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朱棣一脉辈分排行
- 朱棣现存后裔
- 朱棣后代继位顺序
- 明清年号顺序
- 明朝黄金帝顺序
- 万历皇帝在谁以后
- 明朝帝号顺序
- 朱棣之后的王位顺序
朱棣这一脉的辈分字就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不易重名,竟立下了更为严苛的规矩,最后一个字都必须按照“五行”的顺序来起名。
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坖、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1、朱棣一脉皇位在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这里彻底断代,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创造了“永乐盛世”,只不过朱棣这一脉并没有能够守住皇位,最终在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这里彻底断代,但断代的原因也比较奇特。
2、朱棣这一脉传到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这里后,就出现了特例,只娶了一位妻子,也就是著名的张皇后,也因此只生下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厚照和次之朱厚炜,可惜次之早年夭折,所以皇位毫无争议的落在长子朱厚照身上。
3、朱厚照继位后,比父亲还要清心寡欲,每日只想着娱乐,并修建了“豹房”、“新宅”,对女子没有任何欲望,以至于最后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仅16年,没有子嗣,随后由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位,成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所以朱棣一脉皇位断在哪一代?就是在朱厚照这一代彻底断代的。
朱棣一脉的辈分排行遵循规律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棣根据朱元璋留下的名谱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其中上位当皇帝的人按照辈分是: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亲兄弟)、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堂兄弟)、朱载坖、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亲兄弟)。
由于明朝在朱由检这里走到了尽头,后面的几代都没做皇帝。
朱棣现存后裔朱棣的后代延续帝系:明成祖(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祈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镗——明武宗朱厚燳——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崇祯)朱由检——(南明)朱慈烺。
朱棣---长子朱高炽---长子朱瞻基---长子朱祁镇---九子朱见沛 貌似襄王后裔朱常澄在襄阳被张献忠攻破后,到了九江,后来又徒汀州(闽西),其子孙后代在龙岩附近繁衍。
朱棣---长子朱高炽---五子朱瞻墡---------------------------襄忠王朱翊铭(张献忠所害)---襄 王朱常澄。
朱棣一脉还有后人。朱棣一脉还有后人,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朱棣的后代明太祖朱元璋,自1368年建立大明朝起,到1644年灭亡,明朝共享国276年。朱元璋的子孙后代,有276年的时间,进行繁衍生息。有人曾大胆推测,在明朝灭亡前,朱元璋的实际后裔人数,最多可达百万之巨。即使是保守估计,万历三十二年,即公元1604年,明代皇家玉牒上记载的宗室人数是8万多人。明代徐光启根据当时明朝宗室已有的繁衍速度,总结出了规律,即30年左右增加一倍。以此推测,到1634年,明朝宗室人数大概在16万余人。到了1644年,即使最保守的估计,前十年仅增加了4万余人,朱元璋此时后裔的人数也已经多达20余万了。
朱元璋有这么多的后裔,从概率上来说,不管怎么搜捕,屠杀,也是很难被斩尽杀绝的。更不要说,还有非常多的因为没钱贿赂明朝户部官员,根本就上不了玉牒宗谱的朱元璋后裔了。虽然这一部分,被饿死了不少。因此,朱元璋的后裔,虽然历经了李自成、张献忠和满清的数次大清洗,还是有人顽强地将血脉传承了下来。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考虑到子孙繁衍,为了防止名字重复,专门制定了取名、名字的规定。他给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三字姓名,姓都是朱;中间的那个字,就从世系表规定的20个字中取;而最后一个字,则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来定偏旁。比如,燕王朱棣一脉,燕王朱棣的儿子就分别取名朱高炽、朱高煦(繁体字是火字旁)、朱高燧、朱高燨等。
朱元璋后裔,除了一部分确信被杀,大部分都失踪,没有了记录。这一部分失踪的朱氏后人,应该是隐姓埋名,隐居山林、田园了。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史书上有记载,传承下来的朱元璋后人。国姓爷郑成功占领台湾之后,一部分朱氏宗室投奔了台湾。台湾失陷后,宁靖王朱术桂不愿做亡国奴,自尽殉国。朱术桂无子,经过清朝廷允许,过继了益王朱怡镐之子朱俨珍为嗣子。史书记载,朱俨珍被遣回大陆,并在1693年被清廷安置在了河南开封杞县。朱俨珍的后裔也就定居于此。
宁靖王朱术桂有了嗣子,而益王朱怡镐,应该还是有其他儿子在世的,只是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另外,宁王的一部分后裔,在明朝灭亡后,避居江西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清末之时,他们还修订了《江西八支朱氏宗谱》,并被妥善的保管至今。清朝入关之后,对明宗室实行了血性的屠杀政策,直到康熙七年,即1668年,圣祖玄烨才下旨:“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阴谋、阳谋用太多,就会没人信了,朱元璋的后裔根本没几个应声的,还是安心过自己的日子。
因此,康熙查访了很久,也没找到一个朱元璋的后人。一直到了雍正二年,即1724年,世宗胤禛才正式在汉八旗旗人中,查访出了一名叫做朱之琏的明朝宗室后裔。朱之琏的祖父在明朝灭亡时,投降了清朝。传到朱之琏时,已经做了三代旗人,而清朝大局已定,雍正为了收买人心,削弱反清复明的势力,加封朱之琏为世袭一等延恩侯,并正式加入了汉白旗旗籍,负责奉祀明孝陵。这位一等延恩侯朱之琏的爵位,共传成了十二代。
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在清朝灭亡后,还继续领着溥仪的俸禄,直到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之后,延恩侯朱煜勋也不知所踪。
朱棣后代继位顺序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1、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房:14人
·宣宗章皇帝朱瞻基2子
英宗睿皇帝朱祁镇:享年38岁。
景皇帝朱祁钰:土木堡之变后即位,夺门之变后废为郕王,享年30岁。
·郑靖王朱瞻埈4子
郑简王朱祁锳:享年65岁。
新平怀僖王朱祁锐:无嗣。
泾阳安靖王朱祁铣:享年56岁。
朝邑荣简王朱祁镕:享年55岁,无嗣。
·襄宪王朱瞻墡3子
襄定王朱祁镛:享年60岁。
宁乡庄宪王朱祁鐄:享年42岁,无嗣。
枣阳安穆王朱祁钲:享年40岁。
·荆宪王朱瞻堈2子
荆靖王朱祁镐:享年31岁。
都昌惠靖王朱祁鉴:享年46岁。
·淮靖王朱瞻墺3子
淮康王朱祁铨:享年68岁。
鄱阳怀僖王朱祁镔:享年18岁,无嗣。
永丰恭和王朱祁钺:享年41岁。
2、汉王朱高煦:宣德元年八月造反,全家被杀。
3、赵简王朱高燧房:7人
·赵惠王朱瞻塙8子
赵悼王朱祁镃:享年30岁。
临漳恭安王朱祁鋆:享年55岁。
汤阴庄僖王朱祁觨:享年54岁。
襄邑恭定王朱祁锃:享年33岁。
洛川靖懿王朱祁鋹:享年47岁。
朱祁鉾:生卒年不详。
南乐安懿王朱祁鉷:享年62岁。
平乡荣顺王朱祁鏓:享年33
明清年号顺序朱元璋,(洪武,1368年——1398年) ;
朱允炆, (建文,1399年——1402年);
朱棣,(永乐,1403年——1424年);
朱高炽, (洪熙,1424年——1425年);
朱瞻基,(宣德,1426年——1435年);
朱祁镇,(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天顺,1457年——1464年);
朱祁钰,(景泰,1450年——1457年) ;
朱见深,(成化,1465年——1487年);
朱祐樘,(弘治,1488年——1505年) ;
朱厚照, (正德,1506年——1521年) ;
朱厚熜, (嘉靖,1522年——1566年) ;
朱载垕, (隆庆,1567年——1572年) ;
朱翊钧, (万历,1573年——1620年) ;
朱常洛, (泰昌,1620年);
朱由校, (天启,1621年——1627年) ;
朱由检, (崇祯,1628年——1644年) ;
朱由崧, (弘光,1644年——1645年) ;
朱聿键, (隆武,1645年——1646年) ;
朱聿鐭, (绍武,1646年) ;
朱由榔, (永历,1646年——1662年) 。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年号崇德,8年,1636——1643。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18年,1644——1661。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61年,1662——1722。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年号 雍正,13年,1723——1735。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60年,1736——1795。
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年号嘉庆,25年,1796——1820。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30年,1821——1850。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11年,1851——1861。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13年,1862——1874。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34年,1875——1908。
末帝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03年,1909——1911。
明朝黄金帝顺序明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朱元璋,字国瑞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朱棣 成祖 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
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朱祐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朱厚熜 世宗 肃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朱载垕 穆宗 庄皇帝 隆庆(1567年——1572年)
朱翊钧 神宗 显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
朱常洛 光宗 贞皇帝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朱由检 毅宗(原为思宗) 烈皇帝 崇祯(1628年——1644年)
万历皇帝在谁以后是明光宗朱常洛
万历皇帝后面一位是明光宗朱常洛。万历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朱翊钧因长期酒色无节,加上辽东惨败,国事困扰,终于病重不起。七月二十一日,神宗在弘德殿去世,终年五十八岁。二十二日发丧
明穆宗朱载后,明穆宗朱载后(公元1537-1572年),明世宗朱厚骢第三子,世宗病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终年36岁.葬于昭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万历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他在明穆宗朱载坖的后面,他是明穆宗的第三子。
明朝皇帝顺序一览表:明太祖(洪武)、明惠宗(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
明朝帝号顺序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朱元璋1328年-1398年06月24日,庙号:明太祖,谥号:明高帝,登基时间:公元1368年1月23日 (洪武)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庙号:明惠宗,谥号:明惠帝,登基时间:公元1398年6月30日 (建文)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庙号:明成祖,谥号:明文帝,登基时间:公元1402年 (永乐)
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庙号:明仁宗,谥号:明昭帝,登基时间:公元1424年 (洪熙)
朱瞻基1398年2月9日-1435年1月3日,庙号:明宣宗,谥号:明章帝,登基时间:公元1425年 (宣德)
朱祁镇,1427年-1464年2月23日庙号:明英宗,谥号:明睿帝,登基时间:公元1435年 (正统)
朱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庙号:明代宗,谥号:明景帝,登基时间:公元1449年 (景泰)
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庙号:明宪宗,谥号:明纯帝,登基时间:公元1464年 (成化)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庙号:明孝宗,谥号:明敬帝,登基时间:公元1487年 (弘治)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庙号:明武宗,谥号:明毅帝,登基时间:公元1505年 (正德)
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庙号:明世宗,谥号:明肃帝,登基时间:公元1521年5月 (嘉靖)
朱载垕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庙号:明穆宗,谥号:明庄帝,登基时间:公元1566年 (隆庆)
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庙号:明神宗,谥号:明显帝,登基时间:公元1572年 (万历)
朱常洛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庙号:明光宗,谥号:明贞帝,登基时间:公元1620年 (泰昌)
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19日,庙号:明熹宗,谥号:明悊帝,登基时间:公元1620年 (天启)
朱由检1610年-1644年,庙号:明思宗,谥号:明烈帝,登基时间:公元1627年 (崇祯)
朱棣之后的王位顺序朱棣后面的皇帝封别是: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睿宗朱祐杬、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坖、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1、明朝皇帝朱棣后面就是明仁宗朱高炽。
2、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
3、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朱高炽出生。他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当时他父亲为燕王,年仅十八岁。相传仁孝文皇后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而生。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
4、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5、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