因1.元朝对北方的破坏较大,导致大批读书人南迁;
2、南方经济较好,读书人较多;
3、朱元璋明朝开国是从南方起家的,官僚大多是南方人,对南方比较照顾;
4、朱元璋定都南京,南方是政治中心;
5,、至于没有一个北方人,我想是历史的偶然吧!
大明首次科举考试全是南方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南方文化较为发达,南方地区的士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厚,因此考取功名的机会更高。
2.南方地区环境条件更适宜读书和备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相对丰富,这也使得南方地区人民可以更好地从事学习和阅读等知识性工作。
3.明朝初年南北分裂比较严重,朝廷为了稳定南方政局,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例如在南方推行洪武新政。这些政策使得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稳定,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更加集中,因此南方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积极性更高。
综上所述,南方地区拥有更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资源,以及更为适宜读书和备考的自然环境,这是南方士子能够在大明首次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有:
一,元朝对北方破坏较大,导致大批读书人南迁;
二,南方经济较好,读书人较多;
三,明朝开国是从南方起家,官僚大多是南方人,对南方较照顾;
四,南方是明朝当时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