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明代北京城面积
- 故宫的历史变化和演变故事
- 明代北京城的特点和规模初中历史
- 元朝北京与明朝北京区别
-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谁建了北京城
明初建的北京城(今内城)东西宽为六千六百七十米,南北深为五千三百一十米,面积为三千五百四十万平方米。明自正统以后,北方边警频传,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俘获了明正统帝,北京震动。至明嘉靖年间,蒙古俺答部又屡次入侵,明廷遂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决计修筑北京外城。
原计划四面都建外城,总长七十余里,但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完南面部分十三里左右后,就因人力、财力困难而停工,北京就由初建时的矩形发展成在南面建有外城的凸字形平面。
南外城东西宽约七千九百米,南北深约三千二百米,南面三门,东、西面各开一门,北面两门。由三条南北向街与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垂直相交,形成干道网。建外城后,北京的城市中轴线向南延伸至永定门,长度增至七千六百米,城区面积也增至六千二百五十万平方米。
南外城原为关厢,西侧曾是元代由南城(金中都)到大都的通道,形成几条由西南向东北走向的斜街,只有西侧靠近前门大街的部分,因为明初官府在这里修建了若干排称为“廊房”的出租房屋。
明初建的北京城(今内城)东西宽为6670米,南北深为5310米,面积为3540万平方米。后建外城,城区面积增加到6250万公方米。 城内共有九个门:城南面三个门(崇文门,前门,宣武门),东面两个门(东直门,朝阳门)、西面两个门(西直门,阜成门)、北面两个门(安定门,德胜门)。
明初建的北京城(今内城)东西宽为六千六百七十米,南北深为五千三百一十米,面积为三千五百四十万平方米。城南面三门,东、西、北各两门,共有九门。
它的城市干道和胡同基本沿元大都之旧,因南北向的城门不相对,城内没有南北贯穿的街道,东西向的城门虽相对,却受积水潭与皇城阻隔,也未能形成横贯全城的街道,各城门内的大道的尽端大都是丁字街,成为北京城市干道的特点。
故宫的历史变化和演变故事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
故宫博物院内大多建筑都是清代所修建,明代建筑已经很少了。在这里有很多故事比如明代的夺门之变,清代的九子夺嫡等。
第一阶段:1406-1644年,完成了规划建设与功能固化,成为明皇宫
故宫的诞生,始于明代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一个伟大的构想,我们在《隋唐后传》、《罗通扫北》等评书里听到的那个燕王朱棣,就是后来的这个明成祖,故宫的规划,就是食欲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目前我们看到的故宫,这座东西长753米·,南北长961米的宏大空间布局,就是明代的格局。
故宫是1406年筹建,1417年(永乐十五年)开工,1420年落成。这个第一阶段,完成了故宫的选址、布局、造型、着色,奠定了故宫中轴线格局的规划,72平方米的宏伟空间结构,以及黄色琉璃瓦铺顶+红色墙体与门窗的主色调,最终用十万工匠,百万役夫,完成了故宫的建设。并确定了故宫内各宫殿的功能,比如太和殿用作国家大典和科举殿试,中和殿接受官员行礼等等,这些都是在第一阶段完成的。
第二阶段:1644-1911年 成为清皇宫并不断修缮完善,形成目前的模样
1644年(崇祯17年)四月,皇宫内城失陷,崇祯帝自缢,宣告故宫作为明皇宫的历史结束。同年,也就是清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初一日,清顺治帝在紫禁城黄极门举行登基大典,从此开启了故宫268年的清皇宫历史,故宫进入第二个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扩建、修复与皇宫功能的完善。
在故宫二百多年的清皇宫历史中,留下了很多我们现在可以看见和触摸的历史建筑和变迁,比如将故宫三大殿由“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一直沿用至今,改皇城正门“承天门”为“天安门”,最重要的还包括乾隆皇帝为自己造的太上皇宫殿——宁寿宫,建福宫花园,雍正皇帝建的斋宫,康熙皇帝建的毓庆宫等等,最终形成了传说中9999间半,现在实际统计仍保持8700余间的宏大规模。
第三阶段,1911年之后,完成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华丽转身,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个历史变化,恐怕是故宫600多年历史中,最翻天覆地的一个变化,如何在彻底推翻一个皇朝,尤其是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基础上,基本能够保留住故宫的建筑风貌和珍贵历史文物,这段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之后几年,故宫逐步走向从皇宫到公共博物院的转型。从1912年起,故宫后宫依旧为皇家禁地,直至1924看溥仪等皇室成员撤离故宫,中间间隔了12年的历史。而故宫前廷则于1921年改为国家古物陈列所,并于1925年正式成立故宫博物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得到了更好地维护和修缮,不仅建筑上恢复了昔日紫禁城的恢宏气度,文物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藏品,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套),并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再次达到故宫历史发展的新巅峰。
故宫600多年的发展历史,让人感叹历史的进步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厚,这种三个阶段的划分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不能完全道尽故宫历史的精彩,真正要了解故宫的历史,推荐多参观几次故宫,多阅读关于故宫历史的典籍。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五大宫分别为: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称。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因此又名紫禁城。做为有千年历史的建筑自然不乏有其神秘奇特的事件发生,令整座紫禁城充满神秘色彩,让人无限向往为之一睹为快。
1、奇怪的井
故宫里有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时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什么的,但每到晚上12点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会看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 头,杂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孔…… 当然也有科学人员解释了: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 候宫墙就相当于录象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宫女的影子。 不管怎样,想想故宫里那些长长窄窄的过道,长满荒草的墙头,如果晚上一个人走在那,突然看到前朝的宫女太监向你走来,就算再有科学依据,我也会吓破胆滴。
2、故宫的老鼠
传说,刚解放那会,故宫博物院晚上巡查保卫的人员经常看见有种奇怪的动物,说像老鼠但特别大,说像猪又跑的奇快。人说这是皇族养在东西宫内镇宫之兽。后来好些人想抓住一两只,但这快六十年了,看见的人越来越多,却没人真正抓住过一只!
3、故宫看门人
5点,是故宫关门清客的时间。据说,那个钟点是故宫阴气最重的时刻。很多游人都感觉到,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5点的故宫也会让人感到一种阴 冷……那是因为,过了5点,阳间的客人们就要走了,而即将登场的就是那些…… 以前故宫还有守夜的人,那个人家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因此,故宫再也没有看门人。
4、宫女魅影
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有一个人从故宫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群打着宫灯的人,他想这个年代都用手电筒阿,谁还用宫灯呢,难 道是……可又一想党教导我们世界上是没有鬼神的,肯定是眼花了,或者什么自然现象,于是就想上前看看,可怎么追也追不上那队打着宫灯的人,不过远远的看 去,的确是穿着清朝的旗袍的宫女,打着扁纱的宫灯整齐的走着。这下可把他吓坏了,瘫坐在地上,也不敢追了,直到灯光看不见了,才从另一条道一步一步地挪回 家了。
5、谁在报警
故宫曾经发生过一起盗宝案,嫌疑人在闭馆之前藏到了珍宝馆对面洗手间之间的夹缝里,到了工作人员下班以后就出来,先进了珍宝馆然后是钟宝馆,偷 了不少东西,可没走多远就被巡查人员发现了,发现的过程也挺离奇的,本来那个巡查人员没想抬头看,可心里就是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有人在拿我的东西,他就在 墙上,这个感觉一直在心头环绕,于是他就用手电往墙上照,真的发现了那个嫌疑人。他也吓坏了,半夜故宫的一个墙头上出现一个人影,于是他就大叫了出来,大 家都用手电照了过去,就看见那个身影跳下了墙,于是就报了警,后来听说武警和警察就封锁了故宫,城墙周围布满了警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还有抓捕的,后 来那个嫌疑人就从城墙上的一个地方跳了下来,居然没有摔死,被松树卸掉了不少的引力,摔伤了腿,被抓获了。
6、储秀宫里的.怪事
八十年代,紫禁城里有专门的巡夜的,也有专门的消防队住扎在里边。一个夏天,有几个消防队的在储秀宫做完消防演练就睡在了储秀宫,夏天热也不用 被子就铺个席子在殿里边睡了,深夜凌晨2点多一个队员被凌晨的凉风吹醒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一看,哇~~我怎么睡在了殿门外的走廊里了,明明是睡在里边 的,可把他吓坏了,但是毕竟是当兵的,战战兢兢的把席子一抱又回到殿里睡了,早上醒来发现又被抬到了廊子下边,他就对其他的队员说:不要闹了,你们折腾我 不够么?
7、保安的经历
八十年代初,两个保安晚上一起职夜班,一个去上厕所。厕所距离他们睡觉的地方有一段距离,那个人刚进去关上门,就听见有人敲门,他问:“谁 呀!?”然后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回答:“开门。”他打开门之后没看见人,就想继续上厕所,没想到又有敲门声,还是那个低沉的声音说:“开门。”他一下子就 被吓到了,赶快跑回睡觉的地方,心里还在想是不是另外的那个人在戏弄他。回去发现那个人还在睡着,睡觉的姿势都没有变,果然第二天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 往后夜里再也不敢一个人出去了!
8、是演戏的吗?
这是九十年代的事,有一天故宫闭馆后不久,有一位年龄较大的人在巡逻清场。正走着,发觉前边一个胡同里,有一位挽着发髻,穿着旗袍的中年妇女。 唉,他就心里纳闷,怎么还有人呀?想上前问个究竟。那个女人冲她一笑,转身走进了身后的墙里边。大家请注意,是墙里边,而不是门里边。那老人当即吓得掉头就走,去找他的工作伙伴。找到之后,就把这事说了。没想到,没过几天,这位老兄就仙逝了。也许,真的是到了大限,阳气低,才看得见吧。
明代北京城的特点和规模初中历史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北京城在元都旧城基础上多次扩建,相较原城更加宏伟、壮观。城墙全部采用砖砌,城濠用砖石砌驳岸,有石桥横跨于 城濠上。城门外加筑月城,城的四隅都修建角楼,全城的中轴线上设有钟楼,从永 定门经正阳门、大明门、紫禁城、万岁山,再到鼓楼、钟楼,轴线长达8000余米。
轴线上的层层门殿,坛庙、官衙、城阙等对称设置于轴线两侧,使纵贯全城的轴线 格外突出。北京宫殿是现存中国古代最大的建筑群,宫殿的营建始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三年,共建房间8350处。
北京宫殿照明初南京宫殿的“外朝内廷”、“东西六宫”、“三朝五门”、“左文华、右武英”、“左祖右社”、人工堆砌“万岁山”等做法,规模更大。 明中期以后,利用元代遗留的“太液池”,不断扩大开挖,并围绕“太液池”大肆兴建亭台殿阁,成为皇家重要的园林。
宫城(紫禁城)纵横各760米与960米,四面开门,四隅设角楼。全城分外朝和内廷,外朝供处理朝政、举行典礼、召见大臣、接待宾客等,内廷是皇室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外朝以中轴线上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为中心,用穿堂联结,左前(东)方配置文华殿,右前(西)方配置武英殿,形成“品”字形格局。
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偏殿,用来召见臣 下和休息。内廷以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为主,也以穿堂相联, 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在中宫的东侧有东六宫,西侧有西六宫,是妃子和宫女们的居所。 为了表示“敬天法祖”的思想,明朝的北京还修建了许多祭祀性的坛庙,有太庙、社稷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
天坛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 嘉靖增建、改建,在1530年形成了至今的规模,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宏伟壮丽, 庄严肃穆。天坛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 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
元朝北京与明朝北京区别元朝时北京叫元大都,它是元朝的都城,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明朝明成祖迁都到北京之后,对北京的城市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建设,主要是把北京的主城区稍微南迁。之前的元大都大约在现在北京城北部,你现在建设了一座元大都遗址公园。
元朝在北京建都时间只有几十年时间,宫城不成规模,也称元大都。明朝则大兴土木,建造了宏伟的紫禁城,成为明清两朝的宫殿。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谁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是元朝忽必烈1260年迁都燕京,在原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兴建的都城,后来到明清两朝在元大都基础上扩建形成的现在北京城 。
由元朝中书省官员刘秉忠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
那么不得不说北京城郭的由来。
相传黄帝曾率本部落和炎帝部落在现在北京附近的逐鹿打败九黎部落,并建立部邑。黄帝的孙子额项曾到幽陵祭枢,即北京地区的总称,到帝尧时代才建立幽都,即古代北京,才出现城郭。
在公园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后代于蓟,后来燕侯吞并了蓟,就以蓟为中心,建立自己的国家,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蓟城,那个时候北京叫蓟城。
战国时期燕国都城——蓟
北京城发展壮大是南宋时期,金朝迁都燕京,更名为“中都”,在辽国陪都南京扩建而成,但是,在1215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攻陷之后,城池被摧毁。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为了进一步统治中原地区,将统治中心南移到现在的北京城,也就是金中都,因为战火金中都被摧毁,做为一国之都无法承担都城职能,便下旨修建新的宫殿与都城。
在刘秉忠主持下,在原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选址,阿拉伯人也黑迭儿,按照中国传统建造,设计了元大都,大都城设计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规模宏达,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为了保障都城的供水,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打通了京郊西北各泉与通惠河的链接,作为上游水源。
元大都规划图
元大都于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了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大都新城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明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形成了现在的北京城。
清代完全沿用明朝的都城,没多大的改变。皇城与紫禁城都是明朝修建。
现在的北京城形成,是在元朝刘秉忠主持下、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设计,大规模修建,明朝在此基础上扩建,清朝到现在一直沿用。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 “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北京,古称燕蓟之地,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不过在这3000多年中,应该分为三次建城史。
第一次,西周。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灭商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讲的是周武王消灭了殷商势力之后,立即着手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的事实。
西周初年,周武王还封了另一个诸侯国,这就是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也就是说,西周初年的时候,现在的北京城及临近的地区,实际上有两个西周的诸侯国,一个是蓟国,另一个是在蓟国附近建立的燕国。
东周时,燕国逐渐兼并了北面的蓟国,并且将国都迁移到蓟城,从此以后就有了燕都蓟城的说法。后来北京又被称做燕京,也是来源于这里。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写过《蓟丘揽古》诗,其中有:“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
第二次,辽金时期。
契丹统治者在吞并燕云十六州后不久,便改国号为辽,建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并在幽州城建立陪都。
因为这个陪都位于它所统辖的疆域南部,所以叫南京。
女真人攻灭辽国后,又在北京建立了中都,使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一个王朝的都城。
中都建设于辽南京的基础之上,是一座4000多米见方的城市,它的西北城角位于今羊坊店附近,东北城角坐落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周围,西南城角踞今凤凰嘴村,东南城角则立足今北京南站一带。
如果将大定、贞祐年间(1160年—1215年)的金中都图与今天的北京地图作仔细对比可以看出,金中都的位置相当于今宣武区的西部及相邻的海淀区、丰台区的一部分。
第三次,元朝。
今天北京城的基础是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建设的元大都所奠定下的,忽必烈以位于今天北海琼华岛旁的金代行宫大宁宫为中心,建立新的都城,并命设计师刘秉忠主持规划。
刘秉忠选定今天鼓楼一带为北面的中心点,与南面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棵被称为“独树将军”的大树相连,画出了一条直线,作为建立宫殿的中轴线。
1267年新城开始动工,到1272年基本完成。
建成后的元大都东西长6700米,南北长7600米,略呈长方形。
今天的长安街是它的南城墙位置,北土城是它的北城墙,东到朝阳门,西至阜成门。
元大都城图呈现出一棋盘状整齐的城市街道格局,东西、南北向各9条大街构成了全城的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各居住区内又由若干条胡同平直分割。这一街道格局自此一直保留至今。大都城与中都旧城相隔400米,被称为北城,原来的中都就称为南城,南城逐渐衰落,到明朝时最终被废弃了。
此后,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元大都的南城墙又向南移了800米左右,重修后的北京城为长方形,西北处因为太平湖的存在形成一个斜角。
元大都的建成,标志着北京城址由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粱河水系上来,为日后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成祖朱棣是大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元璋在位时为了集中管理,把自己的儿子册封为藩王,到各地去驻守,没有宣照不得回京。朱棣受藩于北平(现在的北京)。
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为了巩固皇权而进行削藩,被削藩所迫,以“靖难”为由起兵反叛,最终战胜建文帝,战胜南京,最后称帝。
称帝不久,一则为了抵御外敌,二则因为原来的部下和根基都在北京,所以就迁都北平,建造了现在的北京城。
刘秉忠,精通术数,天文历法。是必烈任命刘秉忠负责大都的建都事宜。首先,刘秉忠选择了更加接近中原腹地的中都(即大都)建设都城,其次,大都建城的模式是宫城、皇城、外城的三重结构,而这一结构是中原历代王朝的都城建设模式,再次,元大都的建设体现了《易经》中“法天象地”的原则,也就是说,地上的山川河流地势都和天上的星辰有对应关系,而大都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点。
可以说,元大都的修建直接奠定了明清北京城的雏形,让北京从此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央,围绕着北京城,中国的历史在这里发生了无数有趣的事。
也就是在元大都城彻底竣工的那一年,刘秉忠因病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九岁。忽必烈听闻刘秉忠病逝,痛心疾首,说道:
“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
元世祖忽必烈追封刘秉忠为太傅、赵国公,谥文贞。至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迄元仁宗时,再加封常山王。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有元一代,汉人位封三公的,仅有刘秉忠一人而已。
?我们知道有句话叫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实北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真正的北京城可以从公元1267年建设的元大都算起。当年元朝的总设计师刘秉忠依照《周礼·考工记》在什刹海边儿上另建了一座新城,四四方方的城厢,东西南北向笔直的马路和四方形的四合院从那时就开始建造了。元大都分为宫城、皇城和大城三重,规模大大超过金中都,其东西城的位置分别相当于今北京东西城的旧址,南城墙位于今天的长安街一带,北城墙则在今北京德胜门和安定门外,那里还残留着元代土城墙的遗迹(今已修为“元大都遗址公园”)。元代的皇宫以琼华岛为中心(即今天北海琼华岛的前身),修造了大明宫(今紫禁城北面)、隆福宫、兴圣宫(今北海西侧),形成三宫鼎立的格局。 ??
朱元璋建立明朝建都南京后,由于元大都是前朝的皇宫,既没有人住(也不敢有人住),加上没人管理,慢慢就荒废了。朱棣夺取皇位后,鉴于威胁明王朝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来自塞外的蒙古族残余势力,就决定迁都北京,于是下令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和新皇宫,就在元大都的旧址上开始建造新皇宫。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工程前后延续了十五年之久。并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迁都后,又兴建了天地坛、先农坛。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朱祁镇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修建,增建了九门城楼、瓮城、箭楼等建筑。
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有人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由于工期浩大,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得到嘉靖帝的许可。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 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后一直延续了近400年。 ?
?
?
?
?